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陈福志  史杏荣 《计算机工程》2003,29(20):116-118
很多网关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被设计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其中一种安全隐患是现有网关系统的不完备性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虚警和漏警。该文总结了前人成果,改进了原有的入侵检测算法,提出了一个基于改进贝叶斯算法的新模型。该模型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更有效地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基于贝叶斯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淑珍 《软件导刊》2010,(4):149-151
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它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将贝叶斯原理应用于入侵检测,把AI领域中的概念引入入侵检测,建立入侵检测的规划识别模型,尝试预测攻击者的下一步行为或攻击意图,从而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用一实例说明了贝叶斯原理在入侵检测领域内的一些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改进贝叶斯算法的新模型。该模型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完备性和准确性,能有效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东强  赵强  王韬 《福建电脑》2005,(10):38-39
人工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有许多相似性,本文分析研究了人工免疫原理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人工免疫模型建立了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以改进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分布性、自组织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入侵检测是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而设计和配置的,其设置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寻找恶意行为的迹象来监控计算机网络.基于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完备性考虑,给出了一种面向标志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查测的混合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说明了相关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分析表明该模V)相对于单策略的检测手段,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全数据库系统中在线人侵检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传统在线入侵检测技术设计思路的不足,然后从安全数据库系统在线入侵检测出发,提出了国产安全数据库系统SDM4的实时审计入侵检测系统RAIDS设计方案,分析了该系统对传统在线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改进的策略,并给出了主要的算法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6.
入侵检测系统中非完备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自适应入侵检测模型IAIDM,由于训练集非完备性问题是当前入侵检测系统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因此该文结合IAIDM模型特点,对因时间因素而导致训练集非完备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增量式动态更新算法IA,实验结果显示IA能增量式地动态更新发生变化的局部样本空间而不必更新整个样本空间,保证了IAIDM能迅速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传统在线入侵检测技术设计思路的不足,然后从安全数据库系统在线入侵检测出发,提出了国产安全数据库系统SDM4的实时审计入侵检测系统RAIDS设计方案,分析了该系统对传统在线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改进的策略,并给出了主要的算法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效智能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撖书良  蒋嶷川  张世永 《计算机工程》2004,30(10):69-70,100
描述了一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高效实时入侵检测模型,对网络数据处理、神经网络的训练及其算法、神经网络的检测及其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目的是用神经网络的优势来改进现存入侵检测系统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使入侵检测系统效率更高,更具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入侵检测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入侵行为模式,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该算法可以自动从大量的网络数据中提取用户的行为和入侵特征模式.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中频繁模式的挖掘效率,也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多代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可以看到,仅仅采用防火墙技术来构造网络的安全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攻击可以绕过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在网络系统受到损害前对入侵行为做出拦截和响应。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检测的结合,为网络系统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文中针对防火墙技术的不足,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及其通用架构做出分析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了在某校园网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结合目前几种主要的入侵检测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入侵检测和实时响应的分布化,同时增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鲁棒性、安全性以及入侵检测的全面性。文末给出了根据该系统模型实现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系统对入侵检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网络以发现入侵攻击行为的安全技术。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文章在综合分析各种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能快速发现入侵行为,实时报警,提高网络防御体系的完整性。该系统采用基于规则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制,对数据包进行内容的模式匹配,从中发现入侵和探测行为。  相似文献   

13.
支持向量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对于检测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有效工具.继它在字体识别,人脸识别中得到成功应用后,它被成功地应用到入侵检测领域中.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多种算法,例如二分类的支持向量机,一分类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的支持向量机和针对大量训练样本的支持向量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发现,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检测入侵大大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入侵检测系统是置于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由于它能同时检测来自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和内部的破坏行为而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关注。本文从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体系结构,详细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技术,最后结合目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分布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重点技术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正在向着多结构、多方法、多应用领域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个发展趋势,综述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包括基本概念、系统模型、检测方法、应用领域等,其中重点分析了系统模型和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趋势。同时,也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新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现行的移动代理入侵检测系统的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MADIDS(mobile agent-based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该模型为每一个移动代理添加了独立的ID,并加入身份验证、完整性鉴定和加密机制.通过多Agent技术来实现检测自治化和多主机间检测信息的协调,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安全性,有效地检测了分布式的攻击行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了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现有攻击行为分析技术大致可以分为“面向网络”和“面向攻击者”两类。与传统的“面向网络”的分析方法相比,“面向攻击者”的分析方法更多地考虑了主体相关性等因素,因此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基于以往在攻击行为分析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攻击者的入侵告警分析原型系统CABAS。基于Darpa2000数据集的离线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多方合作的复杂攻击进行准确分析,大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孙勇  张恒  马严  温向明 《计算机工程》2008,34(11):152-154
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的联动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实现的联动系统多局限于IPv4网络,该文基于IPv6网络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通过设置入侵检测代理和集中控制服务器,分析检测到的入侵状况信息后主动调整防火墙的规则策略,实现支持IPv6/IPv4双协议的入侵检测与防火墙动态联动。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入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而越加频繁,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的防火墙以及数据加密技术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使得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被动防御不同的是,这种技术能够主动地实时跟踪各种危害系统安全的入侵行为,并做出及时的响应。因此,开展对入侵检测方面的研究更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就入侵检测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并分析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