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针对某河堤背水坡发生大段滑坡,具体分析了滑坡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对“前堵后导”的抢险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即迎水坡用土袋进行帮宽防渗,而在背水坡则用石渣进行导渗、阻滑和支撑。最后,文中还提出对于河堤防护应建立防护预案和相应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河堤背水坡发生大段滑坡,具体分析了滑坡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对“前堵后导”的抢险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即迎水坡用土袋进行帮宽防渗,而在背水坡则用石渣进行导渗、阻滑和支撑。最后,文中还提出对于河堤防护应建立防护预案和相应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对滑坡的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其控制机理,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某滑坡滑带土取样,通过进行多组固结快剪和固结排水反复剪等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其应变硬化的特性,揭示了应变硬化型滑带土在滑坡变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带土从塑性变形到剪切破坏过程中,所需的剪应力不断增大.经过反复剪切之后,其抗剪强度有所增加,内摩擦角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且正应力越大增加得越明显.通过滑坡实地勘测及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应变硬化型滑带土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认为,在滑坡滑动过程中,由于应变硬化型滑带土经剪切之后摩擦强度增大,消耗了滑坡的动能,对滑坡的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滑坡经短距离滑动之后出现暂时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前缘阻滑体产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风脉寺深层特大型滑坡为例,在分析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极限平衡法分析并构建前缘阻滑型滑坡力学模型,得到前缘反倾砂砾岩倾角与滑坡稳定性系数的关系。通过构建的力学模型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在反倾砂砾岩倾角分别为10°、20°、30°共3种工况下,滑体的位移分布及稳定状况。结果表明:前缘阻滑型滑坡表现出明显的后缘推移挤密现象,滑体变形主要集中在坡体后部;前缘阻滑体倾角与滑体位移呈负相关性,与稳定性系数呈正相关性;前缘阻滑型滑坡力学模型与数值计算得到的稳定性系数具有相同的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前缘阻滑型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种情况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和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对带悬臂桩锚桩抗滑体系的结构性能,受力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抗滑体系应用于重庆市施家梁滑坡治理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前期黄土坡滑坡临江崩滑堆积体对于滑带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的资料,结合反演分析成果,综合分析了黄土坡滑坡临江崩滑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软弱土层的抗剪强度,为崩滑堆积体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墙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预应力锚索和普通重力式抗滑挡土墙进行组合,形成了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组合抗滑结构,用于对滑坡、高边坡的整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两者抗滑结构的优点,达到高效、经济、快速整治滑坡的目的。并对这种组合抗滑结构的工作原理、设计理论以及经济技术比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土墙组合结构完全可以用于对大中型滑坡以及高边坡的整治,而且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青草背滑坡防治工程为例,介绍该滑坡的形态结构特征、成因机制,针对该滑坡的形成特点、结构特征及经济因素,提出了主动防治与被动防治相结合的治理对策,主要治理第二级滑坡为主,从一、二级中间采用悬臂式抗滑桩支护滑体,并结合后缘地表排水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滑坡的稳定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潜在滑坡的判识是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关键问题,潜在滑坡早期判识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基于滑坡灾害诱发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地球多源时空信息和多传感器网络,遥感监测潜在滑坡体,利用监测设备获取滑坡岩性、坡体结构、地貌形态、活动迹象等关键控制信息,从中选取滑坡灾害诱发的主要控制要素作为判识指标,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潜在滑坡多因素判识模型;特别是根据滑坡的成灾规律,分析潜在滑坡孕育过程中地貌形态改变、成灾条件变化与滑坡发生的临滑诱发条件,建立基于不同信息源的滑坡控制因素判识模型。最后,通过汶川地震灾区垮梁子滑坡体实例分析,验证潜在滑坡综合判识模型并进行优化,从而为滑坡灾害的早期判识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白格村金沙江右岸先后2次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堰塞湖与溃坝洪水给金沙江上游沿岸居民及其生产和生活设施带来巨大灾害。滑坡发生后,作者先后2次赶赴现场,参与灾害调查与救灾工作。基于现场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对滑坡的形成机制与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白格"10·10"滑坡是一个高位、高剪出口、高速非完全楔形体基岩滑坡,方量约107 m~3。2)滑坡地处金沙江缝合带,岩性为元古界熊松群片麻岩组,具有多期、多次变形与变质特点,糜棱岩化和蚀变很严重。3)滑坡按高程划分为3区,即前缘的阻滑区、中部的主滑区和后缘的牵引区,分割高程大致为3 500和3 000 m。主滑区为楔形体,系2组发育良好的结构面切割形成;阻滑区为四面体,由2组发育较差的结构面切割形成;牵引区为完全风化的岩土体夹团块状碎裂岩体。4)滑坡存在2个滑动方向,即主滑区的S80°E方向和阻滑区的N70°E方向,剪出口高程约2 950 m。5)主滑区楔形体重力是滑坡的主要动力来源,滑坡的孕育过程是相对完整的阻滑区岩体在主滑区重力驱动下的渐进破坏过程。6)滑坡过程如下:首先,主滑区和阻滑区启动;其次,失去支撑的牵引区再启动;随后,先启动的滑体高速撞击四川岸,逆坡爬高约95 m,并在两侧形成碎屑冲刷区;然后,先启动的滑体折返,并与后启动的滑体在河面上方相撞,冲击河水形成高速水砂射流,在两岸形成水砂射流冲刷区;而后,堰塞坝下游坡滑动,形成次级滑移区;最后,冲击产生的雨雾降落,完成滑坡坝表面冲刷。7)白格"11·3"滑坡是牵引区的部分岩土体在起阻滑作用的碎裂岩体渐进解体后下滑的结果,方量约3×106 m~3。8)牵引区目前严重变形的方量约5.50×106 m~3,存在再次滑坡与堵江的风险,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特大型露天矿山-海州矿的滑坡类型及综合防治措施。列举了一次特大型滑坡的综合整治实例。  相似文献   

12.
滑坡的整治是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中主要项目之一,文章对渠道滑坡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甘湫池是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个新景点。实地调查发现,整个景区是一座罕见的基岩古滑坡,具 有滑坡地貌可观察的景观形态特征。从空间分布和层序关系来看,上覆的崩塌乱石是后期堆积在古滑坡体上, 甘湫池应是古滑坡形成的拉伸洼地,并非是由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同时在景观形态上也与水湫池明显不同,这对 于科学认识和开展地质遗迹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排水措施对巨型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EO-SLOPE软件中的渗流模块,模拟了贵州锦屏高速公路一巨型古滑坡设置盲洞后的渗流场,根据设置渗水盲洞前后的水位变化,用稳定性分析模块比较排水前后滑坡体稳定的相关参数,得出排水有利于滑坡体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沥青路面面层剪应力峰值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双圆均布荷载下,考虑路面结构层厚度、模量变化以及层间状态的不同,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剪应力峰值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沥青路面剪应力峰值会随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面层模量变化以及设计选取基层模量过高会导致剪应力峰值的提高;层间出现滑移也将导致沥青路面剪应力峰值的大幅度增加.结论路面结构层模量变化及层间连接状态的不同对沥青路面剪应力峰值有显著的影响;路面结构层厚度对沥青路面剪应力峰值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和侧扫声纳探测资料对青岛崂山头海域侵蚀沟及海底滑坡的形态、成因进行分析讨论。全覆盖的多波束测深反映了侵蚀沟的形态特征,为分析侵蚀沟及滑坡的成因提供了依据。崂山头海底滑坡是由潮流冲蚀等外动力引起的平移滑坡。侧扫声纳清晰地反映了滑坡边界和滑塌挤压波纹,表明滑坡刚发生不久,还未被冲蚀。浅地层剖面呈现较完整的滑坡形态和结构特征,可识别出滑动体、滑动剪切面和拖曳层理等滑坡要素。结果表明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仪、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纳仪等声学设备对探测海底滑坡、分析其成因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城市公路网络的震害预测作了探讨,采用Montecarlo试验进行网络动态分析,在给定单元可靠度及震害烈度的情况下,对城市公路网络的震害预测提出了计算的方法,同时进行了方法的讨论,并作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防灾与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灾害种类、城市污染、减灾对策、普及知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DCS-500型电子万能强力实验机,对梭织类真丝织物在改变缝份、线迹密度和针号等车缝工艺条件下的缝口处纰裂程度进行正交分析,并比较这几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可知 :路面抗滑能力与汽车行驶速度不适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当不能正确地养护公路 ,使路面抗滑能力减弱时 ,无论是左右轮的附着系数的分离还是前后路段附着系数的下降 ,均能导致汽车失控 ,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本文案例虽为施工所致 ,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