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自行研制的红外仪器对磨削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监测机.如磨削温度超过预设值,则专家通过中央监测机经由网络发送指令,实现调整磨削用量、修正砂轮、改变切削冷却强度等操作,实现零件在限定的磨削温度范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加工.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网络的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主控机采用主-从式通信方式完成对多台下位机的信息交互与操作控制。下位机以SOC系统级MCU芯片为核心,并通过多路温度传感器,完成对多个实验大棚温度数据的采集及处理。上位机利用LabVIEW实现对实验大棚温度值的实时监控、对继电器的自动控制和对历史采集温度数据进行的各种管理操作。整个系统设计智能化、功能稳定性强且性价比高,对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研发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以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结合外围压力传感器和无线收发模块的传感器网络节点.MSP430F149控制传感器采集水下的温度、水压,并对输出数据进行由压力到液位的变换及温度补偿,再由无线收发模块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实现对液位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引入火电厂DCS的测量数据时序异常检测领域,该方法很好地建立了火电厂DCS的测量数据时序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真实值能力强、全局优化及泛化性好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某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DCS测量数据中,经过训练后的LS-SVM模型对再热蒸汽温度数据的检验样本进行不良值检测与真实值预测,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67%和0.050%,均方根误差是BP网络模型、RBF网络模型的8.756%和8.272%,平均相对误差是BP网络模型、RBF网络模型的7.541%和7.236%。应用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优于多层BP与RBF神经网络法,能很好地满足异常检测与真实值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给出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方案:在自由口模式下实现PLC与PC机的通信,PLC采集温度数据并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采用VB6.0编程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显示,并将数据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供浏览和查询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采集和存储数据,为中小规模监测系统的数据检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STC89C52的主从式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目标是实现温度、湿度数据的实时监控。它主要研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组成单片机主从式数据传输网络,要求从机利用传感器采集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数据,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给主机并显示。从机电路包括湿度数据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源电路、数据发送电路。通过对单片机的按键处理,使主单片机具有轮流显示和指定显示功能。同时,为了方便监控者记录数据及美观,在主机上设计了按键显示时钟功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ZigBee的PLC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某些特定工业区域数据采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协议,通过星型网络实现主从节点之间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方案。本设计以射频芯片CC2430为核心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协议的PLC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包括区域内的温度数据检测、基于ZigBee的无线的数据传输、RS232协议与RS422和RS485协议之间的转换、PLC与CC2430和PC机之间数据交互以及通过上位组态软件MCGS对温度数据监控等诸多功能。经实验调试,该采集系统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效果良好,对实现ZigBee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法。下位机以AT89S52单片机为微处理器,通过串口通信将下位机采集的数据送至上位机,上位机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通过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实现对温度的显示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把虚拟仪器与智能温度控制相结合,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应用于铝锭铸造机生产线上的铝锭自动喷淋冷却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西门子PLC控制,利用传感器对脱模铝锭行走位置进行信号检测,采用链条输送的同时完成水浴浸泡和喷淋冷却,从而达到铝锭出库的标准温度,末端设置吹风系统吹干铝锭表面残留水分,同时借助于网络数据实时传输将温度信息反馈给西门子PLC主站。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个高精度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建筑物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一线总线技术传送给精简指令单片机AT90S8515,单片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转换成实际温度值后,并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接口传递给上位PC机,上位PC机对AT90S8515单片机上传的数据再进行处理,从而分析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单总线 (1 Wire)协议和智能钮扣 (iButton)技术的智能热表收费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iButton作为收费数据传输载体 ,能够适应智能热表恶劣的工作环境 .同时将DES(DataEncryptionStandard)加密算法与DS1991(一种智能钮扣 )的密钥技术相结合加密重要数据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  相似文献   

12.
基于1-Wire接口的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Wire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只需一根数据线,与基于两线的I^2C总线(集成电路内部总线)和基于三线的SP1总线(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总线)相比,1-Wire总线的硬件接口更简单更可靠.本文介绍了1-Wire协议的体系结构模型、接口时序和电气特点,并以基于1-Wire总线的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为例介绍了如何实现该总线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IEEE1451标准的传感器电子数据表和1-Wire总线二叉树路径搜索算法实现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TEDS描述了传感器的厂商信息、校准模型等关键参数,并能被主机读取。利用DS2430将TEDS植入传统传感器模块中,使系统利用TEDS能对传感器进行质询和认证。通过一个实际的Proteus电路仿真实例,形象地展示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的1-Wire总线技术非常适合小型网络系统,应用在各种开关、传感器、空气调节器等方面,它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但协议复杂.本文使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了1-Wire总线与PC机USB接口转换器.  相似文献   

15.
在一线器件组成的温度监测系统中,通常要求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多个从机能与主机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监测系统工作状态的监视和控制.若多个从机与主机间的通信采用传统的串口多从机通信方式,不仅硬件开销大,而且增加了程序的复杂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方案,即主机与从机的通信共享一线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基于一线协议的多从机的主从通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DS18B20在分布式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分布式测温系统为背景,介绍了新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原理以及在测温系统中的应用,并从应用的角度给出了DS18B20与单片机之间的单总线接口及数据交互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DBUS/TCP的分布式粮情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型粮食专储房仓的不断增加,实时在线多点分层的温湿度监控愈来愈重要.采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每个温湿度探头直接联网,且信号传输过程的衰减不会影响系统精度,每个出线口"一线总线"可接多达64个温湿度探头,传输距离可达200 m;采用基于MODBUS/TCP开放式网络协议的以太网总线控制器实现了监控工作站、可编程现场总线控制器(PFC)和现场分机之间的开放式数据交换.这种采用数字传感器和以太网总线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可以真正地实现组态系统和数据采集模块的无缝连接,为大型专储粮库的监控和远程浏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站开发设计需要,采用JDK的Applet技术和URLConnection网络技术,采用数据结构中的树型结构及相应算法,设计了网页树型菜单动态生成系统,解决了网站设计中动态菜单设计难的问题.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满足动态网页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9.
将基于范例的设计方法用于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将有助于设计方法改进.分析了数据融合树范例的基本概念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应用此方法进行了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数据融合树的设计、融合节点体系结构设计以及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分布式C^3I系统信息融合为背景探讨了基于数据融合树范例的体系结构设计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特点,采用模糊理论与故障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变压器可靠性进行分析.介绍了变压器故障树的建树方法与故障树分析流程,建立变压器故障树,找出故障树顶事件的最小割集;利用模糊理论合理客观地得到变压器的故障概率区间;对底事件模糊概率重要度进行计算,得到顶事件的薄弱环节以及关键事件,为变压器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