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探讨了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两门学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对作为以学生为指向的文学课堂的理论基础的读者反应论与强调读者能动性的交际法语言教学(CLT)之间进行了比较,"将文学引进语言课"和"将语言引进文学课"是读者反应论与CLT之间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具体体现.文体学作为文学与语言(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给我们的启示是消除人为的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两学科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2.
夏目漱石在创作中后期提出了"余裕论","余裕论"并不是夏目漱石文艺思想的全部,却是夏目漱石文学论中最有特色、最让人感兴趣的一个理论主张,因此夏目漱石中后期创作的"余裕"风格的小说也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余裕论"是夏目漱石在特定历史环境和生活环境下萌芽的文学理念,其产生了一定的文学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异域学术语境和理论视野的影响下,《剑桥中国文学史》以还原文学经典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语境,揭示经典文本的不确定性,重置文学经典的评定标准等手段,对我国学界公认的文学经典进行了审视和解构.这种"去经典化"的做法有助于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但也存在着空疏臆断、过于偏激等弊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英美文学教学的研究重点已从专注文本转移到专注作为"读者"的学生,可往往在课堂上学生受到关注时未能做出积极的反应。本文以文学研究的接受反应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唤醒期待视野的角度入手,探究了如何增加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阅读感受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等方面的策略,目的在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在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刻画了"迷惘的一代"和"准则英雄"的人物形象,运用了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和冰山原则的创作理论,《太阳照样升起》对美国文学、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进一步解读,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创作手法和小说的深层意蕴,能够对以后的文学创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林译小说"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开始,为现代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真正开端."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借鉴、交流而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哈罗德·布鲁姆的批评生涯中,英国批评家撒缪尔·约翰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先驱角色。布鲁姆认为约翰逊是西方文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至今无出其右者。前者从后者那里继承了一系列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标准:创造性、智慧性、文学性、个性等。无论是他的"影响的焦虑"理论,还是他的莎士比亚批评,都可以从中发现约翰逊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位视创新为批评伦理的理论家,布鲁姆并没有囿于他的"约翰逊之爱",而是以自己强大的创造力洞穿了它。带着从约翰逊那里继承来的遗产,布鲁姆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大厦。  相似文献   

8.
结构主义文论是一个方法论体系,主张文学可以当作一套符号系统加以研究,因此,界定文学现象的不同结构是文学分析的中心任务。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结构主义文论除采用形式主义模式分析方法外,还形成了诗歌文本阐释理论、叙事分析理论和符号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百年中国城市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变。这一变迁,从中国文学的空间布局看,可以概括为南移与北归。所谓南移,就是20世纪前50年,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现代文学中心的兴起,取代了原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文学中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的格局和发展方向。所谓北归,就是在20世纪后50年,中国文学随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在北京确立之后,  相似文献   

10.
在创作实践过程中,陈忠实认识到可读性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并逐渐加以重视.重视可读性也是重视读者这一角色在文学世界中的重要性,这种认识影响了他的《白鹿原》的创作:既选择读者能够接受的既定经验,同时又超越既定经验以获得读者的认可,在继承与超越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对于"可读性"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陈忠实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