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子型共聚单体苯乙烯磺酸钠(NaSS)及非离子型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功能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功能单体用量、功能单体配比以及有机硅加入顺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温度为78~80,℃,功能单体用量为0.4%(NaSS:HEMA=3:1)时,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可以得到稳定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有机硅先加、后加均可得到稳定的硅丙乳液;有机硅加入后,保温阶段易出现凝胶;采用有机硅后加,先热引发、后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聚合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2.
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水相悬浮沉淀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相悬浮沉淀聚合法,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腈(AN)与丙烯酸甲酯(MA)的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单体浓度的增加和第二单体比例的增加,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呈下降趋势,反应温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熔点测定仪观测,发现聚合物的热性能与其平均分子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淀粉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淀粉、丙烯酰胺(AM)和DMDAAC为原料,采用复合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进行三元共聚,得到了淀粉改性强阳离子絮凝剂.本文报道其实验研究及结果:投料方式、淀粉与单体的配比、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特性粘数、接枝率、接转化率和阳离子化度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耐热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环氧树脂(AE)、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一种内聚能较大的新型有机硅聚醚多元醇,来改善聚氨酯软段的耐热性;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量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共聚物的较佳工艺条件;再通过氨类有机硅烷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反应,对聚氨酯进行硬段改性.结果表明:有机硅链节在软、硬段的引入可显著提高聚氨酯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以二氯二甲基硅烷(DMDC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重点研究反应条件,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偶联剂使用等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产物的疏水性及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对反应过程和产物颗粒形态有重要影响;产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600℃下质量热损失率仅为10.5%;同时,产物还具有高疏水性,静态接触角达138.6°.  相似文献   

6.
以淀粉、丙烯酰胺(AM)和DMDAAC为原料,采用复合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进行三元共聚,得到了淀粉改性强阳离子絮凝剂。本文报道其实验研究及结果:投料方式、淀粉与单体的配比、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特性粘数、接枝率、接转化率和阳离子化度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氟加入量对改性苯丙乳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共同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确定了适宜的改性单体加入量及有机硅/氟配比.乳液的红外光谱显示,得到了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研究了有机硅、氟的加入量对聚合体系稳定性、乳液涂膜性能、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单体含量的增加,反应速度有所降低;当控制体系中改性单体质量分数≤15%时,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配比对乳液稳定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得可用于木器底漆的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反应型乳化剂DADMAC、种子引发剂AIBA、功能单体GMA用量及乳化剂配比、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型乳化剂DADMAC质量分数为单体总量的0.45%,种子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引发剂总量的0.4%,乳化剂配比m(核)∶m(壳)=1∶1,功能单体GMA质量分数为1.2%,软硬单体配比为m(MMA)∶m(St)∶m(BA)=18∶13∶10时可制得性能较佳的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单体配比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与胶原蛋白在溶剂二甲基亚砜中的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聚合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聚合反应转化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转化率上升,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降低.胶原蛋白和丙烯腈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控制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分别为1%和20%,胶原蛋白和丙烯腈的质量配比为2:98,反应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制备氧化蜡乳液过程中的HLB值、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乳化温度、搅拌速率以及乳化时间对氧化蜡乳液的颗粒粒径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0%、HLB值为12、乳化温度为85℃、搅拌速率为800r/min、乳化时间为35min。在最佳乳化条件下,氧化蜡乳液颗粒的最小粒径可以达到66.2nm。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并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分析了不同乳化剂,阴、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对乳液性能及聚合物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表面活性剂(Acty-flon-S20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质量比为2∶4,乳化剂总量为1.8%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乳液.  相似文献   

13.
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含羟基的反应性微凝胶。运用BP神经网络对交联单体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十一烯酸用量与交联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乳化剂对微凝胶稳定性的影响及操作方法对微凝胶交联度、羟基分布的影响。同时发现制备的微凝胶粉末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复合胶黏剂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胶膜的热稳定性.接触角的测定表征了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加快.随着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减小,乳液更加稳定.硅改性后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研究了多元苯丙乳液体系的聚合方式、共聚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由其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水性环保防锈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研究了多元苯丙乳液体系的聚合方式、共聚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由其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反应型乳化剂作用下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型乳化剂1-丙烯基-2-羟基烷磺酸钠(COPS-Ⅰ)与阴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4-酚基醚硫酸铵(CO-436)复配乳化体系,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核壳乳液,主要探讨了不同的制备方法、不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的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的用量、种子乳液用量以及乳化剂COPS-Ⅰ与CO-436配比等因素对乳液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MMA∶St∶BA∶AA质量比为18∶16∶14∶1,种子乳液的质量为10%,COPS-Ⅰ与CO-436质量比为4∶1,APS的质量为0.5%~0.7%时,得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乳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室温交联丙烯酸酯核壳乳胶的合成及成膜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采用种子聚合合成了乳胶料表层富集羧基的室温交联核壳复合乳液。着重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丙烯酸不同的加料方式、壳层乳化剂以及交联剂醋酸锌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取得了丙烯酸加入方式影响核壳乳胶粒表层羧基分布及碱增稠的规律以及生产这类室温交联核壳乳液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在农业、生理卫生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广泛用途近来得到广泛的观注。本文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60为悬浮稳定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交联剂浓度、悬浮稳定剂浓度、中和度和不同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液速率。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高吸水树脂对去离子水、0.9%生理盐水和人工血液的吸收率分别达到1100g/g、90g/g和75g/g。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环氧树脂E-44的水溶性,以丙烯酸(AA)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共聚的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研究了引发剂、不同单体及比例和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2.71 wt%的BPO为引发剂、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乙二醇单甲醚为混合溶剂,在接枝共聚反应温度110℃,下用质量比为1∶1的AA/AMPS对等质量的环氧树脂E-44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效果最好,乳液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