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鸡街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结晶分异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学研究表明,结晶分异在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成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利用岩石学混合计算对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的结晶分异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岩体中霓霞岩是霞霓钠辉岩岩浆经29.6%结晶分异程序,分离出9.0%橄榄石、18.8%辉石和2.6%磁铁矿的产物;磷霞岩为霓霞岩岩浆经47.2%结晶分异程度,分离出4.5%橄榄石、35.3%辉石和7.4%磁铁矿的产物;碱性中性岩脉不是磷霞岩岩浆进一步结晶分异  相似文献   

2.
岩石学研究表明,结晶分异在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成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利用岩石学混合计算对岩体中碱性超基性岩的结晶分异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岩体中霓霞岩是霞霓钠辉岩岩浆经29.6%结晶分异程度,分离出9.0%橄榄石、18.8%辉石和2.6%磁铁矿的产物;磷霞岩为霓霞岩岩浆经47.2%结晶分异程度,分离出4.5%橄榄石、35.3%辉石和74%磁铁矿的产物;碱性中性岩脉(如钠霞正长岩等)不是磷霞岩岩浆进一步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已有资料基础上,认为本区霞霓钠辉岩平均成分加10%,F0=86的橄榄石可作为杂岩体的原始岩浆,P2O5估算出这种岩浆为地幔岩经约3%部分熔融的产物;岩石学混合模拟计算表明,地幔源岩具有明显亏损特征;原始霞霓钠辉岩岩浆经约29.6%结晶分异形成霓霞岩,霓霞岩岩浆再经约47.2%结晶分异形成磷霞岩。由此建立起杂岩体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
江西银山铜铅锌矿床热液对流与蚀变矿化分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山矿床空间分布与燕山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并具有显著的蚀变-矿化分带特征.蚀变带以英安斑岩为中心,从岩体内部向外水平方向依次为(弱)绢云母化英安斑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英安斑岩带和千枚岩带→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千枚岩带→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千枚岩带→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火山碎屑岩带.原生矿化分带也以英安斑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铜矿化带→铜铅锌矿化带→铅锌矿化带→铅(银)矿化带,与蚀变分带呈明显的对应关系.热液蚀变过程中Ca,Mg,Na成分有被淋滤进入流体的趋向,Fe^2 的降低与Fe^3 的增高与Fe^2 →Fe^3 的氧化过程有关.成矿流体属酸性硫酸盐一氯化钠型流体.从黄铁绢英岩化英安斑岩→铜铅锌矿石→铅锌矿石,液相成分中K^ ,Na^ ,Ca^2 ,Mg^2 ,Cl^-,F^-含量均有降低趋势,SO4^2-则有升高趋势,显示流体的氧化程度增大;气相成分中,CO2,CO,H2含量呈增高趋势,CH4含量呈降低趋势,表明流体在从岩体向千枚岩方向运移过程中反应CH4 2H2O→CO2 8H^ 8e和CH4 H2O→CO 6H^ 6e是向右进行的.银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岩体初始富集和热液对流两个过程.对流热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及其空间耦合关系与热液对流作用有关,对流热液在岩浆岩、地层等不同性质岩石间的循环导致了成矿物质多来源性.在热液对流成矿系统中硫的循环和演化是导致成矿金属元素活化-迁移-堆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镜下特征及SiO2含量,将龙头山金矿成矿岩体的构成主体重新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气液导致岩体上部发生弥散型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受热流体的酸碱分离作用影响,形成高岭石化相对在上、绢云母化在下的垂直蚀变分带。侵入岩浆带来的热能,同时形成有大气降水加入的富硼含矿热液,并沿岩体接触带及顶部发育的碎裂构造等开放空间充填,交代已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围绕岩体的近环状含金隐爆角砾岩和电气石-硅化带。微量元素与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成矿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于燕山晚期受混染的I型花岗岩浆;与周边岩体在成岩物质、侵位空间及成岩时代等方面表现出岩浆活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本区先经历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后经受动力变质作用的迭加,主要表现为韧性剪切变质带的广泛出现.杂岩体呈现着良好的递增变质带,从低变质级到高变质级依次为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兰晶石带→矽线石带,属于中压变质相系.根据矿物化学研究了单斜辉石、角门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等变质矿物的特征。利用平衡变质矿物组合的温度压力计定量计算了星子群杂岩的变质温压条件,其范围是温度420℃~570℃,压力5.3~5.7PPa.研究表明星子变质核杂岩组成一个自外围向中心变质温度逐渐升高的热穹窿,成为江南地区少有的递增变质带.显示出江南古陆在广泛分布的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之下存在着由中深变质岩系组成的变质基底,属于早元古亩成熟陆壳.  相似文献   

8.
金管冲铀矿床成矿流体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金管冲铀矿床成矿前、成矿期及成矿后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结合矿床同位素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成矿流体是一种中-低温(155~235℃)、低盐度(NaCl的测量分数)(5%~7.5%)和富CO2的热液;成矿物质既来自岩体又来自地层.成矿热液以大气降水为主,含部分岩浆水(早期).金管冲铀矿床为一中-低温混合型热液铀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哈拉达拉层状基性岩体的含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天山哈拉达拉岩体由冷凝带和具3个二级韵律层的层状岩系组成,岩石类型主要是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绿岩.岩石的m/f=0.41~2.65,∑REE=29.6×10-6~62.6×10-6,La/Yb=2.25~6.25。主要矿物为斜长石(An41.0~720),单斜辉石(En28.0~43.3,Fs15.2~24.0,W041.5~48.0)和橄榄石(FO56.0),岩体成矿专属性为Fe(V,Ti)型。矿化类型有岩浆型Fe(V,Ti)矿化,热液型Fe-Cu矿化,Cu矿化和Cu-Au矿化。与典型矿床有关的层状基性岩体特征对比表明,岩体成矿条件有利于形成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泥盆统信都组和东岗岭组过渡层八条剖面系统的沉积相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钨、锡含量较低,钨平均为1.64×10-6,锡平均为1.4×10-6,由砂坪→混合坪-泻湖→凹沟,由台地→台盆,钨、锡含量增高,钨/锡比值降低。综合分析地层中的钨锡分布、岩体的合矿性和矿区异常等特征,过渡层不是钨、锡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相关雷诺数和槽体温度分布计算以及有关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调光隔热玻璃无电解镀镀槽。温度分布及其变化的实验数据表明,流体是在稳定层流状态下进行的质量传递过程,在1m×0.2m×1m镀膜区间最大温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12.
据包体研究资料,酸性岩浆的演化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并逐渐过渡的阶段:岩浆阶段,岩浆-流体阶段及流体热水溶液阶段。岩浆阶段以高温熔融包体出现于斑晶矿物的中心或副矿物中心为特征,这类熔融包体主要由硅酸盐玻璃或相当于脱玻璃化的子晶及气体相(流体相)组成,均一温度在700℃~1250℃区內变化,岩浆-流体阶段以分布在矿物边部的较低温度的熔融包体及与其共生的多相流体包体出现为特征,有时观察到岩浆-流体包体与上述两类包体共生,在此阶段,岩浆处于不均一状态,在岩浆体系中存在有两种不溶混的熔体——硅酸盐熔体及非硅酸盐流体(NaCl,LCl熔体加水),随着岩浆演化作用的进行,不混溶作用加强,也正是在此阶段,在多项流体包体中发现有金属成矿组分,表明成矿作用已在此阶段开始进行;流体热液阶段由两相流体包体及单相干气体包体所代表,这些包体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变化很大,但包体中的相比例,盐度和均一温度(350℃~130℃)在各个矿物中极为均一,这种一致性表明岩浆演化作用的晚期是一种均一的热水溶液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南渡—莲塘岩体属多期侵位的花岗岩类深成岩体,可分解为2个序列7个单元.侵位空间受控于左行走滑剪切带的拉张区,岩体中保留有岩浆液态流动构造和丰富的侵位塑变构造,具有以主动侵位为主,被动侵位为辅的双重特征.各种构造型式表明:岩浆的演化和侵位与博白—岑溪断裂带多期走滑有关,可厘定为一种新的剪切脉动侵位机制.  相似文献   

14.
矾山岩体为偏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其中蕴藏在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浆型磷灰石矿床。杂岩体依侵入顺序可分为4期,第1期为层状偏碱性超镁铁质岩,第2期为似层状辉石正长岩,第3期为非层状辉石正长岩,第4期为正长岩脉。对杂岩体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分异趋势由富铁镁质向富碱方向演化,与碱性玄武岩的演化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5.
花岗质岩体产状及组成上的差异主要受控于源区性质和岩浆过程。以西秦岭造山带内几个代表性早中生代花岗岩为例,简要介绍其形成中所记录的岩浆过程,探讨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原因。西秦岭造山带内S型花岗岩是变泥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两类,即高Sr含量、低Rb/Sr值和稀土元素总含量的Group A,及低Sr含量、高Rb/Sr值和稀土元素总含量的Group B,其分别可由白云母水致熔融和脱水熔融形成。糜署岭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中发育3类晶形和成分不同的锆石,其与寄主岩石的锆石具有一致的U-Pb年龄; 其中,暗色微粒包体中的类型3锆石与寄主岩石中锆石具有一致的晶形和εHf(t)值,捕获于寄主岩石,而类型1和类型2锆石具有较高的Th/U值和εHf(t)值,结晶于混合程度不同的基性岩浆,其基性端元可能来自幔源岩浆; 因此,糜署岭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记录了壳-幔岩浆混合过程。中川岩体由形成时代没有明显差异的5个岩相呈同心环状产出; 边部的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被含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被中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侵入,后者又被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 Rb-Sr-Ba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各岩性之间不存在成分分异趋势; 因此,中川岩体的环带结构是由多期次岩浆侵位、聚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CSH相脱水过程中β—C2S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7.
对弹性地基上圆环形薄板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求解,给出了计算固有频率的公式和必要的数据,所考虑的边界条件是内周边固支、外周边简支和内周边简支、外周边固支两种情况,外径与内径的比值是2.5、3.0、3.5、4.0、4.5、5.0和5.5等七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使用化学纯试剂H2SiO3、CaO为原料,在常压100℃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钙硅比(C/S)等于1.0,1.5和2.0的CSH相,探讨了β-C2S在CSH相脱水过程中的形成温度和形成速度,同时对于C/S=1.0和1.5的两个体系,我们在样品中补充部分CaCO3,进一步探讨了由β-CS+CaO→β-C2S转化的速度。β-C2S的形成数量使用定量X衍射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9.
对都庞岭复式岩体各期次花岗岩以及含矿云英岩化学成分、挥发分元素及成矿元素的统计分析表明:本区锡钨矿化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矿化是花岗岩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γ_3→γ_5~1→γ_5~(2a)→γ_5~(2b),随着岩浆成分有规律地演化,Sn,W逐渐富集。其中,挥发组分F,Li是Sn,W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当已富集成矿元素Sn,W和挥发组分F,Li,CO_2的含矿岩浆发生分异时,挥发组分F,Li对Sn,W的进一步富集成矿起主导控制作用,CO_2则促进含矿岩浆发生不混溶,从而促使Sn,W富集于富F,Li的液体相中。相对来说,在岩浆演化和合矿岩浆的分异过程中,F,Li对Sn的富集成矿比对W的富集成矿所起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我国跨度最大的公路隧道韩家岭浅埋隧道为背景,讨论通过不连续面网络图模拟真实岩体的几何特征.建立工程适。用的计算模型问题。探讨地表不连续面研究成果对于隧道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的意义.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不连续面模拟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随机绘制拟开挖岩体不连续面三维网络图.结果介绍了隧道岩体相关工程地质工作。给出了基于统计原理的岩体不连续面三维计算机模拟方法.结论应用“岩体不连续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可以随机模拟不同不连续面产状参数.绘制出拟开挖岩体不连续面三维网络图,建立工程适用的计算模型.设计初期由拟开挖隧道附近公路路堑边坡得到的工程地质研究结果与隧道施工期间得到的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地表不连续面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结果进行隧道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