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道德教育亟待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系统性,创新性,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要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增强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免疫力,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高校道德教育置于灵魂和核心地位,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全面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现状和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形式.分析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根本诱因.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律素质教育及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降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全球信息化正在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其标志之一的因特网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还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与网络的接触与日俱增,由此引发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认识与探讨,试图找出一些对策,期待对以后的网络道德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在一个国家中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并对国家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的群体 ,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而培养道德情感、激发欲望在道德教育中又是十分必要。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欲望的实际 ,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有效措施 ,以此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欲望 ,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道德的特点,以及群体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大学生群体道德培育和引导的途径,希望群体道德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模式,针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分析了大学生三重道德困惑:物质商品的丰富与精神家园的贫困,人际关系的疏离与网络交往的亲密,自我认同的困惑与道德教育的薄弱。剖析了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中国大学生道德培育的新模式——延展式道德学习。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应在遵守大学生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吸取更多合理、有效的思想资源。文章在对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其精髓,对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仍旧以灌输式道德教育为主,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应根据形势发展,在继承灌输式道德教育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开展实践道德教育,注重在具体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注重发挥教育的"双主体性"。实践道德教育模式最终要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道德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德育工作根据"社会人本思想",确立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相结合的目标基点.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中心、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健康心理素质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方面.发掘道德教育的个人发展性功能和享用性功能,追求学生自我育德的最高目标境界.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它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同时,它又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道德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出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从个人、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成因分析,并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行为习惯培养、法制观念教育、网络心理教育、校园网络管理五方面阐述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借鉴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三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校准认识,认清挑战,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机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个教师都有德育责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与时俱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及其新要求,本文尝试就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反思他们的思想弊端,理析其思想渊源;就当前的具体形势,简要地提出几点改善大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提高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对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现行的大学生社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的德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的起点是要弄清德育有效性问题的现实理解 ,亦即现实生活中人们认为德育有效性问题“是什么”。这种现实理解反映在对高校德育有效性问题所作出的归因和提出的对策中 ,即围绕德育的定位、对象的品德心理特征、道德价值判定、道德态度、德育方法等方面的改善和改造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刍议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迅猛发展中的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婚姻恋爱观、学术观、法制观、闲暇方式有着相当大的冲击。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德育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以共产主义理想、中国文化精神为纲要,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树立道德自律观念、落实网络基本道德规范,并借鉴国外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入手,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落实,从而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活德育视域下大学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生活化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内容符合个体生活实际,依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择业、成家、成功等实际需求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德育生活化也要求转变德育方法,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