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工作流系统普遍缺乏柔性,导致动态适应性和实用性较差.本文结合本体技术讨论了工作流柔性,提出一个基于本体替换的柔性机制,在预定义的子工作流或资源无法得到时,寻找到可替代的子工作流或资源.将该机制应用到迁移工作流模型中,提出柔性迁移工作流系统框架,使工作流系统从建模和执行都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适应性,同时降低复杂性.该机制有效实现了动态联盟工作流系统的重构和规模扩充.  相似文献   

2.
一个基于自适应规则库的柔性工作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剑江  张霞  杨季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5):1333-1335,1343
在传统工作流建模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动态的需求以及流程中的可变因素,提出了一个基于自适应规则库的柔性工作流模型,并从形式化定义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规则库的设计及应用逻辑。在系统建模阶段尽可能对动态因素进行描述和定义,力求做到定义时的柔性,并允许工作流在执行时进行过程、角色、状态和异常定义的修改,力求做到运行时的适应性柔性,使工作流系统在建模定义的整体框架内可以动态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工作流的动态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工作流系统灵活性不强,缺乏对动态性和自适应性需求的支持,不足以应付复杂多变的业务流程.为了使工作流系统能够较好地适应变化,对基于规则的柔性工作流的动态建模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工作流动态建模机制的不足,提出了能够动态构建出包含循环逻辑的工作流模型的方法.这一方法能够高效地动态构建较为复杂的工作流模型.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结合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柔性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个柔性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柔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模型定义中加入过程元素,通过将活动分为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较好的满足了工作流系统的柔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中,业务过程的不可预见性往往会要求工作流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业务环境,而传统的工作流技术通常对业务动态可变的支持度不够.本文在传统工作流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工作流元模型给出了一个支持动态修改的工作流体系结构,并在iBPM的基础上拓展,对应用中出现的流程迁移、动态路由、组织关系变更等动态修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变更规则,提出了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有色Petri网的网格服务工作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了解网格技术、网格服务和网格工作流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网格服务工作流系统模型,重点介绍了动态优化建模技术、动态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定义了一种动态有色Petri网作为服务工作流的建模工具,支持服务工作流的动态优化建模和动态调度,并为服务工作流模型提供性能评价依据.验证表明采用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QoS要求,并且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结构的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柔性工作流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化。在分析柔性工作流产生的原因和柔性工作流特性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基于动态结构的柔性工作流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提出了一种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结合基于Web的客户服务系统,给出了该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工作流挖掘是工作流再设计与分析的一项关键技术,目的在于从企业已有信息系统的日志记录中提取与实际应用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流建模的客观性。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动态工作流网的挖掘模型,并设计了可行的算法。该算法从零日志开始,在工作流执行期间柔性地构建工作流模型和生成日志记录,动态生成工作流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常规挖掘方法在挖掘复杂结构效率低、准确性差、依赖完整的日志记录和不支持柔性工作流等方面的问题。算法的实用性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支持工作流动态变化的过程元模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持动态可变并具备灵活性是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对工作流中发生变化的某个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支持动态特性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可以为动态过程模型的设计提供指导.从时间和工作流组成的过程级别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动态特性的表现,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元模型.扩展后的过程元模型在工作流的建立阶段力求将动态特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在工作流执行阶段可以根据已定义的动态属性,处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基于该元模型,工作流管理系统既具有灵活性,又有利于变化控制操作.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涉及到不同系统间的业务流程协作问题,以及由于业务突发变动而产生的动态适应问题。为了解决这两者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跨组织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对已有的跨组织工作流技术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工作流模型,该模型既支持跨业务系统交互,同时也支持业务内部的流程动态变更。结合实际场景分析来阐述该模型的跨组织业务处理和业务动态变更机制的功能设计。以流程回退为例介绍该模型的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流程所固有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凸显了工作流在处理动态不确定因素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ECA(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和活动选取一组合规则的动态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采用柔性活动对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封装,用活动选取一组合规则来约束柔性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活动自动选取一组合算法,来实现柔性活动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一个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作流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系统能够具有动态变化和灵活的处理能力.以便有效地支持今天所处的具有动态的、不确定的和易于出错的协同工作环境.文章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工作流模型,提出了动态工作流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指导.设计实现了具有动态灵活能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TH—workflow,该系统将工作流的功能特性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应用层、功能层和实现层.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了工作流的基本服务和动态灵活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柔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为了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动态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柔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法—支持工作流引擎对流程的动态修改。首先分析了工作流引擎的功能结构及体系结构;其次,结合工作流引擎数据模型的ER图,阐述了柔性工作流引擎的数据模型及控制模型的设计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控制模型中的路由控制与状态转换的实现机制;最后,给出了柔性工作流引擎的动态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工作流模型在支持非确定型业务和意外情况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了提高产品开发工作流系统的动态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柔性化工作流模型ASD。文章给出了ASD的形式化定义,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工作流系统的动态过程修改策略和工作流模型执行算法。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virtual enterprises (VE) make it possible for small flexible enterprises to form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to respond to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rough dynamic coalition and sharing of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resources, they also pose new challenges and issues. Creation of VE involves dynamically established partnerships between the partners and relies on a flexible coordination scheme. The dynamic organizations formed in VE present a challe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thodology to dynamically allocate re-sources and deliver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the right people at the right time. A key issue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workflow management scheme for VE. Multi-agent systems (MAS) provide a flexible architecture to deal with changes based on dynamic organiz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autonomous agents. Despite the extensive studies and research results on MAS, development of a design methodology to support coordination and operations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and adoption of 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propose a design methodology to facilitate coord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xt-awar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chieve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VE based on MAS architecture.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a scheme for coordination of agents is proposed. Petri net models are used in the coordination scheme to describe workflows and capture resource activities in V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gents lead to a dynamic workflow model for VE.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model,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to dynamically generate context-awar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 guide the users and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state of VE. An order management example is used throughout this paper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仍然缺乏自动、及时的工作流调整功能。下一代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应当提供足够的柔性来应对流程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提出的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支持较为广泛的工作流自动调整。该工作流模型使用时间估计来决定哪些尚未执行的局部工作流受到意外情况的影响并且能够预先执行恰当的工作流调整。  相似文献   

17.
Open environments like the Internet or corporate intranets enable a large number of interested enterprises to access, filter, process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on an as-needed basis. These environments support modern applications, such as virtual enterprises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which involve a number of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services and processes. However, any execution of a virtual enterprise system would yield to disjoining and error-prone behaviour without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o coordinate the various business process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lexible agent-based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s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The paper also shows how an agent coordination infrastructure, which is explained by social constraints, can impact on the engineering of highly dynamic virtual enterprises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by presenting a simple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8.
《Knowledge》2005,18(6):257-266
In recent years, workflow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With the increased complexity, uncertainty and risks in business operations, workflow monitoring is gaining growing attention in business process controlling and supervision. However, monitoring functions provided in traditional workflow systems lack flexibility, and provide little support for managing complex and dynamical changes in business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workflow monitoring approach, in which various intelligent agents work together to perform flexible monitoring tasks in an autonomous and collaborative way. By using customized monitoring plan and proactive monitoring process, the workflow monitoring activities can be executed flexibly and efficiently.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agents for such flexible, adaptive and collaborative workflow monitoring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a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securities tradin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敏捷供应链的动态性和敏捷性,采用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技术构建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对敏捷供应链和柔性工作流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用虚拟工作流和柔性工作流对敏捷供应链进行整体描述的方法。为提高柔性工作流的智能决策能力,以自主计算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自主元的柔性工作流,使用多自主元的柔性工作流构建了敏捷供应链的管理框架,并通过自主元的模糊推理实例对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的智能性进行了验证, 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能够满足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快速重构和动态重组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种按需加载的工作流接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工作流系统普遍缺乏柔性,造成其动态适应性和实用性差。从分析工作流的应用程序与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耦合出发,通过将工厂模式与反演技术的结合,提出一种能实现组件按需加载的工作流接口模型。该模型可以显著地降低软件系统间的耦合,提高工作流系统的适应性,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织模型与应用程序的集成提供了灵活的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