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典型电力市场交易结算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单一买方模式下与合同电量有关的偏差电量处理已成为交易结算中的一个难题。随着国内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的启动,通过市场交易的电量比例不断增大、交易主体更加多元化,交易的品种和交易周期更加多样,这些又对电力市场的交易结算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缺乏有效的市场工具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文中选取世界上3个代表性电力市场:英国、美国德州及北欧电力市场的交易结算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3个市场中不平衡电量的结算方法及特点,并给出了针对中国电力市场不同阶段偏差电量结算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深化,首批电力现货试点地区陆续完成了按现货价格结算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结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结算不平衡费用,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如何在市场设计阶段充分预估结算不平衡费用从而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是市场设计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文中从实时平衡市场中结算机制及市场主体交互行为的角度开展结算不平衡费用仿真分析。首先,提取与结算不平衡费用紧密联系的平衡市场要素。然后,基于主体代理模型(ABM)仿真方法建立平衡市场仿真模型,市场主体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制定参与市场交易的交互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详细分析了平衡服务提供商策略行为、不平衡结算价格机制和新能源免考核区间对结算不平衡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跨省区中长期电力市场主要采用固定电价的结算机制,但是无法发挥电力市场的调节作用。为解决固定电价机制的弊端,根据合约电量曲线的实际执行情况,提出了以交易曲线为依据的电量分割方法。按照曲线外电量的发生时段和电量规模,提出了高峰及低谷曲线外电量的3种不同定价机制。通过算例按照该机制进行曲线外价格及交易费用的测算,定量说明了不同定价模式下偏差电量规模对结算价格的影响,从而达到了引导市场主体自觉按照交易约定曲线履行合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跨区电力交易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之一,在华北—华中互联电网的跨区电力交易结算中出现了大量偏差电量,对交易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跨区交易机制和历史交易数据基础上总结了偏差电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其对交易相关方经济利益、结算公平性等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偏差电量产生原因在于系统内发用电不平衡和管理因素设置不当,并从技术和管理2方面提出了减小偏差电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力现货市场经过多次结算试运行表明,其发现电力商品价格的功能已初步体现,但释放改革红利的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易显现,计算也较为复杂,需要深入分析.为此,文中立足国内计划与市场电量双轨制实际,从市场运营的最终结算环节入手,系统梳理试点省份能量结算逻辑和公式,给出电费总不平衡量计算公式.然后,结合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从中长期交易起步的背景,根据现货市场全电量集中优化特点,阐述电费总不平衡量转化为现货市场红利的机理,并提出基于现货结算机制的红利量化计算方法.最后,结合算例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广东省电力直接交易进展情况,参考国外成熟日前电力市场模式,提出了日前市场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广东省电力体制实际情况,设计了全电量竞争的日前市场模式,从交易标的、市场主体、交易时序、交易组织流程、报价机制、交易出清机制、交易执行、交易结算等方面开展了制度设计,并依据广东电网实际数据,对日前电力市场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华北电网网间交易电量结算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华北电网网间电量交易的复杂性和关口电量计量点设置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实际关口电量与计划电量的偏差按交易计划值比例进行分匹的交易电量结算方案,该方案具有计算过程简单、结算结果公正合理的特点.基于该结算方案设计开发的华北电网网间交易电量结算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对华北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如何使市场平稳过渡,为市场主体提供规避风险的手段,是电力市场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差价合约是一种锁定商品价格的金融工具,通过对合约机制、合约参数的设计,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不同的功能。北欧电力市场和新加坡电力市场的差价合约模式对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能够解决一些市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对此,探讨了2种差价合约模式:北欧电力差价合约模式中,通过系统合约和价区差价合约,市场主体能够实现对于价区电价的完全套期保值,规避包括位置基差风险在内的价格风险;新加坡电力差价合约模式中,通过与发电商签订限定合约,政府锁定了发电商大部分电量的价格,减少了现货价格波动对发电商收益的影响。结合具体算例,分析2种模式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应用场景,结果表明,借助差价合约,市场主体在市场融合前后的利益变化减小,有助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平稳建设。  相似文献   

9.
考虑输电价格和环保价格的撮合交易数学模型是区域电力市场交易竞价机制研究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决定了竞价社会福利的特性和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对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中跨省交易中考虑输电价格、输电损耗折价和环保因素的类PAB结算的区域电力市场月度撮合交易竞价机制不完善之处进行了修正,合理解决了区域电力市场中输电价格和环保折价对竞争交易结算电价的影响,从而建立了考虑综合输电价格和环保折价修正的撮合交易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具体算例阐述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区域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结算模式的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林 《电网技术》2008,32(3):56-61
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电量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竞争性交易电量的实用化结算算法,该算法以送方电网上网侧交易计划、受方电网落地侧交易计划、竞价单元上网侧交易计划及相应日调度计划累计值和关口计量电量为结算依据,提出了关口计量电量的分割顺序,将交易电量结算分为串连式的电网间结算和厂网间结算两部分。最后应用上述算法对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进行了数字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考虑输电价格和环保价格的撮合交易数学模型是区域电力市场交易竞价机制研究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决定了竞价社会福利的特性和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对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中跨省交易中考虑输电价格、输电损耗折价和环保因素的类PAB结算的区域电力市场月度撮合交易竞价机制不完善之处进行了修正,合理解决了区域电力市场中输电价格和环保折价对竞争交易结算电价的影响,从而建立了考虑综合输电价格和环保折价修正的撮合交易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具体算例阐述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PJM、德克萨斯州及北欧电力市场为例,从市场主体、交易类型、交易信息披露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美国与北欧电力双边交易市场模式的建设经验,重点分析美国PJM与德克萨斯州电力双边交易的市场机制。由此提炼出国外电力双边交易市场的建设经验,为我国电力双边市场的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能源开发重心与用电负荷中心的逐步分离,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调研工作讨论了我国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结算工作及偏差电量处理的现状和特点。针对当前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考虑系统在不同负荷水平下的发电或购电成本的差异,借鉴平衡市场为偏差电量实时出清价格的思路,提出了基于区域发电成本核准偏差电量的参考电价,并将核准的参考电价与合同电价进行比较,通过所提出的逻辑确定偏差电量电价,最后将合同电量与偏差电量分开结算。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电力》2021,34(2)
针对我国电力市场现阶段计划与市场模式并存的双轨制量价体系问题,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平衡机制的研究。首先基于对解耦和非解耦2种计划与市场衔接模式差异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衔接模式下的市场主体结算费用、双轨制相关不平衡资金的结算机理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对解耦模式2类途径的对比,提出完全解耦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多场景算例,并结合我国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市场申报、优先发购电水平、网络阻塞等各类因素对市场主体利益和不平衡资金的影响趋势。最后,明晰了不同计划与市场衔接模式应用的条件与要点,为电力现货市场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力市场价格信号不清晰、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挂牌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发用电侧双向挂牌的竞价模式。通过信息公示、电厂挂牌用户摘牌、用户挂牌电厂摘牌3个阶段,供需双方在价格接受范围内分别进行挂牌、摘牌,累计摘牌电量上限不受约束。通过优化两个交易阶段的成交顺序,将市场主体公示电量作为整个双向挂牌交易成交电量上限,并给出了交易组织流程图和市场出清计算方法。该竞价模式不仅能激励供需双方合理报价,还可实现交易量价的有机配合,降低了交易风险,扩大了成交电量,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云南电力市场的运营经验证实了该竞价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介绍了英国现行电力市场的模式及总体框架之后,详细介绍了英国电力市场的关键环节——电量平衡的交易机制。描述了英国电力平衡市场中的Bid/Offer交易模式和不平衡电费的结算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最后,基于对英国电力市场的分析,为国内电网公司应对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力市场价格信号不清晰、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挂牌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发用电侧双向挂牌的竞价模式。通过信息公示、电厂挂牌用户摘牌、用户挂牌电厂摘牌3个阶段,供需双方在价格接受范围内分别进行挂牌、摘牌,累计摘牌电量上限不受约束。通过优化两个交易阶段的成交顺序,将市场主体公示电量作为整个双向挂牌交易成交电量上限,并给出了交易组织流程图和市场出清计算方法。该竞价模式不仅能激励供需双方合理报价,还可实现交易量价的有机配合,降低了交易风险,扩大了成交电量,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云南电力市场的运营经验证实了该竞价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节点电价的电力现货市场通过节点电价中的阻塞分量反映线路或断面阻塞产生的成本,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阻塞管理。除了形成合理准确的价格信号外,建立有效的阻塞风险管理机制也是开展阻塞管理的重要环节。考虑当前中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实际特点及需求,提出了应用于阻塞风险管理的结算权转让交易机制。发电厂通过与其他发电厂或用户对特定电量进行结算权转让交易,获得对方以特定价格结算的权利,进而规避以自身所在节点价格结算时面临的阻塞风险。相对于国外成熟电力现货市场从阻塞盈余返还金额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角度建立的金融输电权等机制,结算权转让交易机制站在阻塞费用缴纳金额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角度,实现阻塞风险在交易双方间的重新分配,更适用于当前中国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合同交易与现货交易顺次结算、中长期合同交割点唯一设置在用户侧统一结算点、发电侧承担较大阻塞风险等特征。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算权转让交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第一批8个试点省份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也遇到了价格信号不明晰、部分省份用户未参与、结算资金不平衡等问题。作为非试点省份,黑龙江具有电源种类单一、灵活性资源匮乏、新能源及供热机组占比高、调峰矛盾突出等独有的困难。基于试点省份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经验,分析了不同市场模式的优缺点,结合黑龙江的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给出市场体系设计、用户和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方面的建议;对日前市场的不同出清方式进行对比,设计了黑龙江日前市场的建设路径;剖析了试点省份双轨制不平衡资金和市场化不平衡资金产生的机理,设计了计划与市场解耦的方法以及基数电量的分配方式,得到了一种在试点省份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结算机制,以期推动黑龙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力市场不断深入改革,新型市场主体不断涌现,考虑到未来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市场交易的多样化需求,亟需拓展多样化的电力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故可引入北欧电力市场能量块交易产品作为参考,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以灵活的交易品种及交易机制满足多样化需求。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结合北欧日前电力交易模式及纽约多轮出清模型,分析了多市场主体的不同灵活交易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应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及标准申报模板,并构建了多交易品种的组合模式;最后构建了考虑多交易品种灵活组合的三阶段电力市场出清模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