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究内廊式建筑火灾外部烟气蔓延规律,以某内廊式建筑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火源特征参数下外部烟气的形成机理及蔓延规律.研究发现:火灾前期,室内烟气会发生溢出形成外部烟气,在临近上层走廊重新进入室内,导致温度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随后外部烟气逐渐减少,温度逐渐降低并保持稳定;当火灾规模较小时,火源位置变化对外部烟气蔓延的影响不显著,火灾规模较大时,火源位置存在明显的危险区段:火源处于该区段中,外部烟气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大,在区段外影响程度较低,危险区段为距离通风口4.5~6.5 m;临界风速可以作为判断烟气是否溢出的有效判据,当室外补风气流速度大于临界风速时,烟气发生溢出形成外部烟气,反之则不会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竖井火灾中羽流前锋上升时间,搭建了小尺寸竖井火灾试验台,测量了两端开放竖井火灾和底部封闭竖井火灾中温度分布.当热电偶温升达到15℃时,确定为烟气羽流前锋到达该处,在此条件下,得到了两端开放竖井与底部封闭竖井中羽流前锋上升时间半经验公式,分别为t=8.96Q.-5/4z1/2和t=15.46Q.-3/4z4/3.在相同火源及竖井尺寸条件下,开放竖井中羽流前锋上升速度远高于底部封闭竖井中羽流前锋上升速度.试验结果可为安全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多层教学楼建筑火灾的蔓延和烟气运动,针对火灾烟气的蔓延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模拟了某高校教学楼走廊中火灾和烟气的蔓延传播,通过算例分析了烟气温度场、可见度和CO体积分数等火灾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发生的4~5min时间内,走廊内的烟气温度、CO体积分数均达到人员安全的承受极限,能见度也将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纵向通风时隧道内的烟气扩散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较低风速时,针对不同火源功率、不同风速作用下,火源上、下游烟气的分层特性及温度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纵向排烟在拥堵的交通隧道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起火初期隧道内以较低的纵向风速送风,保证上、下游烟气分层的存在,则纵向通风可用于交通拥堵的隧道.火源功率为5 MW时,该风速约为1.0 m/s;火源功率为20 MW时,较适宜的风速为1.0~1.5 m/s;火源功率为30 MW时,较适宜的风速为1.5 m/s左右.火源功率较大时,应尽早将火源下游附近的人员疏散,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主体结构施工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在不同风速与风向影响下,建筑物内部烟气的蔓延规律及温度、速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运用Pyrosim火灾软件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某高层住宅楼主体结构施工期的火灾情形,结果分析得出,当某侧室外风风速越大时,着火源附近温度会随之降低,烟气蔓延速度会增加,在楼梯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降低,风速影响会延缓竖井结构内烟气蔓延至顶层处的时间;对此高层住宅楼工程,得出在西侧风影响下火源附近处烟气温度最高,而北侧室外风对楼梯间处烟气速度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某体育馆的火灾发展过程,探讨火灾蔓延和烟气运动对人员逃生的影 响.通过描述火源、体育馆的结构及其内饰物的属性,研究体育馆内关键位置的温度分布、烟气运 动、能见度以及CO和O2 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以便揭示体育馆的火灾发展、烟气运动过程以及对 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结合烟气温度、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的模拟结果得出关键位置的可用安全 疏散时间(ASET).结果表明:靠近火源的一层北部通道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仅为一层南部通道的 36%.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体育馆内人员应从远离火源位置的南部通道迅速撤离.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FDS软件对某教学楼中烟气的迁移进行模拟,危害性气体CO在水平方向上的浓度演变非常相近,火源处产生的危害性气体成分能够沿着水平方向传播到远距离处而自身浓度的变化很小,CO的浓度峰值随高度呈现明显的阶梯变化。从本文介绍的数值模拟结果中得到证明:为什么火灾中大量的人员都死于远距离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吸人了大量迎面而来的(而不是身后面赶上的)烟气中危害性气体CO,由此对建筑防火结构设计中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迁移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的数值模拟计算为以后的全尺寸实验提供理论参考,对评价建筑物中的烟气危害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走廊烟气填充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走廊火灾的烟气填充过程及其规律,运用FDS 4.0火灾动力学程序对全尺度走廊进行火灾烟气模拟.结果表明:烟气前锋与走廊尽头墙壁碰撞前,走廊尽头附近的烟气下降得最慢,而碰撞之后烟气下降得最快,7 S内下降到0.7 m的高度.走廊尽头聚集了较厚的烟气,且距离火源越远,烟气层越厚,逆流现象越明显.通过顶棚下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有较好的吻合,误差在6℃以内.FDS可以应用于预测走廊火灾,同时也说明了本文模拟方法与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烟气是火灾过程的重要物理现象.烟气中悬浮的烟气颗粒数目、尺寸分布、烟气浓度及其湍流效应等是火灾图像探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烟气的多参数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烟气多参数特征的火灾图像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公路隧道排烟与细水雾共同作用下,对不同功率火灾的灭火效果,讨论不同排烟时间对细水雾灭火的影响.方法 应用FDS软件对公路隧道4MW和2.5MW功率火灾模拟,设定排烟60s、120s、150s启动.对火源热释放速率变化、火源根部温度及1.5m高度CO体积分数进行分析.结果 公路隧道火灾功率为4MW时,开启排烟有助于隧道细水雾灭火,排烟与细水雾同时启动工况的灭火效果最佳.火灾功率为2.5MW时,排烟与细水雾同时启动工况的灭火时间最短,60s开启排烟工况灭火效果优于150s排烟工况.结论 排烟与细水雾耦合作用对隧道火灾灭火效果的影响与火灾功率有关.尽管排烟启动时间不同,对细水雾灭火效果的影响各异,但排烟对隧道内烟控效果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中庭烟气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国内外中庭烟气控制研究现状。讨论了中庭建筑的类型与结构、中庭烟气控制系统、排烟方式、排气效率、烟气填充过程与时间常数、烟气早期分层与烟气探测、控制烟气流动的中庭与相邻空间之间的气流问题以及喷洒系统对烟流的影响等。同时分析了我国现行规范( 高规) 中有关中庭防火设计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竖井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和控制是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紧密相关的问题。从竖井烟气流动作用因素、烟气参数分布特性与烟气上升速度3个方面论述了对于高层建筑竖井烟气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竖井烟气控制方法及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烟气控制效果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地下汽车库火灾与烟气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小汽车火灾实验的热释放速率模型,应用多室区域火灾模拟软件CFAST3.1.6对面积为500,1000和2000m^2,高度为3和5米的地下车库,在不同机械排烟量条件下的火灾及烟气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安全逃生和救灾的有利条件,其实际所需的排烟量(或换气次数)与车库面积,层高和火灾负荷条件有关,认为目前规范中将排烟风机的最大工作温度定为280摄氏度是合理的,但挡烟垂壁的高度0.5米偏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JCY-1型建材烟密度测试仪,对木材、PP-R和PVC等典型室内装饰材料的烟密度及其浸水前后材料的发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研究,得到3种材料的烟密度等级,并对烟气的产生进行了量化,通过计算得到了材料的烟气质量浓度和烟气光学密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消防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笔者所作包钢耐火厂真空油浸系统消烟除尘实例,对沥青烟的消烟方法加以讨论,以供工程设计问题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空间建筑中火灾蔓延发展的特点和烟气蔓延的规律,分析了温度、湿度、热膨胀、风及室内消防设施等因素对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的蔓延规律的影响. 比较现有大空间建筑烟气控制方法,针对大空间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在选择常规防排烟方法的同时,应着重利用自动消防设施合理地对烟气进行引导和分割,防止烟气的蔓延扩大;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以便快速发现火灾烟气;合理设置补风系数,保证人员的有效疏散.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烟气控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地下汽车库火灾兼有的液体和固体火灾的特点,以及不同机械排烟措施对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FDS模拟软件对地下汽车库火灾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排烟量下地下汽车库火灾的发展态势,火灾释热速率的变化,以及中央通道1.8 m高度处的平均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结果 当换气次数为30次/h时,安全疏散时间达到350 s;当换气次数>40次/h时,350 s以后仍然可以满足人员可利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要求,但火灾释热速率在250~350 s区间的增值幅度和梯度比较大.结论 机械排烟造成火灾释热速率有所升高,不利于灭火,但通道处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合理的机械排烟系统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8.
论高层建筑的防烟与排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的火灾中,烟气的危害极大,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火灾的危害及性引起烟气流动的因素,结合设计实例论述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were set up. How to avoid and reduce fire loss of high-rise buildings has be-come not only the key problems of fire departments, building designers and administra-tions, but also the new challenges of fire safety researchers[1]. Because of fire-heating air pressure in high-rise building fire[2,3], high temperature smoke may spread upward or downward from the fire resource floor along all kinds of passagew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