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日益受到译界的关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强调读者的接受,为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论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主体性地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活动中的"移情作用"方面看,读者并非文本的被动接受者,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是能动的。接受美学理论重视读者的参与,强调读者的接受。译者首先是读者,然后是为译文读者服务的生产者。严复关于翻译的"信、达、雅"标准蕴涵着接受美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以凯瑟林娜·赖斯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理论为基础和框架,就孙致礼和张谷若的翻译理论及二者对《苔丝》的两译本展开对比分析.从文本类型、时代因素和读者接受能力三方面论证,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可以使译作在忠实于原作风格的前提下被现代读者接受,其忠实性和读者接受是统一不悖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接受美学关于作者意图、文本意义与读者参与关系的基本观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预测和期待的过程,是读者情感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接受美学关于作者意图、文本意义与读者参与关系的基本观点。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预测和期待的过程,是读者情感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差异及中英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技巧,译者应避免随意填补原文的意义模糊,破坏原文学文本的模糊美和含蓄美。因此,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去研究并成功运用模糊语言,对扩大作品审美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动人的美感和意境的升华,使原文意蕴深厚,人物形象丰富生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议接受美学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的产生在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种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接受关学作为一种美学思潮,其重视读者能动作用的主张对新闻翻译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不朽之作。接受美学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为文本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形成了包括作者的创作过程、文本的结构特点、读者的阅读过程新三位一体结构框架。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小说《红字》的期待视野,探析读者期待视野的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揭示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美学对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然而,对于翻译美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翻译领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越来越重视与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这使得各种国际经贸文本的翻译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因而,对经贸文体的翻译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从一个相对崭新的视角——美学视角出发,来探讨美学与经贸文本翻译的关系,并根据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基础层次的审美原则,尝试提出翻译美学视角下适合于经贸文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尝试将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引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英国著名童话作品《The Wind in the Willows》的三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童趣和跨文化交际两方面探讨在实现译者与原文、读者与译文之间视野融合的过程中,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作用,根据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调整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误读和重译的现象。从哲学、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去考察这种现象,结果都表明: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误读是难免的。翻译的误读使我们从更多的视角审视同一部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典作品能够流芳百世,误读和重译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鲜有学者从美学角度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探索性研究。刘宓庆(1995,1996,2001,2011)的翻译美学理论为从美学视角下研究商务英语翻译打开了一个窗口。本文融合商务英语特点,提出商务英语翻译特定的美学取向——忠实之美、婉转之美、简约之美和约定之美。同时,依据Newmark(2001)的文本功能和翻译理论,针对函电、合同、单证、广告四种主要商务英语文本,分别提出“近文言体”、“化整为零”、“拾遗补缺”和“达意传情”等求美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三方面论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在英译中得到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5.
商标翻译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商品销售的好坏。文章从目的论这一角度简要分析了商标翻译,强调从译文的目的出发,更多考虑译文目标客户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进行商标翻译,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民族地区小吃品种多样、特色鲜明,并蕴涵丰富的地方饮食文化内涵,但目前对四川民族地区小吃的英译研究和整理尚属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小吃名英译策略,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对源语名意义空白及未定性进行适当填补和一定程度的具体化。同时,对小吃名英译中常见的増译、归化及异化等方法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探讨既照顾读者文化心理又能引起阅读兴趣、保留异域民族风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一直是读者接触外国文学的主要媒介.读者反应理论在翻译文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深化了翻译文学中读者和译者的互动,也推动了翻译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由译者的文学观、世界观所支配。梁实秋的翻译活动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翻译思想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内容。将从梁实秋的翻译选材,反对转译,坚持翻译应与文本研究相结合,及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汉语纯洁性的同时丰富中国文化这几个方面对他的中庸翻译观做较为深入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头韵是英语中常用修辞手法,具有节奏美和音韵美,有着良好的美学效应,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翻译文艺作品之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与源语作者同声相应。文章提出运用谐音效仿,借用汉语拟声、押韵、叠韵、排比等辞格形式以及四字结构,来处理英语头韵的汉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