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区在石炭系黄龙期处于潮坪—浅海碳酸盐台地环境沉积,主要发育岩石类型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根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潮上、潮间、潮下带3个亚相,以及膏云坪、泥云坪、藻云坪、灰云坪、潮间颗粒滩、潮下颗粒滩和灰坪7个微相.沉积相的展布表现出由闭塞或相对闭塞环境向半闭塞或开阔浅海环境过渡.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在综合岩芯观察、薄片分析、测井数据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家沟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进行了描述。依照碳酸沉积微相模式的划分方法,把该区马五4^1划分为潮上泥云坪、潮上云坪、潮上膏云坪、潮上灰云坪、潮间灰坪五种沉积亚相,并根据其岩性特征进而划分出8类沉积微相类型。在相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区内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建立了靖边北部地区马五4^1的沉积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川中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环境的判别一直存在潮坪相和非潮坪相的争论,以磨溪气田岩芯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嘉二段沉积古地理背景、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发现磨溪嘉二段并非大面积分布的潮坪相,而是陆表海型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蒸发海台地相,并以潮下还原环境为主,类潮坪沉积特征仅见于嘉二2B层,可识别出台坪、粒屑滩、滩间海、半局限-局限泻湖、蒸发泻湖等亚相及其多种不同的沉积微相.嘉二1亚段主要为半局限-局限-蒸发泻湖夹风暴岩沉积,嘉二2A层以发育鲕粒滩微相为特征,嘉二2B层以台坪亚相为特色,嘉二2C层发育砂屑滩和蒸发泻湖亚相.不同微相储集性能分析表明云坪、砂屑滩和鲕粒滩微相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岩芯、薄片和测井资料,发现巴什托—亚松迪区块小海子组为典型的点滩相沉积,滩相主要为台缘滩和台内滩,其特有的滩相环境对后期的成岩演化起到决定性作用。该区域小海子组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伴生晶间孔,粒内溶孔。控制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胶结作用发生在成岩阶段的各个时期而阻碍了孔隙的发育,其中以第一期纤维状胶结与第二期粒状胶结为主。溶蚀作用与白云岩化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孔隙空间的发育。其中白云岩化形成的晶间孔为部分滩相的暴露溶蚀提供了流体通道进而扩大了溶蚀孔洞空间。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到小海子组颗粒灰岩伴生有萤石、重晶石等热液矿物以及大量孔隙中充填的地开石,证明小海子组滩相颗粒灰岩后期孔隙演化受到热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序地层学,将华北地台东部下奥陶统划分为新厂阶和道保湾阶。早奥陶世海水较浅,发育浅海和海岸两种沉积环境,自南往北由古陆边缘沉积区过渡为碳酸盐台地沉积区,局限台地和潮上云坪发育。台地呈“中凹边凸”凹面式隆升,南北升降差异逐渐加大,沉积-沉降中心的延伸方向由东西延展向南北方向发展,显示了多种构造应力综合作用而又存在优势方向的特点。相对海平面继承了寒武纪末期的降低趋势,海退大致自NW向SE,台地衰退,云坪和局限台地向东扩展,开阔台地向北、向东退缩。沉积相南北分区的特点使得岩性分区显著,从台地区到潮坪相区,由灰岩过渡为白云岩。需要注意的是,本区云坪亚相准同生白云岩特别发育,中新生代盆地下奥陶统特别是亮甲山组白云岩发育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楚—萨雷苏盆地南哈萨克区块下石炭统的层序地层、沉积相、沉积演化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主要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蒸发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礁—滩复合体、滩间海、局限台地澙湖、淹没台地或深水台地等,高位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为主;海侵体系域以发育局限台地相为主,中部的SQ3发育深水—淹没台地相,上部SQ4的顶部发育蒸发台地相.总体上,由南向北可划分潮缘带—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高能滩、台地边缘礁、滩、浅海—半深海等沉积相带.沉积、层序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台地边缘高能相带为有利的储层相带,三级或四级层序界面附近,储层质量最好,储层孔隙度大于10%.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碳酸盐岩石学新观点及单因素定量的新方法研究安徽宁国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宁国山门洞下三叠统总厚536.87米,可划分三组七段。通过岩石薄片的镜下研究,主要有八种岩石类型,分别分布在殷坑组(T_1y),和龙山组(T_1h)和扁担山组(T_1b)各段中;即泥晶灰岩、含泥纹层泥晶灰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含藻屑泥晶灰岩、含砂屑泥晶灰岩、砾屑泥晶灰晶、亮晶(?)粒灰岩及含藻团云质灰岩。依该八种岩类反映的能量环境,该区下三叠统自下而上可划分四个相带,即深浅海盆地边缘相、较深浅海盆地边缘相、浅海台地相及滩相。整个相序反映出一明显海退序列。文中最后对该区生油、储油地质条件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区嘉二段发育白云岩、膏岩、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属于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具有储集意义.嘉二段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潮上蒸发成岩环境、大气水混合成岩环境、浅-中深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近地表(蒸发泵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埋藏期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压实、压溶、两期石膏胶结作用及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针对嘉二段的颗粒碳酸盐岩和非颗粒碳酸盐岩,确立了6种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寒武-奥陶纪时期华北地台是一个广阔的陆表海,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气候炎热,蒸发作用强.歧口凹陷区是华北地台内部的一个小地块,奥陶纪歧口凹陷区总体上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大致构成4个自下而上由蒸发-局限到开阔台地相的旋回沉积.旋回上部为高海平面沉积,以发育开阔台地灰坪微相为主;下部为低海平面沉积,在开阔台地相的背景下间或发育局限台地云坪微相,甚至蒸发台地膏云坪与膏质洼地微相.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井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孔渗及压汞分析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建南地区长兴组生屑滩相储层的主要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台地边缘滩相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以及台内滩相的生屑灰岩为长兴组的主要储集岩类型。二者均归属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型。台地边缘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可见白云石原生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台内滩相生屑灰岩中孔隙发育程度低,但可见多类构造裂缝的产出。综合压汞曲线形态、孔喉参数特征及物性特征,划分出了以台地边缘滩相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代表的细孔小喉型孔隙结构以及以台内滩相生屑灰岩为代表的微孔微喉型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2.
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白云岩和白云石化作用相当普遍,由台地相多种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的不等厚互层组成.其中的白云岩主要包括结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残余灰质白云岩和隐藻白云岩等类型.通过对这些白云岩的产状、岩矿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鹰山组白云岩以近地表蒸发海水交代成因为主,可以用潮坪环境蒸发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和回流渗透白云石云化作用模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川东地区台内礁滩储层特征,明确形成机制,通过典型野外剖面考察和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岩石薄片鉴定、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物性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礁滩储层具有多期旋回性,横向上无明显连续性,主要发育于层序内部高位体系域中.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储层以礁滩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礁灰(云)岩为主,其中溶孔颗粒云岩与颗粒云岩孔隙度平均达5%以上,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粒间孔、生物体腔孔和裂缝次之.储层的发育往往受沉积条件、海平面升降、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古地貌条件及相对高能相带为储层发育奠定储层发育基础,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礁滩内部结构及储层的旋回变化,白云石化对储层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白云岩发育厚度较大分布区与孔隙度高值区大体一致,优势储层中白云石质量分数为65%~90%,大气淡水淋滤改造和埋藏溶蚀作用更进一步对储层进行改造扩充.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发育深度超过7 000 m的孔隙度平均为2.94%的超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野外露头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认为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厚层优质白云储层具有明显的"相控"和"层控"特点,而热流体活动对白云岩储层既有溶蚀有又充填.研究结果表明:栖霞组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裂缝,并以晶间孔和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具有滩相沉积背景,并且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其中有利相带是基础,原生孔隙发育的滩主体微相为后期白云石化流体活动提供了载体,其决定了白云岩储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海平面变化决定着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位置,栖霞组中下部沉积期,海平面较低,并存在多期高频海平面升降旋回,为厚层白云岩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栖霞组大规模基质白云岩交代流体主要来自于沉积期海水,其δ~(13)C为1.5%~4.3%、δ~(18)O为-10.2%~-3.5%,基本处于同期海水同位素数值范围内;海平面较低时,在地貌相对较高的滩主体部位形成微蒸发浓缩海水,随埋深增加,沉积期"封存"的原生微浓缩海水在温压逐渐升高的背景下,开始突破白云石化作用发生的热力学障碍,不断交代周围高能颗粒滩相沉积物,形成厚层白云岩.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关键,并且具有多阶段性,从细晶白云岩(δ~(18)O为-7.6‰~-6.3‰)至中晶白云岩(δ~(18)O为-8.8‰~-8.7‰)再到中粗晶白云岩(δ~(18)O为-9.7‰~-8.9‰),发生白云石化时所处的地层埋深逐渐增加,交代流体温度逐渐升高,导致白云岩氧同位素值逐渐较低,并且三者依次遵循了等体积交代、等摩尔交代以及发生过度白云石化,白云石晶间孔隙发育程度具有从低到高再降低的特点.埋藏晚期,深部热流体沿断裂系统进入栖霞组基质白云岩储层,发生埋藏溶蚀以及石英、鞍状白云石、萤石和黄铁矿等热液矿物充填,期间形成的溶蚀孔洞可作为研究区栖霞组超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的补充内容.  相似文献   

15.
鲕粒灰岩和微生物岩及其形成的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广泛发育于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对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特征的分析,可以用于判断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条件和沉积体系特征,进而重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面貌。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在豫西宜阳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二段,识别出了两套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即鲕粒滩-滩后微生物丘组合和鲕粒滩-滩间(后)微生物丘组合。鲕粒滩以放射-同心状和放射状鲕粒为主,泥晶或微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于强弱动荡条件交替的鲕粒浅滩环境;微生物丘中的微生物岩包括核形石、叠层石和凝块石,以单独一种或两种类型在地层中交替发育,组成的钙化微生物为葛万菌和附枝菌,形成于低能为主的滩后(间)潮间坪或滩间局限海环境。海平面升降、水动力条件的高低控制了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和微生物丘中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发育台地相白云岩,是寒武系盐下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在塔里木盆地盆地级地震剖面拼接、处理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钻/测井、露头等资料的研究成果,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寒武系下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将下寒武统划分为1个完整的二级层序和3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形成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碳酸盐沉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的变化以及古气候条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为碳酸盐岩混积潮坪-古陆-混积潮坪-半蒸发云岩坪藻云坪-台缘-缓坡-盆地沉积模式,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北部和东部台缘、中部缓坡以及和田古陆北侧。下寒武统内部存在的2套有利储盖组合,即肖尔布拉克组下段/肖尔布拉克组中段与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吾松格尔组,是塔里木盆地盐下比较现实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为依据,搭建地层格架划分小层,以小层为单元应用录井、岩心、测井资料建立起单井的测井响应,总结各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平面上应用地震属性及反演技术确定各沉积微相的展布范围,从而确定工区内各小层沉积展布特征。M油田白垩统NAPO组UT层主要发育潮坪沉积,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潮道、砂坪、混合坪微相,其中潮道沉积部位砂体发育较厚、物性较好、岩性纯,易形成优势储层,砂坪及混合坪次之。应用层序地层学将UT划分3个小层,在3个小层中均发育两条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主潮道,但潮道的位置以及发育规模各不相同,UT-1、UT-3小层潮道砂体发育厚度较大且横向连续性较好,泥质含量、海绿石含量远小于UT-2小层,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18.
为更进一步阐述古海岸带碎屑潮汐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基于塔中地区志留系30口井岩心观察和钻井分析,识别出河口湾、潮道、潮汐砂坝、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潮坪风暴岩、震积岩等多种沉积相和微相类型,明确了河口湾-潮坪、潮道、潮汐砂坝、潮坪等典型微相的沉积序列和砂体特征.认为潮汐环境砂体分布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和水动力、层序体系域、沉积微相等,空间上潮汐砂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湾相为早期的河道砂砾岩受改造后与潮坪的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呈间互的沉积序列,形成河口湾-潮坪砂体.潮道微相具有下粗上细正粒序,底部有冲刷面,为片状或块状泥砾层,向上为细砂岩,有的冲刷面不明显,发育各类交错层理.潮汐砂坝微相一般发育典型的向上变粗的反粒序,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但也有的较均一,没有粒序层.潮间带砂坪微相为绿灰色细粉砂岩,单层较薄,其顶底面平整,多与泥岩互层.在潮下带多受到风暴和地震等事件的影响,含泥砾层的砾石受大风暴潮影响呈半直立状或扇状,形成风暴岩.局部层位的砂岩受地震作用改造发育震积构造.在岩心尺度上,潮汐单砂体厚度一般为0.08~2.98m,平均0.78m.在钻井尺度上,可划分出9~13个砂层组,砂层组最大延伸长度可达5~10km,最大延伸宽度约2.5~5.0km.通过砂体与物性的对比,潮汐砂体总体为低孔低渗储层,认为不同微相砂体控制了储层物性的优劣,以潮汐砂坝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其次是河口湾砂体,再次为潮道砂体,潮间带的潮坪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近海岸带,泥岩成分较多.远离海岸带,砂体相对丰富,以中细砂岩为主.砂体沿潮汐水道呈北西G南东向分布,与岸线近垂直或斜交,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好,其厚度在侧向上变薄,岩性由细砂岩相变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19.
为更进一步阐述古海岸带碎屑潮汐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基于塔中地区志留系30口井岩心观察和钻井分析,识别出河口湾、潮道、潮汐砂坝、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潮坪风暴岩、震积岩等多种沉积相和微相类型,明确了河口湾-潮坪、潮道、潮汐砂坝、潮坪等典型微相的沉积序列和砂体特征.认为潮汐环境砂体分布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和水动力、层序体系域、沉积微相等,空间上潮汐砂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湾相为早期的河道砂砾岩受改造后与潮坪的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呈间互的沉积序列,形成河口湾-潮坪砂体.潮道微相具有下粗上细正粒序,底部有冲刷面,为片状或块状泥砾层,向上为细砂岩,有的冲刷面不明显,发育各类交错层理.潮汐砂坝微相一般发育典型的向上变粗的反粒序,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但也有的较均一,没有粒序层.潮间带砂坪微相为绿灰色细粉砂岩,单层较薄,其顶底面平整,多与泥岩互层.在潮下带多受到风暴和地震等事件的影响,含泥砾层的砾石受大风暴潮影响呈半直立状或扇状,形成风暴岩.局部层位的砂岩受地震作用改造发育震积构造.在岩心尺度上,潮汐单砂体厚度一般为0.08~2.98m,平均0.78m.在钻井尺度上,可划分出9~13个砂层组,砂层组最大延伸长度可达5~10km,最大延伸宽度约2.5~5.0km.通过砂体与物性的对比,潮汐砂体总体为低孔低渗储层,认为不同微相砂体控制了储层物性的优劣,以潮汐砂坝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其次是河口湾砂体,再次为潮道砂体,潮间带的潮坪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近海岸带,泥岩成分较多.远离海岸带,砂体相对丰富,以中细砂岩为主.砂体沿潮汐水道呈北西G南东向分布,与岸线近垂直或斜交,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好,其厚度在侧向上变薄,岩性由细砂岩相变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苏盖特布拉克地区典型微生物礁地层岩相组合及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基于高精度剖面实测(1∶100)、镜下鉴定及生物化石分析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肖尔布拉克组分为上下两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粉晶云岩、残余砂屑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可见硅质岩薄层或条带,常见沉积构造有水平层理及叠层石构造等.肖尔布拉克组下段为微生物丘及局限台地潟湖沉积,上段为微生物礁滩发育段,岩性在横向上有变化,在东北部的礁主体剖面上,主要为残余砂屑粉晶白云岩;在西南部的礁翼剖面上,则为灰色薄层状粉晶白云岩,见硅质结核,为台地边缘微生物礁滩复合体环境.微生物礁沉积演化特征为颗粒滩→附枝菌礁→凝块石→叠层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