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兔肉发酵火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兔腿肉为原料,经腌制、发酵,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制兔肉发酵火腿,测定其pH值、游离氨基酸和三甲胺-氮含量,建立发酵菌株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当菌株L26、C18、Y163之间的比例为3:3:2,接种量为3×10^7cfu/g、3×10^7cfu/g、2×10^7cfu/g,发酵温度30~35℃时,火腿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兔肉香肠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自然发酵兔肉香肠中分离得到3株乳酸菌L26、L34和L106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sake)和果糖乳杆菌(L加”蜘淞)。对其发酵特性的研究表明:3株茵均有良好的产酸能力、耐盐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和抑菌性能,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发酵兔肉用混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大果山楂酵素中活性成分的形成,以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酵母菌接种量、醋酸菌接种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对大果山楂酵素中总酚质量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果山楂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1. 0%、醋酸菌接种量1. 5%、乳酸菌接种量1. 0%、发酵温度30℃。在大果山楂酵素发酵过程中,多菌种发酵的总酚质量浓度和SOD活力均比自然发酵的高,在发酵21 d时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8. 18 mg/m L,SOD活力为17. 71 U/m L,分别比自然发酵提高了27. 2%和35. 6%。  相似文献   

4.
浓醪酒精发酵酵母菌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本研究室保藏酵母Y316作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原生质体,再生菌通过初筛,复筛,选育出酒精高产菌株Y316-23,在料水比1:1.8,发酵60h的条件下,成熟醪酒精的的体积分数可达13.5%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诱变和梯度平板法筛选出耐底物的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发酵液起始pH值、装液量、发酵周期、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筛选出.株能耐受4%丙烯腈的腈水合酶产生菌,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耐底物突变株的腈水合酶酶活达到11.5M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49.35%。腈水合酶耐底物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装液量16%、发酵周期58h、接种量1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ρ(葡萄糖)=26g/L,ρ(酵母膏)=2g/L,ρ(尿素)=4g/L,ρ(谷氨酸钠)=0.5g/L,ρ(K2HP04)=0.2g/L,ρ(KH2P04)=0.2g,/L,ρ(MgS04)=0.05g/L,φ(DXL)=0.5mL/L。  相似文献   

6.
对利用GJY—08菌株固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发酵时间、pH值、发酵温度、培养基麦麸和玉米秸秆的质量比、培养基氮源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确立了GJY—0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4d,pH值为4.5,温度为30℃C,m(麦麸):m(玉米秸秆)为7:3,氮源为尿素,接种量为3mL,m(玉米秸秆):m(水)为1:2。  相似文献   

7.
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接种植物乳杆菌香肠的乳酸茵在成熟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势茵状态,其pH、挥发性盐基氮值均明显低于自然发酵香肠;接种植物乳杆菌香肠中乳酸茵数、细菌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值在添加木瓜蛋白酶和不添加木瓜蛋白酶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发酵5d后水分活度值明显高于不添加木瓜蛋白酶香肠。  相似文献   

8.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质粒转化实验,获得了较好的产hEGF重组菌,对重组菌发酵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初始糖质量浓度为5g/L、蛋白胨20g/L、酵母抽提物10g/L、(NH4)2HPO43.5g/L、Amp100mg/L;最佳接种时间为种子液生长到5-6h,即菌体OD值在1.0-2.0;诱导剂最佳添加时间为8h,即菌体OD值在8.0左右,通过流加发酵进行高密度培养,可使重组菌的hEGF的产率达102mg/L,比优化前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噬夏孢欧文氏菌合成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的生长和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产量的影响,同时,为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又进行了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噬夏孢欧文氏菌发酵生产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5g/L,酵母粉质量浓度为20g/L,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为30℃。同时,按此优化条件培养噬夏孢欧文氏菌培养发酵48h,得到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63%。该研究为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甘薯叶绿原酸的抗茵活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甘薯叶绿原酸、红曲色素、亚硝酸钠加入到发酵香肠中,采用正交实验L9(3^4)对储藏30d的发酵香肠的挥发性盐基氮进行测定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叶绿原酸对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发酵剂生长产生的绿原酸浓度达到250μg/mL,复配型防腐剂的最佳添加量为:红曲色素1200mg/kg,亚硝酸钠50mg/kg,绿原酸200μg/g。  相似文献   

11.
以安琪活性干酵母为出发菌种,分析了培养基初始硒浓度、接种量、装液量、温度、初始pH以及转速等发酵条件对酵母生物量及富硒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了培养的最优方案。在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下(初始硒浓度25μg/mL,接种量10%,装液量60/250 mL,温度30℃,初始pH 5.0,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40 h后),该活性干酵母的生物量及富硒量分别达到9.89 g/L、954μg/g.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及三者混合糖为碳源,对8株酵母菌的菌体油脂积累能力进行初步测定,并对PR61菌株产油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发现:当以D-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所有菌株油脂含量都超过20%(质量分数,以下同);利用D-木糖发酵时,有6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了20%;利用L-阿拉伯糖发酵时,各菌株油脂含量均较葡萄糖和木糖低;上述菌株利用混合糖(m(D-葡萄糖)∶m(D-木糖)∶m(L-阿拉伯糖)=40∶20∶8)发酵时,有5株菌株油脂含量超过30%,且部分菌株利用混合糖的能力超过了葡萄糖.研究表明:菌株PR61利用各种碳源时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均较高.采用U10(108)均匀设计对其产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如下(g/L):碳源(m(D-葡萄糖)∶m(D-木糖)=2∶1)质量浓度130,硫酸氨质量浓度2,酵母粉质量浓度1,七水硫酸镁质量浓度0.1,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2,碳氮比131.在上述条件下菌株PR61的油脂产量可达4.336 g/L.  相似文献   

13.
选用从焦化废水的污泥中筛选出5株优势反硝化菌,采用固态培养技术将优势反硝化菌固定至稻壳载体.实验通过响应面法,以TTC脱氢酶酶活为响应值,对反硝化菌的固态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含水率进行优化;并研究3种保存方法对固载菌株TTC-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态培养条件的最佳值:发酵时间为70h,培养温度为24.2℃,接种量为10.6/20,含水率为50.1%,固载菌株TTC-脱氢酶活性最大达到31.809(ugTF/g/h);冷冻保存法对酶活影响最小,鼓风风干最经济实用.保存30d后的固载菌株48h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选育的降解纤维素霉菌(CM-4)、酵母菌(Y-7)、产酯霉菌(EM-3)进行组合发酵试验,制备酒糟蛋白饲料,探讨菌种组合和培养条件对酒糟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酒糟粉100克,麸皮10%,豆饼粉5%,硫酸铵3.0%,pH5.5,接种菌液9%,含水量50%以上,在30℃条件下培养4天,发酵饲料粗蛋白由19.63%提高到29.71%,粗蛋白增幅为5i.35%,粗纤维由19.55%降低到14.51%,粗纤维降幅为25.78%,总糖含量为8.55%,发酵饲料具有明显的酯香,饲料适口性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纳米银原液急性毒性与致突变性。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纳米银原液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家兔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家兔破损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纳米银原液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为无毒性,小鼠骨髓微核实验为阴性无致突变性。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实验为阴性,家兔破损皮肤刺激试验为阴性,家兔急性眼刺激试验为阴性。结论:纳米银原液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稻草作为碳源,研究不同相对投加量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影响,确定去除硫酸盐的最佳稻草相对投加量.方法利用静态试验,在6组反应器(R1-R6)中接种富含SRB活性污泥,pH在7-7.5,T=35℃,w(SO4^2-)=2000mg/L的厌氧环境下,分别投加1g,5g,10g,15g,20g,25g稻草,测定体系中SO4^2-、COD、VFA、pH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组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72%,67.52%,100%,100%,100%,VFA去除率分别为89.45%,70.48%,32.12%,20.67%,19.58%,15.79%.R1、R2中COD去除率均达到100%,R3~R6中COD质量浓度不断增加.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为m(C):m(N):m(PR1)=7:6.5:1,m(C):m(N):m(PR2)=100:5:1,m(C):rn(N):m(PR3-R6)远大于100:5:1,碳硫质量浓度比为w(COD)/w(SO4^2-)R1=0.028,w(COD)/w(SO4^2-)R2=0.417,w(COD)/w(SO4^2-)R3-R6〉3.体系中pH均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结论稻草相对投加量为5g时,硫酸盐的处理效果最佳,此相对投加量下w(COD)/w(SO4^2-)值接近SRB完全降解硫酸盐的理论值0.617,SO4^2-、COD与VFA去除率较高,1g稻草去除0.132g硫酸盐,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与pH均达到SRB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