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用于分析食品基质中的胭脂红色素.分别优化了色谱条件和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当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89∶11,体积比)、流速为0.8 mL/min,以体积比为6∶4的甲醇-水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10 min时效果最佳.用建立的方法分析并测定了7种食品样品中的胭脂红色素,其中4种样品检出胭脂红,回收率在86.7%~107.9%之间,RSD在1.0%~11%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高效,适用于固、液食品基质中胭脂红色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双液相体系提取木质素转化香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子液体/乙酸乙酯双液相体系提取木质素并将其转化为香兰素。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双液相体系对木质素的提取条件,离子液体质量分数和提取温度为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150℃,液固质量比为10∶1及保温时间2 h的条件下,粗木质素得率可达26.74%。提取的木质素通过紫外及红外表征,验证了木质素的芳香结构;将木质素产品通过两步反应得到香兰素并提纯,经检测所得香兰素纯度为99.4%。制得香兰素产品过程中没有使用传统工艺所必需的苯及甲苯等有毒溶剂,使所得香兰素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乙基香兰素用原儿茶醛、黄樟素、乙基愈创木酚、对甲酚为原料的合成及精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香兰素亚硝基化合物极谱波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兰素亚硝基化合物所产生的极谱波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的极谱分析新方法。线性范围0.015~1.8μg/mL,检出限为6.7×10-3μg/mL。研究了极谱波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测定了麦片、蜜饯中香兰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谷类食物纤维的功能性及其在饮料、焙烤等食品上的应用。同时对谷类食物纤维中主要组分即半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根据FCC,建立了一种根据羟值、游离丙二醇羟基当量因子、单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准确测定丙二醇总单酯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在5%、7%和10%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5.5%~9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5%~2.11%之间.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可用于生产企业本身的质量控制及加强我国对食品生产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7.
谷类食物纤维及其在食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论述了谷类食物纤维的功能性及其在饮料、焙烤等食品上的应用。同时对谷类食物纤维中主要组分即半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香兰素的合成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香兰素合成方法的进展 .方法 根据目前合成状况 ,对香兰素的主要合成方法进行叙述和评价 .结果 愈创木酚法、木质素法是相对成熟的工艺路线 ,对甲酚法正在逐渐完善中 .结论 愈创木酚法占有很大优势 ,对甲酚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 前言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有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1 ] ,其中离子色谱法具有灵敏、快速和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的优点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无机阴离子的报道为数不多[2 - 3] 。香兰素是一种合成食品添加剂 ,氯离子含量有一定要求 ,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香兰素中的微量氯离子 ,因香兰素中的有机物会对氯离子的测定产生干扰 ,故先经预处理柱去除干扰然后进样测定 ,结果表明重现性、回收率较好。2 实验部分2 .1 仪器与试剂美国Dionex公司 2 0 1 0I离子色谱仪 ,HPIC—AG3保护柱 ,HPIC—…  相似文献   

10.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市售热加工食品中的呋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建立以D4-呋喃为内标测定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首次以NaCl溶液作为样品基质,加入内标物D4-呋喃,通过顶空70℃恒温30 min后提取出呋喃,用HP-PLOT Q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质谱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方法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1 200 ng,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的定性检测限(S/N≥3)为0.4 ng/g,定量检测限(S/N≥10)为1.0 ng/g;不同基底样品中高低添加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6.8%~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检测我国市场上11类经热加工的食品(共有133份样品),呋喃检出浓度为<1.0~210.7 ng/g。该方法处理样品简单,灵敏度、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合我国各类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的常规检测,能满足对我国热加工食品中呋喃污染状况的调查工作要求。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95%乙醇作溶剂,按固液比50∶100(g·mL-1)回流提取1h,经抽滤和真空减压浓缩得一种橙红色油状物,精制后为橙黄色粉末,即为以氧代环十四二酮为生色物质的天然黄色食用色素玉米黄,本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安全可靠,着色性好。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五种防腐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食品中的五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其最适测定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100%乙腈,流动相B为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0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该方法可将5种防腐剂很好的分开,目标物检出限0.065~0.601mg/kg,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5%,对市售多种类样品进行5种防腐剂的检测,操作快捷,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AlCl3为催化剂由乳酸铵合成乳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AlCl3为催化剂由乳酸铵合成乳酸乙酯的反应,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铵比、带水剂种类及带水剂用量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乳酸铵质量的1.5%,醇铵物质的量之比为2.5:1,反应温度不高于85℃,反应时间为48h,带水剂为苯,苯的用量为乳酸铵质量的67%,产率达到22.45%。  相似文献   

14.
快速渗透剂T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顺丁烯二酸酐、异辛醇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 ,合成快速渗透剂T ,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酯化率达到了 98% ,磺化转化率达到了 80 % .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对硝基苯甲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对硝基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三氯化铝用量为对硝基苯甲酸质量的16﹪,反应物配比12∶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为最为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几种果皮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乙醚分别对桔皮、橙皮、柚皮进行提取,提取物用于对食用猪油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果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都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能力按乙酸乙酯、乙醇、乙醚提取物依次减弱;相同乙酸乙酯提取物,桔皮的比橙皮和柚皮的抗氧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要省市1988-2003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研究1988—2003年中国主要省市自治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个案发生状况.方法根据收集所得16年来的中毒文献资料,对有关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场所分布、毒物类别和实验检测等进行分类统计与结构分析.结果1988—2003年国内发生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共报道个案177起,涉及中毒3370人,死亡36人;177起个案发生时间的分布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6个省市中,山东省发生中毒的报道居首位;因误用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的占50.3%;由熟肉及肉制品引起中毒的占41.8%;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多发场所在家庭;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中毒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平均超标212倍.结论建议加强全国亚硝酸盐规范使用的指导、培训、管理与监控,减少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作溶剂和化工原料.近年来,利用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因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铜基催化剂上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文献中有关乙酸乙酯的形成机理.在诸多文献中,虽然对于乙酸乙酯的形成过程还存在争议,但对于多组分铜基催化剂而言,普遍认为:金属铜提供脱氢活性中心,其他金属氧化物提供酸碱活性中心,这几种活性中心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对该反应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复合萃取分离乙酸乙酯-乙醇-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乙酸乙酯工艺;提出了复合萃取法分离乙酸乙酯-乙醇-水,采用三对角距阵法模拟计算乙酸乙酯-乙醇-水分离结果;建立萃取分离装置,采用合适的萃取剂,考察了不同溶剂比及回流比等因素对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萃取分离法分离乙酸乙酯-乙醇-水,在溶剂比1:1:1,R=4时能一次得到高浓度(99%)乙酸乙酯,同时得到95%的乙醇溶液,乙酸乙酯得率达到97%,分离过程水的用量仅为原料的2倍,能耗低,为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对油莎豆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的地下块茎(果实)含碳水化合物达45.4%,粗脂肪含量为22.9%,粗蛋白含量为6.1%,可直接食用或制油。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茶油相似,是良好的食用烹调油。取油后的饼粕可提取多糖或食用和饲用,因此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粮油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