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种提高单端暂态量保护内部故障正确判别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实际的输电系统和故障情况较复杂,现有的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都难以全线速动.在阐述单端暂态量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相同类型故障产生的行渡在线路上传播模式相似的特征,从整定原则的角度提出了以正向外部故障可靠不动作、按故障类型分别整定的方法来提高单端暂态量保护对于内部故障的正确判别率.进行了 500 kV 超高压输电系统的 ATP 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端暂态量保护的内部故障正确判别率.  相似文献   

2.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直流线路主保护存在灵敏度不足、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现有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平台硬件设备及软件环境,研究开发了仅利用单端暂态信号的新型直流输电线路主保护装置。保护原理基于直流输电线路边界对高频电压信号的阻隔特性,由启动元件、暂态量方向元件、边界元件、故障极判别元件、雷击干扰判别元件组成。利用实际直流输电工程进行二次系统调试时所采用的RTDS仿真模型及现场控制保护设备,对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进行了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系统出厂试验中所有线路保护项目试验,结果表明,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区分线路区内外故障及雷击干扰,适用于不同直流输电工程,并且保护原理可靠、计算量小、无需更换门槛值,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的可靠性与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行波能量的超高速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方向元件,该元件基于不同故障方向时故障前行波与反行波能量之间大小的差异有效判别故障方向。利用由RTDS与现场控制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系统,对该方向元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向元件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输电工程,在直流输电工程不同运行方式下,均可以超高速正确判别故障方向,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单端暂态量保护性能,并可构成纵联方向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串联补偿电容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暂态电流的影响以及串联补偿电容保护电路对单端暂态保护的影响,并对串联补偿电容装置位于线路首端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串联补偿电容对单端暂态保护的影响比较小。因而在考虑串联补偿情况下,单端暂态保护仍可正确区别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压和电流突变量方向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暂态特征的分析发现,直流线路两侧保护测量处电压突变量与电流突变量的方向特征在发生线路区内和区外故障时不同,由此构成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文中给出了电压、电流突变量方向判别判据和门槛值整定原则,并构造了相应的保护判据。对实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的结果表明:提出的保护原理在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种可能运行方式下、各种故障情况下都能正确识别区内、区外故障;在区内故障性雷击、高阻抗接地和极—极故障时能够准确动作。另外,该保护原理对通信通道、采样频率和数据计算速度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6.
在阐明单端暂态量保护内涵和优越性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距离保护和边界保护这两类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小波变换、数学形态学等)在单端暂态量保护中的应用特点,最后展望了单端暂态量保护的研究前景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的拓扑结构与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有很大的不同,现有的线路保护不能很好地满足其速动性和选择性要求。以昆柳龙直流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出一种单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电流暂态量保护方法。该方法根据换流器直流侧故障电流增大量判断是否启动保护;根据短时傅里叶变换和时频谱分析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区域内;当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内且方向判别元件满足要求时保护动作。  相似文献   

8.
小波奇异熵在线路暂态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波信息熵的特点,将小波熵之一的小波奇异熵用于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中,提出了基于小波奇异熵的新型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和全线相继速动保护方案.PSCAD/EMTDC仿真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利用小波奇异熵构成的单端暂态量保护判据,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及故障时刻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敏性.基于小波奇异熵的相继速动判据,克服了小波模极大值判据受被分析信号幅值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证明了小波信息熵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综述暂态量保护特别是反应是单端暂态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输电线路的波传导方程分析了故障暂态过程是由于故障点行波在输电线路上多次折、反射的叠加而形成。母线的杂散电容和阻波器等的存在,使得区内、外故障产生的暂态分量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暂态电压、电流波形的高频分量部分。利用DSP硬件手段和小波分析的数学工具,可以构成单端暂态量保护,实现全线速动。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基于光学电压互感器(OVT)的EHV输电线路暂态电压保护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光学电压互感器OVT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EHV输电线路故障高频暂态分量产生的原因,并根据OVT能够正确传变高频暂态分量的特点,分析了基于故障电压分量的单端暂态电压保护的原理,最后分析了光学电压互感器与继电保护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波分析实现EHV输电线路单端量暂态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定义,基于多分辨分析的Mallat快速小波分解算法,基于超高压(EHV)输电线路故障暂态电流的特点和暂态保护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化特点,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暂态保护启动判据和跳闸判据,借助EMTDC仿真分析软件,研究了一实际电网EHV输电线路故障电弧特点和在不同故障条件下保护判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的暂态保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端暂态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具有超高速动作、不受工频现象和TA保护的影响等特点.在总结单端暂态量保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统一于"单端暂态量保护"这一框架下的各种保护元件,综述了核心元件(距离保护元件、边界保护元件)和辅助元件(启动元件、选相元件、雷电识别元件、刀闸防误动元件)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单端暂态量保护发展前景,并指出了今后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超高压输电线路新单端暂态量保护元件的实用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线路边界频率特性的分析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区内外故障时的特征差异:就某一类故障而言,区外故障时反行波中(阻塞频带内的)高频分量与(1~10kHz内的)低频分量的比值显著小于区内故障时的比值。据此提出利用反行波构造新型的单端暂态量保护原理,即反行波法边界元件,并形成基于小波变换的实用算法。大量ATP仿真表明,该边界元件的算法可行,动作超高速,且性能优于利用电流波的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文中还指出:对于实际的输电系统,现有的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都难以保护线路全长,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全线速动保护的一种超高速保护元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分析的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的新方案。介绍了高压输电线路及母线对高频暂态电流衰减的特点,通过利用多个频带内暂态信号的谱能量来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准确识别。从而避免了仅利用某个频率信号能量的比值所造成的利用故障信息不充分和电压过零故障时信号很小不易识别的缺点。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案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作为新一代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在输电线路中逐渐应用,需要对含UPFC线路的保护原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UPFC对线路故障暂态影响,得出高频分量经其串联侧时发生严重衰减,使仅利用单端暂态量的保护可靠性下降。分析母线关联出线的故障暂态特征可知,同一母线的故障侧线路与非故障侧线路的电流频谱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通过采用小波能量熵提取母线各出线暂态信息,提出一种适用于含UPFC线路的方向纵联保护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母线故障,在不同过渡电阻、故障初始角等故障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故障产生的单端暂态分量实现输电缄路故障切除的暂态保护具有响应快,不受通道影响,成本低等优点。研究发现,为解决其原理和实现技术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小波分析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对现有单端量暂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综述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单端量暂态保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考虑串补电容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上的串补电容及其保护回路都将在故障时产生附加的暂态分量,利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频率分量的衰减程度不同区分区内、区外故障或利用高频暂态量电流信号奇异点(突变点)的奇异性区分区内、区外故障的单端暂态量保护判据,并不适用于带有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线路。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带有串补电容的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新判据.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算例仿真,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