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RBAC的Web环境下信息系统权限控制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必要条件。在论述了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用户-功能的权限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AC的B/S体系结构的信息系统权限控制方法,实现了安全的权限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医院信息系统中多用户权限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  魏霞  张清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6):1589-1591,1605
多用户使用权限的控制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某高校校医院信息系统为例,详细讨论了多用户信息系统中数据使用权限控制原理,给出了基于角色级、部门级和用户级的数据权限控制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权限控制是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实现高效、灵活的权限控制,是企业信息系统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笔者采用了层层负责管理办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角色与用户权限相结合的访问安全控制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到一个信息系统中,成功地实现层层负责的系统安全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极大的灵活性,适合大型信息系统安全性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权限管理是网络信息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文提出基于职务的用户权限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基于此方法的MIS系统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RBAC的扩展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限管理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权限管理系统是成功的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提供了较高的灵活性和较低的管理负担,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章在经典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和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TBAC)的基础上,对角色的管理和权限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定义了更加灵活的基于角色的扩展权限控制模型XRBAC(Extended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相似文献   

6.
杨剑  闪四清 《微机发展》2007,17(5):234-237
通过分析传统权限控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原理,实现了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B/S信息系统的权限控制系统。文中提出的权限控制系统利用子系统编码、模块编码、页面编码和功能编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权限的控制,达到了页面级别和功能级别的权限控制,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权限控制设计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是电子税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对系统的权限进行规划并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权限管理系统,是电子税务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描述了现有的权限控制模型的特点.然后结合电子税务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角色、部门、岗位和用户的四层次的访问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是电子税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对系统的权限进行规划并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权限管理系统,是电子税务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描述了现有的权限控制模型的特点,然后结合电子税务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角色、部门、岗位和用户的四层次的访问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ASP.NET环境下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传统权限控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原理,实现了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BSS信息系统的权限控制系统。文中提出的权限控制系统利用子系统编码、模块编码、页面编码和功能编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权限的控制,达到了页面级别和功能级别的权限控制,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权限控制设计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系统中进行权限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大都支持对象级别的权限控制,但是却不支持对记录行级别的权限控制.本文讨论一套基于访问控制列表、视图、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的权限控制方案,以实现数据库系统中的行粒度权限控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多层小区结构的移动IP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宏  安勇  陶京涛  王柏丁 《计算机应用》2005,25(6):1237-1240
给出了一种新的移动IP移动性管理方案,包括分层的FA拓朴、灵活的切换控制策略和两种COA方式,与其他的微移动协议相比,该方案更适合多层小区结构的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小MPLS与移动IP结合时的信令开销、切换时延和切换丢包,人们提出了一种称为LSP扩展的移动性管理机制,但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扩展的LSP可能存在环路。本文首先对扩展LSP可能存在环路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然后给出了一种新的LSP扩展的环路消除技术,以避免在扩展的LSP上出现环路,从而达到节省网络资源,减小分组的时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移动主机(MH)在域间切换时延迟较长,不能实现快速切换。为支持MH域间的快速切换,该文在层次移动IP(HM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层次移动IP(eHMIP)协议,使得域间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与MH到家乡网络之间的距离无关。以注册信令开销、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为性能评价指标,对基于HMIP和eHMIP协议的切换性能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HMIP协议的平均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低于HMIP,但注册信令开销略高于HMIP。  相似文献   

14.
IETF提出的移动IP协议对微移动的支持不够,而分布式路由方案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该文在一种分布式移动IP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转向代理的缓存修改为循环列表,减少移动节点接收的乱序分组;当切换转向代理时,移动节点向前一个转向代理发送绑定更新消息,减少转向代理切换时的分组丢失;在转向代理处引入Snoop机制,减少通信对端重传分组数。利用NS2软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案能够明显地减少重传分组和乱序分组,进一步减少远程信令流量和数据流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地改善移动I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移动IP技术支持节点在不改变本身IP地址的情况下随时连接Intemet.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Mobile IPv4的低延迟切换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一种新的策略来达到保证节点从一个子网进入另一个子网低延迟的较好效果.首先,代理提供一种缓存机制:如果通信过程中移动结点已经移动,代理将仍发送给移动节点的数据包缓存;接着,在各个代理上维护一个表格用来记录移动节点最新位置信息,代理通过这些信息将缓存的数据包转发到移动节点的最新位置.通过策略实施的具体工作分析,得出切换过程中数据包传递延迟可以明显减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蔚  李源  刘洋 《计算机应用》2008,28(4):837-840
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IP漫游切换过程中链路建立方法,通过在移动主机中集成移动代理,并结合MPLS来完成链路建立时的自动信令和自主建立过程,可以改变目前移动IP网络中树状的网络体系结构,使得切换时建立新链路的信令过程大大简化,显著减小切换时延。给出了链路建立过程和性能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减少时延27%~41%。  相似文献   

17.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is an evolving network technology that is used to provide traffic engineering (TE) and high speed networking.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which support MPLS technology, are increasingly demanded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guarantees. One of the aspects of QoS is fault tolerance. It is defined as the property of a system to continue operating in the event of failure of some of its parts. Fault tolerance techniques are very useful to maintain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network by recovering from failure within acceptable delay and minimum packet loss while efficiently utilizing network resource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for fault tolerance in MPLS networks. Our approach uses a modified (k, n) threshold sharing scheme with multi-path routing. An IP packet entering MPLS network is partitioned into n MPLS packets, which are assigned to node/link disjoint LSPs across the MPLS network. Receiving MPLS packets from k out of n LSPs are sufficient to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IP packet. The approach introduces no packet loss and no recovery delay while requiring reasonable redundant bandwidth. In addition, it can easily handle single and multiple path failures.  相似文献   

18.
刘瑶  铁玲  李建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4):151-152,177
切换是降低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CellularIP的三种切换方案,尤其详细介绍了半软切换。然后给出了一种基于CellularIP半软切换机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基站缓冲、前向发送机制和重复包消除机制等措施,极大地减少丢包和重复的包。  相似文献   

19.
MPLS及其在IP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当今网络界研究及讨论的热门话题,它不但能提高传统路由器的分组转发性能,还能应用于流量工程、提供服务质量(QoS)保证以及虚拟网构建等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MPLS的原理和关键机制,分析了MPLS在IP网络中可能有的应用,同时指出了MPLS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移动预测的分层移动组播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播通信有效地节约了网络资源,在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中引入组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简要分析了现有移动组播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预测的分层移动组播方案。仿真与分析表明,该协议组播树重构频率低,子网切换延迟小,可减少组播包的丢失,减少协议开销,优化组播包的传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