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源治理中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对其生物操纵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常规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源水中孳生的水蚤类浮游动物的问题,提出利用鱼类的生物操纵作用来抑制水源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实施以水体治理为目的的鱼类放养.微型生态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对其生物操纵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30 g/m3水体的放养密度下,滤食性鲢、鳙鱼可以有效地抑制水体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并通过影响水体中营养物质水平和生物群落结构对水质的恢复也十分有效;草食性草鱼和杂食性鲤鱼在水蚤的生物抑制和促进水质恢复方面没有明显的生物操纵作用.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分3海区调查连云港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40种浮游动物,港口区和西大堤均鉴定出28种,连岛15种;3海区浮游动物种群组成基本相同。海区内桡足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高。优势种小拟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及百陶箭虫的高密度区出现在同一海域,且均有外港高于内港,堤北、外港高于连岛近海区的趋势。浮游动物多样性4项指数显示,港口区和堤北区海洋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较好;连岛近海区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多样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水源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与生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以桡足类剑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的出现是给水处理中继藻类之后又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类并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入手以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为依据,通过分析捕食关系与生存竞争压力对剑水蚤生存的影响探讨其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理方案,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体综合治理,通过运用生物操纵技术来调整水体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水平,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蚤类滋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去除技术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以桡足类剑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由于其不能被有效去除,致使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仍有出现,这是给水处理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阐述,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从国内外水处理现状入手.对现有去除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安全有效的去除方案.相信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必将完善水处理工艺,从而达到彻底在水处理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去除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保证饮用水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活性炭除微污染技术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饮用水水源的微污染问题,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应用研究中发现,随着炭层中生物颗粒和非生物颗粒的积累,出水中的细菌数较多,并多与细小的活性炭颗粒一起流出,对出水的生物安全性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出水中游离细菌的增多使得在氯或氯胺的灭活效率达99%以上的条件下,未被失活的细菌数量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出水中的细菌容易吸附在疏水性的活性炭颗粒上而受到保护,使氯或氯胺的消毒效率下降,包括病原体在内的微生物大量存活.炭粒携带未被灭活的细菌进入管网后,可吸附在管壁上,形成生物膜,造成二次生物污染.活性炭技术不能有效去除贾第鞭毛虫囊和隐孢子虫卵,甚至出现活性炭工艺出水中“两虫”数量增多的现象.另外,活性炭滤池的进水水质和运行方式等都会影响活性炭出水的生物安全性.而细菌检测技术水平则会影响对饮用水安全性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废轮胎热解炭制取活性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热解炭是废轮胎热解的重要产物之一.以CO2气体作为活化剂对废轮胎热解炭制取活性炭的活化温度为820~950℃,活化时间为60~360 min.在试验条件下,活化温度越高,活化时间越长,活性炭烧失率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制得的活性炭具有与商业活性炭相似的中、大孔隙分布,而微孔则不发达,因此孔容积小于商业活性炭.在950℃,240 min条件下得到中等比表面积(306 m2/g)的活性炭.针对碘、苯酚和亚甲基蓝三种物质考察了活性炭的液相吸附特性.热解炭和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而碘吸附值则与商业活性炭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针对活性炭出水生物安全性中炭附细菌所致的难点问题,分析了细小炭粒特性对水中细菌的吸附影响和微生物吸附炭粒的微生物学及化学机制,探讨了炭附细菌的解吸附原理;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对比组合实验,研发出高速离心协同解吸附剂的新方法,能够破坏炭附细菌和炭粒间的多种作用力,提高炭附细菌解吸附的效率;进一步优化了高速离心与解吸附剂组合适宜的工况.结果表明:离心工作条件为转速18×103r/min,时间5 min,温度4℃,解吸附剂组合为焦磷酸钠(质量分数为0.01%)、Tris Buffer(浓度为0.01 mol/L,pH7.0)、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01%)、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μmol/L)和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GTA)(浓度为1mmol/L)时,活性炭粒的解吸附倍数达到15.1.解吸附效率提高了75.6%,基本实现炭附细菌的分离,为活性炭出水中生物颗粒控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使炭重新恢复吸附活性,重复使用,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活性炭加热再生是炭再生过程的主要和必要手段.自生电热式活性炭再生设备的炉体为叠装式结构,结构独特,拆装容易.炉体整体振动,可有效防止炭粘连,降低炭损耗.采用自生电热及脉冲电流控制,通过调整不同的电参数,达到最佳活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强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采用载银粉末活性炭与超滤( ultrafiltraction,UF)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了溶解性有机炭(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紫外吸光度( ultraviolet absorbance,UV254)的去除效果、三维荧光特性、影响因素以及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粉末活性炭相比,载银活性炭对D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有较显著改善;在载银量0.10%、0.50%、1.00%和投炭量50、60、80、100 mg/L的条件下,随着活性炭载银量和投炭量的增加, DOC和UV254去除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单位质量的载银活性炭对UV254和DOC的去除率随投炭量的增加而下降,投炭量80 mg/L、载银量0.50%符合出水水质要求;载银粉末活性炭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紫外区类腐殖质物质;吸附时间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炭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对有机物的吸附.载银活性炭对膜污染的控制较好,超滤膜经反洗后膜通量恢复较好,膜污染指数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对比研究了活性炭和微滤2种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对纳滤膜制备直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进水浊度,防止纳滤膜的生物污染,但由于其对水中有机物去除能力差,对防止纳滤膜的有机污染效果不大;活性炭预处理工艺可以显著减轻纳滤膜的有机污染,但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炭层内微生物滋生,出水细菌含量增高,会加剧纳滤膜的生物污染.通过2种预处理工艺连续运行对比,微滤后纳滤系统的膜通量在50 d后衰减为初始通量的45.3%,活性炭后的纳滤系统膜通量在50d后衰减到初始通量的72.3%.膜片污染物分析进一步证明活性炭作为预处理工艺时能够更好地控制纳滤污染.  相似文献   

11.
An ecological project called fish biomanipulation, ot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fishery culture tech-nique, wa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for the excess propagation control of Cyclops. The control effects on Cyclops of four species of fish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t stocking density of 30 g per cubic meter of 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od habit of the fish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Cyclops. The propagation of Cyclops could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and also the water quality was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by stocking the filter-feeding fishes, such as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Whereas, herbivorou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and omnivorous Cyprinus carpio had no obvious biological effects on controlling the growth of Cyclops and restoring water quality. The results further proved that under condition of proper poly-culture density of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the number of Cyclops might be controlled at very low level and the eutrophication might be abated by removing the nutrients from water body.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除锰法能够高效地处理地下水中的Mn2+,通过在实验室进行除锰生物滤层的快速启动试验,研究分析了生物滤层在接种除锰细菌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投加对滤层成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接种除锰细菌后规律地对滤层进行营养的循环浸泡,并控制DO、pH、温度等条件,会比单纯接种细菌的滤层在成熟前期多出21%的去除率,滤层达到成熟所用时间也相应缩短.Fe2+对生物除锰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滤料成熟过程中如果进水不含亚铁离子,除锰细菌将无法有效去除二价锰离子,滤料无法成熟.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除微污染有机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采用筛选,细化的工程菌,对GAC进行固定化,使之成为BAC,通过CODMn、浊度和水中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探讨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经过近3年半的研究,BAC柱的出水CODMn〈25mg/L,浊度〈2NTU,有机物种类减少,证明采用固定化BAC技术去除水中微污染有机物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供水系统中耐氯菌的生长对饮用水中微生物安全的评估、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为此,以寒区湖库型水源供水系统的主体水及生物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异养菌和耐氯菌进行了检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物膜的生物相.结果表明: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余氯质量浓度大于0.2 mg/L的主体水中仍然存在细菌再生长现象.耐氯菌在所研究的供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经水厂消毒和管网输送后主体水中的耐氯菌数量小于350 CFU/m L,而生物膜中耐氯菌数目一般高于主体水的耐氯菌数目2个数量级.未经消毒处理的滤后水和生物膜中耐氯菌数目均最多,而在清水池中生长的细菌大多比较耐氯.供水系统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能见杆菌和球菌,以杆菌居多.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除微量有机物的运行效果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筛选、驯化的工程菌,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系统中的GAC进行固定化,使之成为BAC,通CODMn和浊度考察了其实际运行效果,经过2年的运行,证明BAC滤罐出水CODMn≤2.5mg/L,浊度〈2NTU,水质达到WHO和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并且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能耗高、操作复杂、运维量大、成本高是制约当前村镇饮用水处理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为此,针对性地研发超低压重力驱动型膜滤净水技术(GDM),具有操作简单、近零维护、低能耗和无药剂等工艺优势;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构建颗粒物活性炭(GAC)缓速滤池与GDM组合工艺(GAC/GDM)。结果表明,GAC缓速滤池预处理可显著提升对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氨氮的去除效能,去除率分别高达75%、86%和90%,同时有助于提升膜出水通量(较GDM对照组提升了32%)。此外,考察了微循环(CGAC/GDM)和微曝气(AGAC/GDM)两种方式对组合工艺运行效能的调控作用,长期运行过程中,CGAC/GDM与AGAC/GDM的稳定通量较GDM对照组分别提高约36%和49%;然而,其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较GAC/GDM工艺略有降低,这是由于微循环和微曝气措施增加了膜前溶解氧质量浓度,强化了膜表面生物滤饼层内微生物的水解作用。提出的GAC/GDM组合工艺可同步实现对膜通量和污染物去除效能的提升作用,为村镇地区膜滤供水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腐殖酸被认为是氯消毒副产物(DBPs)的主要前驱物,为了寻求有效、经济的控制DBPs的手段,采用了活性碳多维电极法,讨论了溶液pH,Ca^2 浓度和外电压影响去除效果的机理,并对多维电极吸附与单纯活性碳吸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维电极对腐殖酸的吸附过程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x/m=Kf(C/D)^1/n,模型中的常数Kf和1/n均小于单纯活性碳吸附时的相应常数。联系到pH,C^2 浓度和外电动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认为静电引力是强化活性碳多维电极吸附溶解态腐殖酸的主要作用力。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在运行同样时间后,作为多维电极的活性碳的微观结构较单纯吸附时的活性碳疏松,说明该方法有可能延长活性碳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臭氧投加量对二级出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沉淀-臭氧(O3)-生物砂滤-活性炭(GAC)”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在1 ~5 mg/L时,组合工艺对NH4+-N、NO2--N、UV254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70.61%、54.92%、20.63%和42%,其中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时,组合工艺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其NH4+_N、NO2--N、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9.41%、80.13%、28.06%和58.33%.“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组合工艺深度二级出水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