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多义范畴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之间的扩展模式,论述了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等三种主要的词义扩展模式.指出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及其词义扩展模式理论来指导多义词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各义项之间深层次的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从认知角度看,词义延伸遵循着一定的认知规律,主要有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模式。在此以英语形容词"heavy"为例,发现在"heavy"的语义扩展中,隐喻思维为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heavy"的多种义项属于隐喻表达,而单纯的转喻表达却没有得到体现。有时很难判断一种语义到底是转喻还是隐喻表达,这主要是两种机制同时作用的结果,出现了连续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语义衍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下衍生扩展;另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外延射。认知的高级阶段的隐喻和具有突显属性的转喻在语义衍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喻和转喻说明了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去探讨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和转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也是语义延伸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套"一词为例,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管窥。研究发现:(1)转喻在"套"的词义延伸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大于隐喻,但隐喻也不容忽视;(2)在"套"一词的词义延伸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两种认知思维模式。一是运用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整体中部分和部分相互指代"的转喻思维模式,如"容器指代内容"、"部分指代整体"和"整体指代部分;二是运用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思维模式。同时,也有少数义项是交叉运用转喻和隐喻两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多义现象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采用隐喻和转喻这两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对多义现象进行解释。隐喻和转喻以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为基础,互补分布,共同在语义引申中起作用,构造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6.
词汇习得过程分析表明母语介入是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的主要原因,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典型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及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词汇习得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较为系统的词汇网络,习得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与二语概念直接紧密的相通,理解和生成词汇,提高词汇能力,防止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论多义词     
汉语中的词汇多义现象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语义现象.词义多义化的认知过程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家族相似性为原则,通过原型转换和原型裂变这两大基本途径,在意象图式、转喻和隐喻等认知机制作用下形成的.准确使用和正确理解多义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认识多义词核心意义及边缘意义之间的隐喻或是转喻扩展关系能否促进其多义词习得,并探讨了该方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介绍隐喻和词汇的概念和关系,分析英语中多义词、复合词及成语等是如何借助隐喻产生的。由此得到启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汇习得,这样学习词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隐喻、转喻为基础,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共性及差异。人类共通的认知方式是形成其语义共性的主要原因,英汉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了“红”在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11.
转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转喻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在语言的产出和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转喻是意义的拓展和缩小这一认知过程中思维的"桥梁",因此,概念转喻对词义的演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英语词汇自形成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词义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转喻是词义发生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英语拟声词最典型的句法功能是作动词,基本词义是发出词本身音值的声音.大多数英语拟声动词的词义都经历了从描摹声音到转指引发声音的各种事件过程的转喻引申,包容了"事件过程"和"过程伴随声音"等语义要素,不少拟声动词还通过隐喻衍生丰富的比喻义.不同种类的拟声动词由于声音起因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词义引申规律和词义兼容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典型人体词"nose"的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而且对于揭示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的角度对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和转喻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二者不仅是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也是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通过一词多义的词义网络,揭示出词义的拓展不是任意的,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拓展过程中是相互交织的,进一步证实语言不是自治的、封闭的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索绪尔的语言"任意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客观主义语义研究范式内,研究者通常从历时的角度对"词义聚合"进行分析,旨在理清词汇意义发展的脉络,关注词义演变的社会背景,但对"词义聚合"的理据却始终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词义聚合"研究随之陷入困境;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各种理论如图形--背景、原型范畴、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等使"词义聚合"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5.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英语科技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主要出现在准科技词汇和共用科技词汇两大类词汇中,其形成的基本模式为名称转移和意义转移,常用的方法仍为语言学和语义学上一些共同的基本方法,如提喻、换喻和隐喻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词作为信息时代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与人类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加工密不可分。结合实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网络新词产生发展的范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旧词词义的扩大、基本范畴词的升级和已知概念上感知的突显性三个途径是语言范畴化过程的重要手段。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解读网络新词的生成方式,有助于人们了解网络词汇演变的内在机制,对于人类了解认知世界的一般规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不仅具有修饰功能,而且还与思维相关,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以英文hand和heart为语料,从认知隐转喻的角度分析词义延伸现象。研究表明,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多义现象还为人类认识事物起到了经济和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枪”是军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语词之一,在对“枪”这类军中武器的范畴化过程中形成了“枪”的范畴等级结构,同时其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不断扩大,为“枪”的概念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通过对以“枪”的原型为中心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外延成员和所有枪族成员属性的概括,完成了运用词汇认识枪并对其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一组“枪”的概念可依据概念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成军语中有关“枪”的概念体系。对“枪”的军语体系产生的认知理据的挖掘是军语发生的一个认知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19.
运用简单的集合原理研究了纺织物指别词汇的语义场,发现其中的上下义关系的类属指别词和多项分类对立关系的种属指别词可以用9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加以翻译,其中的部分语义重叠特征的同义聚合关系可以构成纺织物指别词翻译的一词多译雏度,另外,归纳了9类与纺织物指别词相关的修饰性范畴词,共同构建了纺织物指别词翻译的能产性网络,用于翻译纺织物的基本指别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