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分析了带LCD无损吸收网络的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变换器实现了开关的ZCS开通,ZVS关断,最后,在2kW的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零电压开关交错并联双管正激组合变换器。该变换器由两路双管正激变换器交错并联构成,共用一个高频变压器,提高了磁芯利用率。同时,该变换器保留了双管正激变换器开关电压应力低、可靠性高的优点。采用有限双极性控制,利用变换器副边谐振电感的能量来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且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双管正激变换器交错并联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瀚  徐德鸿 《电源技术应用》2000,3(4):170-174,192
从开关吕件的电压应力来看,双管正激变换器较一般的正激变换器有更多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两种双正激变换器交错并联的方法,分析了两种电路的工作状态,比较了两种电路中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中的电流脉动,对比了两种电路中各半导体器件的电流电压应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分析和比较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变压器二次侧增加一个整流二极管和一个高频开关管,提出一种变匝比交错并联三电平正激变换器。该变换器保留了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同时,根据不同的输入电压调整原副边匝比,使其具有宽输入电压适应范围;变换器整流输出三电平电压波形,利于减小输出滤波器体积,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详细分析了变匝比交错并联三电平正激变换器工作原理,比较了两电平和三电平工作模式,给出具体的参数设计。研制了一台2000W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变匝比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空静止交流器的直流环节,对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双管正激电路利用两个续流二极管实现了变顺铁心的磁复位,简单可靠,采用交错并联技术后,输入输出电流纺波大大减小,减小了输入输出滤波器的体积,同时变换器的热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在完成航空DC27V低输入电压,DC190V输出,1kW的样机基础上,对输入为大电流的相关电路设计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讨论和小结。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类自磁复位正激变换器原边电路的3种基本开关单元:正激正单元、正激负单元和正激复合单元,这些基本开关单元由开关管、磁复位二极管和变压器构成;提出基于基本单元串并联的构造正激变换器的推演方法,按照该方法可以构造出双管正激变换器和交错串并联正激变换器等现有拓扑,以及一组新的正激变换器拓扑。给出推演实例和拓扑分析,验证推演方法的有效性,并以其中的一个拓扑为例,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刘松 《电力电子技术》2006,40(4):99-100,108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双管正激电源结构;分析了这种改进型非对称双管正激电源结构磁通复位的工作原理。同时,还讨论了散热器寄生电容对磁通复位过程的影响;比较了常规双管正激变换器与改进型非对称双管正激电源各自的特点;给出了实际工作时开关管的电流电压波形。此外,还讨论了磁通复位后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大小与负载的变化关系:也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8.
李吉  方宇  邢岩 《电源世界》2006,(10):12-15,47
文章研究了输出电流电压可调的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实现技术。在分析比较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两种交错并联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在输出电压侧并联的方式,提出了只用一个电流互感器交错采样,实现两路交错开关,并且输出均流的电路方案。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研究了变压器、电感等功率电路参数对均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双管正激变换器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时的有效占空比.并导出了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奉变换器实现了两个开关管在零电压下导通和关断,另两个开关管在零电压下关断,最后,在lkw的组合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样机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赵海舟  肖岚 《电力电子技术》2004,38(4):41-42,48
介绍了串-并组合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有效占空比;推导出变换器的稳态特性。该变换器实现了两个开关管在零电压开关下导通和关断,另两个开关管在零电压开关下关断,最后在1kW的串-并组合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样机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变换器不仅可以得到很高的功率因数,而且控制方式简单,电路成本低,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PWM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谐振磁复位;研究了功率变压器励磁电感、开关管寄生电容以及整流管寄生电容等寄生参数对谐振磁复位的影响;给出了设计谐振磁复位的主要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实验进行了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3.
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用于正激变换器的有源钳位拓扑。有源钳位复位电路基本上克服了传统复位方法的缺点 ,省去了传统复位电路中所需的附加绕组或有能量消耗的RCD复位电路。详细说明了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 ,通过仿真一个 5 0WDC DC正激变换器验证了有源钳位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有源箝位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对PWM峰值电流控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完整的峰值电流控制交流小信号数学模型。最后采用Orcad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并通过实验论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一种变压器二次侧采用二极管全桥不控整流的双管正激型电容器充电电源,其磁复位由直流电源和充电电容共同完成,增加了开关周期内传输的能量。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比较了电容器充电过程中传统脉宽调制和开关频率调节两种控制方法。指出在恒流充电要求下,基于开关频率调节的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充电速率,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交错并联双管反激DC/DC变流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反激电路的一些不足,将交错并联技术用于双管反激电路中,具有工作频率高,输出纹波小,功率等级高等优点。本文分析了两路交错并联双管反激变流器的工作模式,采用开关平均法建立了电流断续模式(DCM)下的变流器小信号模型。详细论述了采用电流峰值控制和光耦隔离系统时,其反馈补偿回路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一台100W实验样机,验证了工作模式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刘悦新  王磊 《电源学报》2016,14(5):157-165
非隔离型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普遍存在轻载效率低的难题。以多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Boost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工作在DCM和CCM模式下的功率损耗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根据变换器轻载运行时降低频率可以提高效率的原则,提出最优化调频原则,对其不同负载下开关频率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针对降低频率会带来纹波恶化的缺陷,将磁集成技术应用到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有效改善通道电感电流纹波及输出电压纹波,并给出磁集成后滤波电容优化设计原则,以最大程度减小损耗,提高轻载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轻载效率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推动了全负载高效率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8.
单输出有源钳位正激DC-DC变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激式DC-DC变换器的固有缺点是需要增加辅助电路来实现磁复位,MOS管的硬开通模式使变换器的效率低下。有源钳位可以回收励磁电感中的能量至输入端,初级开关管的软开关将MOS管的开关损耗降到最低。本文以一个设计示例讨论了变压器和电感在有源钳位变换器中的设计。结果表明,在24V输入电压时效率超过90%,负载调整率也在1.3%以内,验证了单路输出有源钳位正激DC-DC拓扑变换器良好的负载调整率以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研究了一种两级式电流滞环控制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电路由前级交错并联双管正激直流变换器与后级电流滞环控制逆变器级联而成.讨论了前级部分的控制方式对变换器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滞环宽度和输出滤波电感等关键电路参数的选取与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并研制了一台原理样机.实验表明,两级式电流滞环控制逆变器具有控制简单、动态...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管正激DC/DC变流器,利用谐振复位使变流器工作在0.5以上的占空比,利用变压器二次侧串联饱和电感的方法使变流器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适于宽范围输入、高效率要求的应用场合.分析了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对变流器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一台250~400V直流输入,54V/5A输出的样机验证了该变流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