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资源搜索和共享是P2P网络中重要的应用。针对当前P2P网络中现有共享资源搜索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文件路由模型改进的搜索方法。该搜索方法选取多个稳定对等体共同作为共享信息的载体,在利用哈希函数分配共享信息及其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结构来记录所有存储了同一共享信息的稳定对等体信息,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同时均衡分配共享信息载体的负荷,合理利用网络带宽,使P2P网络在资源搜索和共享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善。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针对网络中各个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实际情况,目前的覆盖多播模型没有综合考虑节点的延迟和实际可用带宽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层次化覆盖多播模型(HOMM),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延迟和带宽两种因素,采用优先度作为构建ALM树的标准,在簇内构建局部ALM树,同时节点的加入、失效等操作的影响只局限于较小的局部范围内,使整个P2P网络的数据转发负载更为均衡。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高效性、健壮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大规模组播环境。  相似文献   

3.
副本定位技术是数据网格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改进的Chord算法,同时借鉴了结构化P2P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化P2P模式的副本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局域网间的“绕路”问题,提高了定位效率,节省了传输时间和带宽,优化了数据网格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郭涛  周旭  王治平  唐晖 《计算机应用》2010,30(4):888-891
P2P技术的普及优化了用户的体验,但对带宽的过度消耗也带给网络运营商巨大的压力。据此提出基于网络测量的、业务相关P2P跨域流量优化机制,该机制对底层网络建立模型,通过综合考量底层的网络信息和具体P2P业务的特殊性来优化节点互联。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机制明显减少了跨域流量,优化了P2P用户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罗绪成  耿技  刘峤 《计算机应用》2006,26(11):2578-2582
研究了非结构化P2P系统的数据管理和相应的资源查询算法。提出了基于资源广告的非结构化P2P系统,即RAP2P。设计了一种类似谣言传播机制的资源信息广告算法AdGossip来传播共享资源广告,并且通过共享资源广告缓存限制机制来保证局部区域缓存空间对共享资源节点的最大覆盖率。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在获得100%查询命中率的条件下,RAP2P的资源定位消息开销约为泛洪查询的25%,查询的时延为泛洪查询的30%~50%,并且远远低于k-random walks。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同时这些应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不同类别的P2P流量,建立准确的P2P流量分类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贝叶斯分类技术,提出一种P2P流量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和基于统计理论的贝叶斯分类方法,对不同应用类型的P2P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P2P 流量本地优化综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流量的飞速增长,给自治网络(如园区网、校园网)的网络边界带来很大的流量压力。为减少P2P流量对网络关键应用的影响,必须建立P2P流量的本地优化机制,使P2P流量尽可能发生在自治网络内部,缓解网络出口带宽的压力。自治网络的网络边界开始采用基于DPI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对识别到的P2P流量加以限制。但这种方法只是简单地限制P2P应用,将严重影响用户的流媒体点播体验。提出了一套网络边界P2P缓存机制和本地节点索引机制向结合的P2P流量本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互联网上P2P应用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造成了带宽吞噬。至此,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新体系P4P技术应运而生.能有效减少网络骨干线路的负载和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2P的发展困境引入,分析P4P技术原理并比较P2P与P4P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P2P终结者是国内目前首套专门针对网络P2P滥用问题开发的系统软件,软件可以实现对局域网全网主机的P2P下载控制,只需要一机安装,就可以控制全网,非常易于部署,可保证企业网络有限带宽得到正当利用。第一次运行软件,首先需要在“软件配置”中选择网卡以及监控的网段,然后点击“网络控制台”菜单,在打开的窗口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上P2P应用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造成了带宽吞噬。至此,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新体系P4P技术应运而生,能有效减少网络骨干线路的负载和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2P的发展困境引入,分析P4P技术原理并比较P2P与P4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梁庆卫  宋保维  贾跃 《计算机工程》2006,32(5):221-222,225
随着鱼雷生产数量的增加,鱼雷生产费用呈下降趋势。该文根据生产费用和累计产量呈近似指数关系的经验,对灰色系统理论的GM(1,2)模型进行了改进,原始数据不再进行累加运算,直接建立模型。结合实例建立了鱼雷生产费用和累计产量的灰色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序列缺失数据的灰插值推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序列数据的特性,提出一种灰插值方法.建立前向灰预测和后向灰预测模型,充分利用缺失值时区窗口内的全部信息对其进行推理.分别在单序列时建立递进灰拟合模型,在多维数据集时利用属性相关性,对括值结果进行学习优化.通过与常用插值方法的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光滑性和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指标灰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的产品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诗胜  王体春  丁刚 《控制与决策》2008,23(12):1378-1382
针对复杂产品方案设计中属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了方案设计中多指标灰区间数关联决策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指标灰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灰区间敷序列的范数实现多指标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处理,构建了综合考虑灰色信息的正负理想区间方案,利用方案的优属度从整体性的角度获得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设计,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鱼雷寿命周期费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是进行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建模的基础.简要介绍了鱼雷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讨论了鱼雷寿命周期费用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同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鱼雷寿命周期费用数据进行处理,即:在数据采集时收集了尽可能多的数据,须判断和费用有关的因素中是否有若干个因素关系十分密切,以致既能够用这些因素综合平均指标或用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来代表这几个因素,又使信息不受严重损失.选择灰色系统理论的灰关联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寿命周期费用数据的灰色处理方法,有利于建模时决定因素的取舍,为鱼雷寿命周期费用数据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梯级泵站工况复杂多变、安全性要求高的运行特点,基于流量平衡的理论,建立梯级泵站运行费用最小的优化目标,同时把系统一次运行周期内泵站机组的启停次数作为衡量维护费用的指标,建立泵站启停次数最小的优化模型,运用线性加权法将两个优化目标组合成一个泵站系统综合运行费用最少的优化调度模型,最终运用动态规划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并尝试采用免疫思想通过克隆免疫算子和疫苗接种算子优化粒子群算法,达到提高搜索范围和精度的目的。将其应用于山西某梯级泵站工程实例,仿真研究分析表明免疫粒子群算法(IAPSO)在优化泵站系统综合运行费用上更加节省成本而且提高了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相关反馈图像检索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相关反馈图像检索算法,动态地更新查询向量,从而使图像检索结果与人的主观感知更加接近,具有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鱼雷武器系统3级维修中,基地级维修费用最高。为了合理利用资金,需预测基地级维修时间。根据模糊理论的思想,提出了灰色GM(1,1)模型的拓广形式——灰色AGM(1,1,ω)模型,并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最优加权因子,结合实例建立了鱼雷武器系统基地级维修时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灰色等维新息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色系统理论将随机过程看成为灰色过程,利用数据表面离乱但整体有序的特点,挖掘潜在本质规律。对运动物体进行光学跟踪及轨迹预测,在飞行器导航、机器人路径规划等方面一直是个研究热点。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等维新息模型的目标位置跟踪预测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应用于一目标光学跟踪实验系统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建议指出了改进此算法的两个新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费用估算方法样本需求量大,实现繁琐的缺点,本文引入灰色理论,建立了某型机维修保障费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准确、有效。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该型机一个飞行中队未来几年的维修保障费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灰色预测技术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别从灰生成技术、边值条件的改进、背景值的改进、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改进、残差序列的优化、综合优化6个方面对近年来灰色预测模型中的GM(1,1)模型优化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同时也对灰色GM(1,1)预测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