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Kerberos协议基本原理和可信计算的特点,提出把TPM(可信平台模块)加入到Kerberos认证系统中,在用户请求认证的过程中对终端平台的完整性进行测量,并分析此平台的可信性,从而确保加入该Kerberos域的终端平台安全可靠.通过在Kerberos认证中心加入TPM增强Kerberos认证协议所信赖的可信第三方的安全性.这样,确保整个Kerberos认证系统安全可靠,并通过Kerberos的跨域认证实现基于Kerberos认证的可信网络.  相似文献   

2.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系统旨在端到端地保护数字内容的可控使用,然而客户端平台的安全隐患使得数字内容的合理使用受到威胁.在研究可信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可信计算技术与DRM系统相结合的可信DRM系统的一般结构,并重点阐述了可信计算技术在许可证分发和数字内容使用两个重点环节中的应用.进一步地,设计并提出一个可信DRM系统的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并给出其安全性分析.该协议实现许可证服务器对DRM客户端的身份认证及完整性验证,并产生共享密钥保护数字版权的发放.  相似文献   

3.
基于Weil对改进的Kerberos协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勇 《计算机应用》2008,28(2):422-423
Kerberos协议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身份认证协议,但该协议存在口令猜测及无客户端认证等安全问题,通过引入Weil对,成功对Kerberos协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端到端认证协议只认证平台身份,缺乏对平台可信性的验证,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ETAAP(End-to-end Trust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协议的首轮交互中实现了可信平台真实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IMC/IMV交互完成对平台完整性验证和平台安全属性的可信性评估,并采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协议是安全的。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可实现基于完整性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  相似文献   

5.
Kerberos协议版本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erberos协议是由MIT开发出来的、广泛地用于对用户及网络连接进行安全认证服务的一种安全验证机制.基于共享密钥的方式,Kerberos协议保障了在不安全网络上进行服务会话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详细介绍了基于传统的保密性而建立起来的Kerberos协议版本4的基本原理,描述了Kerberos协议版本4的认证结构,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最后系统地阐述了版本5的消息交换过程和相关改进.  相似文献   

6.
传统IPScc协议在建立安全通信连接时,没有考虑终端自身安全问题,而可信计算的远程证明机制就是为被接入方提供接入方的自身安全证明,将其引入IPSec协议可以弥补建立IPSe。连接时的终端安全漏洞。首先分析了IPScc协议的IKE协商过程和可信计算技术的远程证明机制,然后以基于数字签名的IKE主模式流程为例,提出在IKE协商阶段引入远程证明机制的IPScc远程证明扩展协议流程及安全分析。该协议引入带有SKAE扩展项的身份证书,实现对终端身份和系统完整性的双重认证,确保端到端的安全连接。协议在保证通信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新鲜性之外,也充分保护终端平台隐私性。  相似文献   

7.
可信计算组织提出的可信网络连接框架规范无法安全高效地支持未来移动计算和普适计算等应用场景,针对该问题,在完整性验证中采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双向认证方法,提出一种可信网络接入与认证协议,提高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身份认证时采用对称密钥算法,减少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加解密运算时间,提高通信效率。使用安全等级较高的通用可组合安全框架对协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达到通用可组合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目前路由安全方案中只对路由器身份进行认证,而未对路由器平台的完整性进行验证的问题,在基于LSU数字签名的OSPF协议基础上,借鉴可信计算的完整性度量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信路由协议TC-OSPF(OSPF based on tru-sted computing)。分析了LSU数字签名过程,指出了在LSU签名过程中加入路由平台完整性度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完整性度量功能的LSU报文结构。安全性分析表明,TC-OSPF协议不仅可以对路由器身份进行认证,同时也能对路由平台的完整性进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C-OSPF在保证了OSPF协议安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路由性能。  相似文献   

9.
私有代理程序在开放网络中因为业务需要而进行迁移是一个常见的活动,如何保证接收方主机平台不受恶意程序攻击,同时又要确认接收方平台的可信度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利用可信计算技术,设计了一个可信下载协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利用AVISPA工具包对协议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平台完整性鉴别、双向实体鉴别以及私有代理程序在迁移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Kerberos协议的典型系统为单点登录身份认证系统,即单域身份认证系统,而关于用户到用户的身份认证系统,多采用NTLM协议.为了研究基于Kerberos协议的用户到用户认证系统,在充分研究Kerberos协议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用户到用户的Kerberos身份认证系统的认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了用户到用户的Kerberos身份认证系统的典型结构.研究表明,当一个客户端需要访问另一个客户端中运行的服务时,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支持在两个客户端之间的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1.
可信计算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首先,分析了软件可信度量的研究意义,然后构建了软件可信树体系结构,提出了软件可信树的可信度量的方法与步骤。最后完成了软件可信度量评估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能够对软件可信进行等级化度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可信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信计算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之一,可信计算技术也成为构建安全计算机系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目前可信计算理论的发展滞后于技术的发展,针对可信计算中可信链传递缺乏理论模型的问题,将无干扰理论引入到可信计算领域,提出了计算机系统可信的基本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建立了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可信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验证,而且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可信启动过程.其实现思路对于可信计算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可信PDA计算平台系统结构与安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A作为一种手持设备,面临着众多的安全问题.文中利用可信计算思想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数据恢复功能的星型信任结构,其在安全性、效率及可靠性等方面较TCG的链式信任结构都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总线仲裁等技术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模型.文中还提出并实现了针对可信PDA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增强、基于可信PDA平台的可信网络连接(TNC)以及SD卡全卡加密等新的安全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可信PDA的原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这款可信PDA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可信计算平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已经严重威胁到信息安全,网络攻击越来越趋于隐蔽化,攻击手法趋于复杂化,并且新的攻击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网络防护技术尽管也在不断发展,但已显得力不从心。可信计算的思想是从内部入手,从根源上防止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为对可信计算研究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提出了对"可信计算"体系结构的看法,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终端的概念、特点和原理机制,对可信终端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描述。综述了可信计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目前可信计算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可信计算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可信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服务是一类依托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兴网络服务,其外包服务模式以及云平台自身的安全风险引起了用户的信任问题.云服务可信与否成为用户业务向云迁移的最大顾虑.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云服务,成为近年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在分析云计算安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信云服务的定义,并从用户信任预期、安全威胁来源和技术针对的安全目标等角度对可信云服务研究技术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然后,系统地梳理了数据存储外包、计算外包、虚拟机外包等典型云服务的安全可信研究工作;最后,探讨了可信云服务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Ad Hoc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利用可信平台模块传递信任链的方案。该方案以将信任关系从Ad Hoc网络节点扩展至Ad Hoc网络为设计目标,利用信任模型评估每个节点的信任度,在ARAN安全路由协议的基础上,结合信任度对ARAN安全路由协议进行了改进,选出一条可信度最高的路由,对可信链传递方案进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信网络,提出一种新的、可行性强的可信修复网络模型,详细说明该模型提供的功能和工作流程,着重阐明可信修复网络的通信机制和认证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框架在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性和可信性的同时,实现了为不满足可信网络安全策略的终端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修复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信计算的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今,计算机终端操作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私密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纯软件的解决方案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终端信息安全问题。据此,可信计算组织成立并发布了解决方案及相关规范。参考这些规范,利用现阶段计算机的相关资源,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硬件PCI卡和软件协议栈的结合来构建稳固的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业务构件可信性的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构件的质量必然是满足构件使用者的基本前提,而业务构件的可信则全面体现了业务构件的质量。本文给出了业务构件可信性的度量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信业务构件的度量模型与量化方法,并重点阐述了逻辑可信性的度量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可信互联网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当前互联网在网域路由、域名解析和可信应用3个层面在身份可信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RPKI、DNSSEC以及网站可信标识体系,介绍了3项技术的主要原理和作用,同时介绍了三项技术目前在互联网社区部署的进展情况。最后特别强调了网站可信标识体系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