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优化手机软件的开发过程,结合实践经验,以Message系统开发为例,采用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的步骤,讨论了特定领域软件架构(DSSA)。在Message项目开发过程中,收集可复用的手机软件领域的构件,增加手机软件构件库的内容,并产生新的手机软件构件;使用Java语言,在Ubuntu Linux平台下成功开发。结果证明,采用DSSA架构方法能够明显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系统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构件的可复用性不高等等,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特征模型和构件语义的概念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鑫  赵文耘  刘奕明 《软件学报》2006,17(6):1307-1317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domain-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DSSA)是特定领域开发中的重要资产,而基于特征的领域模型使得从领域需求到DSSA的映射成为可能.引入本体作为特征模型的描述基础,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领域特征本体将同时作为领域内业务构件的语义描述基础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模型和构件语义的概念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特征模型中的共性、可变性、绑定时间以及结构关系、依赖关系等对DSSA设计的影响,同时以构件语义作为特征到概念构件设计的过渡.相关方法已经实现为基于本体的特征建模工具和基于特征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工具,为特征驱动的领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唐勇敏 《计算机应用》2006,26(Z2):225-227
从CBSE的工作角度出发,提供了两个软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由构件形成的应用框架(软件体系结构)的可复用生产方式;另一种是面向需求的领域架构/构件生产方式.以异构构件组装模型为例,提出了构件柔性的敏捷式定制生产方式,该模型适应性强,柔性强,可以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与流程,实现功能的可裁剪性、系统的可配置性、流程的可重构性.在软件复用的思路下,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实现了开发的快速响应.通过复用构件的开发技术,延长了软件的寿命.通过解决构件可置换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互操作性,减少了开发代价和维护代价.  相似文献   

4.
软件体系结构作为描述系统高层设计和实现更广范围内软件重用的手段,己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在对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DSSA)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DSSA的、具有层次风格的企业资源计划(ERP)模型——XK-ERP-II及其开发环境。并对XK-ERP-II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领域工程概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一、引言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覆盖了建立可复用的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其中“领域”是指一组具有相似或相近软件需求的应用系统所覆盖的功能区域。领域工程对领域中的系统进行分析,识别这些应用的共同特征和可变特征,对刻画这些特征的对象和操作进行选择和抽象,形成领域模型,依据领域模型产生出领域中应用共同具有的体系结构(即特定领域的软件构架,缩写为DSSA)或生成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识别、开发和组织可复用构件。这样,当开发同一领域中的新应用时,可以根据领域模型,确定新应用的需求规约,根据特定领域的软件构架形成新应用的设计,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可复用构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新系统。  相似文献   

6.
彭波涛  田胜利 《福建电脑》2006,(8):112-113,120
本文论述了层次式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框架,利用过软件构件来实现软件复用,并结合具体的项目开发实例.说明了层次化软件构造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了层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但要设计在许多领域都通用的可复用业务组件是很困难的,而面向领域的复用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实现复用;因此,设计大粒度复用的应用框架对于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软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软件复用为出发点,基于构件化软件的开发思路,对软件的构件技术、领域工程、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的面向领域应用框架的开发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项目评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软件框架是实现大粒度复用的重要途径,它往往针对特定领域,同时支持设计复用和代码复用。论文主要探讨了软件框架开发的相关活动,包括软件框架开发以及基于框架的应用开发(即框架复用),通过建立开发过程模型,刻画了框架开发过程。进而基于该模型,描述了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如变化性处理策略、应用开发中的体系结构调整、框架演化等,从而指导相关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系统的构件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流技术可以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为软件系统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软件构件技术通过封装一定的功能实现复用,被视为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介绍,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业务相结合的“工作流业务构件”的概念,以及用工作流业务构件来开发工作流系统的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整体思路、特点、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分析并设计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使软件业发展与企业需求保持同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企业开发成本,在领域工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特征的领域建模方法.通过对特征模型的识别,抽取出特定领域需求的共性与变性,建立特征模型和特征模型到构件的映射机制,以满足不同企业对业务的共同需求和不同需求,最终在DSSA的基础上实现领域构件的复用.结合库存领域实例,建立库存领域特征模型,提取库存领域构件,实验证明了基于领域构件的系统实现,能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婷  杨根兴  饶若楠 《计算机工程》2007,33(17):63-65,6
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所关注的应用领域和体系结构这两大软件特征出发,构造一种基于构件开发的软件产品结构成分表(BOSC),提出面向特征BOSC的生成算法,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软件构件复用管理方法。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BOSC完整地反映了软件产品组成成分的情况,支持软件产品维护和升级。实践表明BOSC能够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generic framework architecture for Web-based community information systems (CIS). The framework has an open architecture based on COTS (commercial-off-the-shelf)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We discuss how a component-based approach, a layered architecture model, and design pattern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common framework for CIS. The CIS framework architecture results in significant benefits that include reuse, a flexible user interface, powerful search mechanisms and an integrated and scalable architecture. XML and rule-based StyleSheet languages are used for storage, information search and graphical presentation at the server or client. The overall framework architecture,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se components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构件复用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分析了构件复用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了体系结构的概念以及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关系,结合分层体系结构的理论,设计了基于构件的多层体系结构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实现了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开发的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从中提取了物流领域的相关构件.  相似文献   

14.
标准接口仪器测试应用软件辅助开发工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领域工程是目前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基于特定领域的核心资产库的复用,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维护成本.该文通过对基于标准接口仪器测试软件的领域分析,提出了该领域软件的体系结构,并开发了相应的支持工具.文章最后是使用该工具的体会和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构件化软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软件像传统产品一样能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软件最终由软件框架来实现,一个良好的软件框架应该能够将设计结果尽量保存下来,同时可以灵活更换和重用软件部件。研究构件化的软件框架对构件化的开发技术在嵌入式实时软件开发中迅速普及具有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嵌入式控制系统嵌入软件构件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框架中的数据管理和构件调度机制等内容,验证了该源码构件模型在嵌入式控制软件领域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艾萍  倪伟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34):213-217,232
水利软件体系结构是水利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中构件及构件间交互关系的描述。论文以领域构件技术为背景,在分析水利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围绕信息资源共享与软件复用,提出了由总体框架、主框架、框架、构件和规则集合构成的水利领域软件体系结构,并对这些成份的主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一个框架级体系结构的具体构造及描述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Currently available application frameworks that target the automatic design of real-time embedded software are poor in integrating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and ubiquitous systems.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flow of a newly proposed framework called Verifiable Embedded Real-Time Application Framework (VERTAF), which integrates three techniques namely software component-based reuse, formal synthesis, and formal verification. Component reuse is based on a forma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real-time embedded object model. Formal synthesis employs quasi-static and quasi-dynamic scheduling with multi-layer portable efficient code generation, which can output either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s (RTOS)-specific application code or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real-time executive with application code. Formal verification integrates a model checker kernel from state graph manipulators (SGM), by adapting it for embedded software.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for VERTAF is component-based which allows plug-and-play for the scheduler and the verifier. The architecture is also easily extensible because reusab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components can be added. Application examples developed using VERTAF demonst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lative design effort as compared to design without VERTAF, which also shows how high-level reuse of software component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synthesis and verification increases design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8.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embedded real-time software requirements calls for the design of reusable software components, the synthesis and generation of software code, and the automatic guarantee of nonfunctional properties such as performance, time constraints,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Available application frameworks targeted at the automatic design of embedded real-time software are poor in integrating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o bridge this gap, we reveal the design flow and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a newly proposed framework called verifiable embedded real-time application framework (VERTAF), which integrates software component-based reuse, formal synthesis, and formal verification. A formal UML-based embedded real-time object model is proposed for component reuse. Formal synthesis employs quasistatic and quasidynamic scheduling with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ultilayer portable efficient code. Formal verification integrates a model checker kernel from SGM, by adapting it for embedded software.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for VERTAF is component-based and allows plug-and-play for the scheduler and the verifier. Using VERTAF to develop application examples significantly reduced design effort and illustrated how high-level reuse of software component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synthesis and verification can increase design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9.
ABC:基于体系结构、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125,自引:11,他引:1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宏  陈锋  冯耀东  杨杰 《软件学报》2003,14(4):721-732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和开发被认为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软件构件技术主要还是着眼于构件实现模型和运行时互操作,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近年来,以构件为基本单元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通过对软件系统整体结构和特性的描述,为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自顶向下的途径.介绍了一种以软件体系结构为指导,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试图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软件体系结构引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作为系统开发的蓝图,利用工具支持的自动转换机制缩小从高层设计到实现的距离,而后在构件平台的运行支持下实现自动的系统组装生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可以复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应用框架,开发出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软件资源的可复用性,并有较强的用户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越高、复用越广泛,其复用次数就会越多,价值也越大。该文研究了基于构件的通用政府门户平台,提出了基于构件的政务通门户系统开发框架,可重用构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该门户平台类似于一个网站生成器,通过简单的拖拉拽等操作就可以完成不同政府的门户平台系统的生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