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地方经济服务为主导,其学科专业建设应与区域产业转型趋势相适应。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情况入手,结合材料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科研)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与江苏区域经济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列出了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构建了SWOT矩阵图,从而探索出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命脉;从1973年第一次爆发能源危机后,能源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的不断消耗及能源利用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除了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人才。全球能源危机促进了北京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学校承担起培养“节能减排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此同时,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学生就业多选择性的需求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在发扬行业特色的基础上,意识到迫切需要“拓宽专业,一专多向”的人才培养策略。学校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为专业改革试点,基于“厚基础、宽口径与强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历经7年的长期建设、8年的实践检验,完成了行业院校此专业的提升和拓展,对本校及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此,传统能源企业正在做出重大调整和转型,以应对和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理工科院校如何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数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调整考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论述了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强化实践重要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等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为培养适应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高职院校为提升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正加强专业群建设.作为各专业群公共课的思政理论课,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调整;与专业基地实践相结合开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群对口的专职教师队伍;采取知行合一的综合性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高职院校为提升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正加强专业群建设。作为各专业群公共课的思政理论课,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调整;与专业基地实践相结合开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群对口的专职教师队伍;采取知行合一的综合性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与行业对人才需求具有多样性,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不同,紧密与地方经济结合,展开错位竞争,从而发挥地方院校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浙江万里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从2009年起就被列为浙江省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2年又被列为宁波市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为特征,为宁波市优势产业--“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器”及“汽车及零部件”服务,培养社会需求最多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知识水平、具备先进技术应用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参与高职院校"新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方面。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布局新工科专业建设,提前培养引领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快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现有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传统工程人才培养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人类未来发展的要求,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要标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时代潮流和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单独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户的电力行业,进一步加快推进节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疆民族学生在专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初步研究了新疆民族学生的教育特点,结合能动专业的培养规格,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能动专业新疆民族学生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疆能源大发展对能动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电能替代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因此,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供电企业、家庭用户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号召,全面落实国网公司要求深入开展电能替代的总体部署,加快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当前技术不断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的形势,一些传统工科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升级改造,本文以《传热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为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需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进行改革。本文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传热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传统工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总体思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本科人才。以江苏省为例,近三年,全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增设本科专业222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专业158个(超过新增专业总数的70%),基本形成了以社会需求、区域需要为导向的调整优化专业机制。应用型本科  相似文献   

16.
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认可是衡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唯一标准。本文提出要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加强校企合作,突出校外实习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培养适合现代电子行业发展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中美两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高等师范院校举办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提出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着眼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推动高师院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设基于"工学结合"与"专兼互融"的教学团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作为支撑平台。文章通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引出生态教学团队的内涵特质和外部环境建设意义,提出外部环境优化方案,并以此为基础从汲取师资力量、营造建设环境、健全保障机制、开拓发展空间、创造培训条件五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同时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展开实践,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一套外部生态环境优化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认可是衡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唯一标准.本文提出要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加强校企合作,突出校外实习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目前有16所民族院校,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地方高校,这些地方民族院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人才。在地方民族院校建立的早期,办学方针是"培养普通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和技术干部为辅",因此早期以文科类学科专业为主。随着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院校对专业结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目前文科类学科依然占名族院校专业总数的60%以上。由于大多数地方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