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聚乙烯醇PVA以不同聚胶比(P/B)掺入水泥基灌浆材料中,研究PVA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弯曲应变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最佳的PVA掺量;其次对比分析最佳掺量、未掺PVA两种灌浆材料对半柔性路面材料低温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红外光谱试验分析PVA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与PVA-1988相比,PVA-2099可显著提高水泥基灌浆材料抗折、抗压强度,但两种PVA均可改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弯曲变形能力,掺量宜为0.1%~0.5%;与未改性水泥基灌浆材料相比,0.1%掺量的PVA-2099可显著提高半柔性路面材料的低温弯拉应力、最大弯曲应变,增幅分别为46.33%、11.92%;PVA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主要经历水化交联、填充密实、固结硬化3个阶段,且PVA在自身形成网状结构的同时,又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键合形成醋酸钙,提高材料整体强度及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灰、粉煤灰、废石粉单掺及三元复合等质量代替部分水泥, 研究其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系数及砂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硅灰掺量增加, 砂浆流动度先增加后减小, 透水混凝土强度逐渐增大, 透水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当硅灰掺量超过6%时, 强度不再增加, 透水系数增大, 砂浆流动度 下降;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砂浆流动度不断增加, 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系数不断降低, 单掺粉煤灰时, 掺量不宜超过10%; 随着废石粉掺量的增加, 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少, 透水系数一直减小, 在掺量为 15%时强度最高。硅灰-粉煤灰-废石粉三元复合体系中, 掺6%硅灰、10%粉煤灰、10%废石粉的透水混凝土, 砂浆流动度为162mm, 28d 强度达到38. 4 MPa, 透水系数达到 4. 4 mm/ s。SEM 分析发现, 三元复合体系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板状氢氧化钙, 还有少量针状钙矾石, 各水化产物之间连接较好, 浆体密实,水化产物发育较好, 浆体水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文中对新老混凝土界面薄弱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弯拉黏结试验方法进行界面黏结性能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附加应力的作用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与原路面界面发生破坏;矿渣基这一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配以掺加膨胀剂的水泥浆作为界面黏结剂,能够提高界面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引入高韧性聚脲改性环氧树脂砂浆,采用正交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了聚脲掺量和环灰比对改性环氧树脂砂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聚脲掺量和环灰比对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粘结强度的高斯分布型敏感性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少量聚脲的引入延长了环氧砂浆的凝结时间,降低了收缩率,可有效提高修补材料的抗折强度、粘结强度和韧性;聚脲掺量在10%时,相比于普通环氧树脂砂浆其韧性和粘结强度最高增加了40%和39.3%。基于环灰比和聚脲掺量对砂浆粘结强度影响规律的拟合函数,提出了以粘结强度为约束条件,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的聚脲改性环氧树脂砂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成果为新型少量聚脲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SiO_2(NS)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的影响,并通过测量抗压强度用来评估机械性能。用MIP和SEM-EDS研究孔结构和微观结构,并用XRD,DSC-TG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纳米SiO_2对水泥和粉煤灰水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NS可加速水泥和粉煤灰水化,降低孔隙率和孔体积,提高CSH的聚合度,从而提高含高掺量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其原因不仅由于这种物质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以及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而且还有由于孔隙率的降低等孔结构的改善。此研究有望为实际工程中提高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加气混凝土用黏结砂浆不同的界面破坏形式,综合评价加气混凝土用黏结砂浆的黏接性能,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黏结砂浆进行聚合物改性研究,探讨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聚乙烯醇(PVA)和α型高强石膏对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聚合物改性黏结砂浆的最佳配比为:水胶比为0.525,α型半水石膏的掺量为50%,HPMC的掺量为0.50%,PVA的掺量为0.5%.最终产物的抗折强度为3.51 MPa,抗压强度为9.00 MPa,折压比为0.39,拉伸黏结强度为0.315 MPa,基材破坏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低水胶比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率已超过干燥收缩率成为导致混凝土过早开裂的隐患.以超细粉煤灰(ultra-fine fly ash,UFA)等量取代水泥20%~40%,配制了UFA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分别对固定水胶比和变水胶比两种情况下的UFA水泥砂浆早期(7 d前)自收缩变形和干燥收缩变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水胶比条件下,砂浆的自收缩率随UFA掺量增加递减,而干缩率却随之增大;在变水胶比条件下,砂浆的自收缩率随水胶比的增加递减,干缩率随之增大.且回归分析表明两种情况下砂浆的自收缩及干燥收缩变形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UFA对水泥基材料改性作用明显,在保持相同流动度条件下,UFA的掺入可有效降低用水量,早期及后期强度能赶上甚至超过基准水泥胶砂,弥补了UFA早期不水化所引发的早期强度低缺陷;微观测试表明,UFA在水泥基材料中起到了较好的密实填充、减水分散及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橡胶粉对半柔性路面水泥砂浆进行改性,并添加适当的偶联剂进行实验,在分析半柔性路面病害的基础上,研究橡胶粉改性砂浆对半柔性路面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橡胶粉掺加的目数,掺量的多少对砂浆的抗裂性,流动性和抗压强度有明显影响,进而抑制半柔性路面病害的发生;用偶联剂进行改性处理,则使橡胶粉等有机物和砂浆等无机物界面粘结良好,在水灰比和橡胶粉掺量等同等条件下,提高水泥胶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胶凝材料中石膏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性能胶凝材料主要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需水量小、水化垫低和收缩小等特点。按掺高效减水剂的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来优化石膏的掺量是高性能胶凝材料的特有技术之一。试验研究了石膏的掺量对高性能胶凝材料的需水量、凝结时间、强度、收缩性的影响,以此作为优化石膏掺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力学性能最优的低水泥用量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采用粉煤灰和硅灰以不同比例组合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添加纤维和不添加纤维试件的和易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和硅灰混杂替代水泥比例达50%时,其力学性能与原试件强度相当;掺加0.1%玄武岩纤维的试件其力学性能高于掺加0.2%和0.3%纤维和没有掺加纤维试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先叙述和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随后又分析了原文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虽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颇受责难,但却也有其可取之处,并且在翻译领域,它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速经济增长,力争实现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个台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存在高消费需求与低消费能力、高消费渴望与消费信心不足、巨大的消费潜力与不良的消费环境等矛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增加收入以提高消费能力、培养成熟的消费观念、增加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消除消费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制度性推进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创新体系下高校图书馆亟需创新.领域及制度方面包括战略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建设性提出共建协作创新,重组后融资方略创新尝试.论证了知识经济时代应处理把握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学科建设和图书馆地位等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科技期刊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对校企联合办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校企联合办刊是科技期刊改革创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梳理机用齿条配套设计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齿条配套设计的基本思路,研究了系统评价其梳理效果的模糊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为齿条的优化设计和合理选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现有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状况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农村社区投放的公共服务产品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逐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震造成的危害的分折 ,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建筑工程抗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了混合结构在抗震构造设置、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垂直裂缝井重复压裂前原地应力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压裂裂缝起裂和延伸机理是重复压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初次人工裂缝和生产诱导是应力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研究引起垂直裂缝井重复压裂前原地应力场变化的主要因素,认为重复压裂应优先选择有潜力的未动用小层进行补孔压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裂缝的长度及导流能力,以获得更大的泄油面积,使老井获得更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