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燃煤大户,为降低NOx排放,SCR脱硝方法以其脱硝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的烟气处理工艺所采用,SCR脱硝技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脱硝比较成熟的主流技术,以内蒙古某工程为例,说明SCR脱硝系统控制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龙山电厂2×600 MW空冷机组脱硝预留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国内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和国家环保政策,龙山电厂一期工程2×600 MW燃煤空冷机组,在电厂设计阶段必须提前准备,预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该预留脱硝方案,应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脱硝技术,以降低NOx排放,综合考虑荷载问题、锅炉尾部柱网问题、液氨储存问题、空气预热器腐蚀问题和引风机容量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SCR脱硝装置入口燃烧器技术改造,利用焦炉煤气燃烧加热脱硝入口烟气温度,实现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可以在机组低负荷时段和锅炉启动过程中全负荷投入运行,满足氮氧化物(NO_X)排放浓度限值低于100 mg/Nm~3的环保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降低燃煤电厂烟气中NOx排放的各种技术,并以某电厂5号机组600 MW烟气脱硝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系统构成,以及SCR烟气脱硝技术在实际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忠灿  文军  徐党旗 《广东电力》2006,19(2):13-17,30
燃煤电厂不仅要控制SO2的排放,而且要控制NOx的排放,否则NOx必将成为电力行业的第一大酸性气体污染排放物。为此,介绍了燃烧后烟气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并就其化学反应机理、工艺流程、系统的主要设备、影响SCR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脱硝装置对锅炉的影响和国内外SCR脱硝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预测了SCR脱硝技术的未来应用。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的政策要求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规与标准对燃煤电厂NOx的控制主要是以低NOx燃烧为控制原则,与发达国家初期控制NOx的政策类同,同时炉内低NOx燃烧技术也是发达国家后期进一步控制NOx加装烟气脱硝的重要前置控制.但近年来我国新审批的燃煤电厂中有不少被要求同步安装烟气脱硝装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国外烟气脱硝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硝问题,建议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燃煤电厂需同步安装烟气脱硝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程俊峰  孙禔 《湖北电力》2011,35(5):46-48
文章对中国燃煤锅炉的NOx排放现状和最新的环保标准进行了介绍,对包括低NOx燃烧器、OFA、烟气再循环和CCS在内的低NOx燃烧技术、SNCR和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燃煤锅炉的脱硝工艺选择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分离器区域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技术可实现燃煤锅炉NOx低排放。为此,针对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SNCR烟气脱硝系统,设计了CFB锅炉SNCR烟气脱硝控制策略,结合工程应用,总结并分析了该SNCR脱硝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SCR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煤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控制措施包括低氮燃烧和烟气脱硝.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减少NOx排放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脱硝效率高、氨逃逸率低等特点,是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硝的主流工艺.其中催化反应器及其所采用的催化剂是该下艺的核心,脱硝催化剂的生产过程工艺较复杂、技术含量高,对原料品质要求较高.简述了商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组成、催化反应原理与反应步骤,介绍了板式和蜂窝式2种结构形式催化剂的特点,并对主要性能作了比较.提供了国际上各主要生产商的生产能力与应用业绩以及国内对该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对锅炉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国强  徐党旗 《热力发电》2006,35(10):35-36,39
目前国内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进行烟气脱硝处理的燃煤机组较多,但多数是在主机合同已经签订的条件下再配套SCR脱硝装置,其安装不可避免会对锅炉结构产生影响。为此,结合某电厂600 MW燃煤机组脱硝工程,就SCR脱硝装置对锅炉尾部及空气预热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污染物NOX对环境影响,提供清洁能源,建设绿色环保电厂,我国已有二十多个燃煤电厂采用了SCR烟气脱硝装置以降低烟气中NOX排放。由于安装使用的脱硝装置刚刚起步,脱硝系统在设计和设备运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深度不够,并且缺少脱硝装置的设计、调试、运行的行业或国家标准,因此需要我们根据现场设计、设备情况,结合机组调试方法,对采用常规SCR使用液氨还应剂的脱硝系统的调试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现役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装置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中国电力》2017,50(4):157-161
为了给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借鉴,对国内26个电厂61台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燃煤机组的脱硝装置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脱硝效率、进出口NOx浓度、氨氮摩尔比、SO2/SO3转化率、逃逸氨、运行烟温、系统阻力、温降等脱硝装置各方面实际运行参数,掌握了燃煤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较为良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机组炉型、煤质、燃烧工况以及设计裕量等因素导致部分机组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偏离原设计值较多,喷氨不合理导致大部分机组氨氮摩尔比偏大并造成逃逸氨浓度超标,部分机组低负荷时脱硝系统入口烟温偏低,部分机组脱硝系统温降较大。对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及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东方锅炉1000 MW等级燃煤机组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典型设计特点和运行性能,并对脱硝装置NOx均匀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对脱硝装置温降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在电站锅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烟气脱硝工艺及其化学反应机理.阐述了影响SCR脱硝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以福建后石电厂SCR装置(高尘布置方式)为例总结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对电站锅炉运行带来的系列性影响.并指出为保护环境,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需得到有效控制.SCR技术将在中国NOx减排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晏敏  张杨  朱跃  江建平 《中国电力》2018,51(11):163-167
为达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燃煤电厂全面展开。对49个电厂已完成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132台机组安装的SCR脱硝催化剂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脱硝机组的类型、烟气温度、入口粉尘浓度、入口NOx浓度和超低排放要求下脱硝催化剂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超低排放改造前后SCR脱硝催化剂不同催化剂层间体积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部分改造案例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设计过程中值得注意和改进的事项,以进一步保障脱硝系统的达标排放和安全经济运行,给后续开展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热电厂锅炉引风机过载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新增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以及燃煤煤质差导致燃煤量和烟气量增大,是造成引风机过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脱硝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主要措施有2种低NOx燃烧和烟气脱硝。文章分别介绍了低NOx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特点。重点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原理、流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与性能比较。另外,对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SCR混合法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简单介绍了大唐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烟气脱硝的技术定位和山西阳城脱硝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300 MW空冷供热机组NOx排放浓度超标问题,进行了燃烧器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先后进行了以稳燃和以降低NOx排放浓度为目的的燃烧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烧稳定性能得到提高,NOx排放浓度明显降低,但距将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限值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建议,需采用烟气脱销技术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以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SCR脱硝装置氨逃逸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电厂SCR脱硝装置的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空气中氨的3种测试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可应用于火电厂SCR脱硝装置后烟气的氨逃逸测量,其中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于抗飞灰干扰性能最佳,纳氏试剂法的数据更为稳定,实际应用中推荐采用该2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