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皖江城市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实现皖江崛起、皖省振兴的关键力量。当前,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尚未显现。因此,皖江城市带必须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加强论证产业定位与选择,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和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凝聚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目前面临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承接模式、基础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市带交通网络形态特征是衡量其整体发育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交通网络进行集成度、协调度、线密度、选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在区域内交通核心作用显著,同时沿江城市交通网络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不明确,其作为皖江城市带发展主要轴线的重要性未能凸显;另外南京市对于皖江城市带东部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皖江城市带未来应注重与南京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对接。  相似文献   

4.
城市带交通网络形态特征是衡量其整体发育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交通网络进行集成度、协调度、线密度、选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在区域内交通核心作用显著,同时沿江城市交通网络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不明确,其作为皖江城市带发展主要轴线的重要性未能凸显;另外南京市对于皖江城市带东部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皖江城市带未来应注重与南京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对接。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快速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科技产业共性技术。从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特性角度,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急需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在技术研究产品推广过程中,需遵循市场竞争机制,使用激励政策来调动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的供给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可以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把握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快速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研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科技产业共性技术。从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特性角度,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急需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在技术研究产品推广过程中,需遵循市场竞争机制,使用激励政策来调动共性技术研发企业的供给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可以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把握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有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文献,结合皖江城市带实际情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法对皖江城市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梯性:合肥市经济发展实力最强,首位度最高,芜湖市经济发展仅次于合肥市,二者在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中都具有很强的引领力;其他沿江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均低于整体性水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合肥市经济首位度效应,立足皖江城市带特色,给予政策倾斜,加速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双核"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也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皖江城市带的合肥—芜湖为典型双核结构,在分析"双核"结构形成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两城市有针对性的竞合对策,以期实现两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是继因特网之后的下一个亿万级产业,已成为促进新一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皖江城市带毗邻中国物联网中心长三角区域,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培育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物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构建其"六域"模型:感知控制域、服务提供域、运维管理域、资源交换域、用户域和目标对象域,并结合皖江城市带现状对"六域"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皖江城市带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提升安徽整体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分布现状、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及特点的分析,指出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缺少产业规划、企业创新和合作意识薄弱、外部软环境差、产业间关联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继而提出强化集群品牌意识、加强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促进政府与企业的联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解决皖江城市带发展土地保障与监管技术系统6个关键业务分析模块的集成问题。采用宿主平台+插件的软件架构,设计了宿主程序和业务分析模块集成的接口标准,基于.NET和ArcGIS Engine开发宿主程序和各个业务分析模块插件,实现业务模块的"即插即用",满足皖江城市带发展土地保障与监管技术系统业务模块集成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促进滨湖新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为目的,综合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与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之间关联,指出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探析皖江地区的市场中介组织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治理皖江城市带市场中介组织信用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住有所居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内容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的实现要求建立适应阶段性住房保障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皖江城市带作为产业承接地,未来将吸引大量劳动力,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艰巨.目前,皖江城市带各市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仍无法应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低租金保障性住房严重短缺,大量务工人员亟须改善住房条件等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未来应逐步建立面向城镇所有居民,多层次多渠道筹集房源和资金的新型保障性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以2008-2013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以此来调整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和产出要素.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非期望产出对其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处于较为有效的状态,但技术效率较低,其规模报酬递减;土地利用无效率地区普遍存在着要素投入规模不够合理,投入结构不够优化,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状况.增加土地有效产出,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提高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1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对皖江城市带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城市在卫生机构、卫生机构人员、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村卫生室以及市区和乡镇病床使用情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此,本文提出若干提升皖江城市带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合肥加入长三角,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以合肥为中心和代表的皖江城市组团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合肥未来产业发展特征决定其具备了面向全国、全球的物流业发展需求。分析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合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物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由此因运而生。对于低能源消耗、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人才匮乏成为其软肋。面对多媒体产业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皖江高职院校应紧紧抓住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充分把握产业承接转移机遇,解决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复合型双师教师资源缺乏、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等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全面优化办学模式、提高人才质量,直接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立足皖江城市带,为我国多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沿江经济开发带的开发中,沿江城市的规划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开发服务,引导有关项目科学地建设的问题,认为宜进行两项规划研究:市域内经济开发区带城镇布局规划研究;沿江城市连绵带的区域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2001—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并运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1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3)从皖江城市带整体、"一轴"地区、"双核"地区来看,承接产业转移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单项Granger原因,承接产业转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冲击响应为正且长期存在;(4)从"两翼"地区来看,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都较低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单项Granger原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研究证实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在不同地区应根据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