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主要通过学科来具体承担。因此,对于以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目标的高校而言,必须坚定地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主线,这本身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但是,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并不是否定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能——恰恰相反,通过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大力提升学科水平来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优势(同教学型大学比较)。然而,就理论而言,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同一逻辑关系;从实践来看,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并非“天然和谐”而是不断疏远。这不仅给学科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本科)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为此,建立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共荣的体制机制——树立正确的观念、设置适切的基层学术组织、实行有效的政策,对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如何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中积累的科研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延伸资源优势、硬件资源等),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基础,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入手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激发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意识与动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相似文献   

3.
为顺应我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通过对STS教育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基于STS教育理念《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策略,并通过具体实践教学中STS实施分析框架说明了STS教育对课程建设及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将为工科院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推进STS教育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目标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情况,评定学生的标准也只有考试,较为单一,而现代的教育理念则是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将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是当今教学培养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并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的一个特点。拟结合吉林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的自身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特色,对《功能陶瓷材料》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生物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地方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过于专业化、知识面单一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并适应科技发展综合化和工程实践复杂化的趋势,吉林化工学院结合我校实际,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进行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采取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建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实行"1+1"模式等措施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该计划的实施将探索一条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蓬勃发展.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与研究,提出以"通识教育+研究教学+创新实践"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涉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科研体系、第二课堂、国际交流、师资队伍、育人氛围等方面,以期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提高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了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在招生、入学、人才培养、考核、分配方式等独具创新意识的教学机制,鲜明军事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世界一流的教学环境建设中的创新发展和成功做法;分析了目前我军军事教育院校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模式与生源质量、学科体系与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形成有特色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提出了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招生分配用人制度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变革、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将对今后计算机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材料学科与工程"是新时期下多重学科融合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在高校的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学科的构建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构建,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设想.通过在学科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的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指出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出以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例,结合具体数据论述了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明确了学科制度建设、学科科研、学科平台、学科团队等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对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从教学与科研实践出发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促进了我院专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为申报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发展是教育部自“十二·五”开始实施的旨在推动师资队伍高水平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卓越学术的内涵探析切入,揭示“学术”应当同时包含学科学术和教学学术。继而借由文献分析结果印证普遍存在的重学科学术、轻教学学术的现实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出发,深刻认识卓越学术是一流教学学术与一流学科学术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这一内涵,在教师发展策略研究、体系建设、模式构筑中切实加以落实、得到体现。最后以校本教师发展为例展示研究及实践成果:四川大学作为首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高校之一,在十年的研究与探索中,深刻解析卓越学术理应为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并重互促的内涵,树立了卓越学术引领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的新理念;多举措耦合“教学-科研-学习”,开拓了推进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融生共促的卓越教师教学发展新路径;构建“校-院系-基层教学组织”多维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形成了激励教师持续追求卓越、激发教学共同体育人活力的新机制。以卓越学术引领教师发展的新模式,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起到了显著的示范辐射作用,获得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似文献   

15.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主要职能,教学可以促进科研,科研能够提升教学。二者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然而,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忽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使教学和科研二者相互疏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试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对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从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几个方面入手,强调科研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示范建设教学实践,通过对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设置理论与实践合一和"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不断提高的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大修顶岗、双元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国内热工学科率先开展了工程热力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实现了工程热力学立体化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把纸质课本,多媒体素材、课件、网络课程等信息技术融入全新的教学策略,经五年多的教学实践,独具特色的"工程热力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在培养新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对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搞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关键,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搞好学科带头人建设,抓住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是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江苏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有利于推动江苏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对实现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新格局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对江苏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深度访谈、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现状,并提出从政府支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国际合作、内部治理方面推动江苏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物业服务管理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将高职院校物业服务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接,构建特色育人平台.与专业实践课程相融合,以岗位体验的育人实践教育作为基本途径,能够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成长与发展平台,并且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引导,提升教育育人效果.以会计专业学生为例,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基于物业岗位体验的育人实践有效策略,以构建教育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