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目前软件开发的趋势,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的演化模型,包括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并发开发模型等。简要介绍了每一种软件开发模型的工作过程、基本成分和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发展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分析每个模型的产生情况,研究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整体的发展过程,寻找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讨论了促使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需要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需要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来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指出了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可以按照三个方向去发展:一是通过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扩充、综合去发展;二是遵循新的思维方式去发展;三是借助新技术和新工具去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中详细论述了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阐述了以代码为中心的传统软件开发模式的缺点,并通过对模型驱动架构(MDA)涔系结构的讨论.分析出模型各个层次描述语言的要求。分别讨论了MDA软件开发生命周期、MDA软件开发参与者及活动的变更和MDA开发工具的更新,并对MDA软件开发模式进行了评价。在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下,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由软件系统建模行为驱动的.其开发过程围绕模型的创建和变换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架构性的分离来实现软件开发的轻便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发展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分析每个模型的产生情况,研究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整体的发展过程,寻找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讨论了促使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需要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需要新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来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指出了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可以按照三个方向去发展:一是通过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扩充、综合去发展;二是遵循新的思维方式去发展;三是借助新技术和新工具去发展.  相似文献   

5.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详细论述了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阐述了以代码为中心的传统软件开发模式的缺点,并通过对模型驱动架构(MDA)体系结构的讨论.分析出模型各个层次描述语言的要求.分别讨论了MDA软件开发生命周期、MDA软件开发参与者及活动的变更和MDA开发工具的更新,并对MDA软件开发模式进行了评价.在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下,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由软件系统建模行为驱动的,其开发过程围绕模型的创建和变换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架构性的分离来实现软件开发的轻便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6.
软件开发模型很多,基于Web的三层结构的软件设计开发模型的关键是要考虑它的并发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自动机的Web软件开发模型。该模型对有限自动机进行了扩充;将扩充后的有限自动机转换成为分层状态图;根据分层状态图转换成为多功能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利用这个开发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需求分析和描述;只需开发子服务组件或模块,便可进行软件开发、系统扩充以及后来的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7.
对各种迭代式软件开发模型进行了剖析,并论述了在军工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选取、裁剪和运用迭代式软件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8.
软件成本准确地估算和管理控制是软件项目开发成功的基础。该文分析了影响软件开发成本估算准确性的因素,并详细介绍了IBM模型、Putnam模型和COCOMO模型三种经验估算模型,探讨了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元模型的软件开发与管理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软件开发呈现一些新特点:团队并行开发,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迭代增量开发等。开发过程是如此复杂,融合软件开发与管理支持的环境成为必要。文章认为开发与管理集成的关键是:环境提供对元模型的支持,以UML为基础的软件产品标准化,多种开发工具的数据集成和良好的数据管理机制。文章介绍了将开发与管理融为一体的集成化环境UML_IDME,集中讨论环境如何提供和协调过程模型,产品模型,组织模型和开发工具集合来达到开发与管理集成的目的。此外,还讨论了过程模型如何组织,指导和监控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构件组装的软件开发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文中分析了软件开发的现状,基于信息处理领域提出了一种构件组合式软件开发方法和适合这种开发方法的构件实现模型。介绍了这种构件组合式软件开发方法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在该方法指导下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搭建一个实际的智能文本处理系统证明了该开发方法不仅简化了软件复用,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同时基于这种方法开发的软件具有较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重用等缺点。在多个大中型软件项目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ABSD)。ABSD模型把整个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6个子过程,讨论了各个子过程所要完成的工作,给出了ABSD模型在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应用实例。实践表明,采用ABSD模型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具有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可移植性强、重用粒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维护模型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对软件开发模型的研究,引出系统生命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软件维护的模型。详细讨论了软件维护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维护模型-IEEE维护模型与ISO/IEC 12207的维护模型,并依此对软件维护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软件维护是对一个需要提供高效低费的软件产品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全部活动,最后对维护模型的发展方向作出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Petri网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软件过程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可移植性差,重用粒度小等缺点.Petri网由于自身的特点,可用于形式化描述软件过程,学术界已有部分研究.但已经发表的研究多是基于高级Petri的扩展,十分复杂和繁琐,难以应用到实际软件项目中.综合利用软件过程理论、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以及Petri网理论,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Petri网模型(ABSPN),并证明了ABSPN模型具有过程正确性、强连通性、活性和有界性.实践证明,采用ABSPN模型进行软件开发,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可移植性强,重用粒度大.  相似文献   

14.
软件集成测试的群体协同工作模式及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论述了在大型软件的集成测试中开发组和测试组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及其对软件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的影响.文章着重讨论了集成测试的基本测试过程、必需的测试任务、测试人员的职责、其他各类相关人员的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采用标准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给出了这种协同工作方式的可视化模型.文章还重点研究了软件问题报告的生命周期概念及其在软件质量保证过程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说明了这种协同工作模式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软件过程模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软件过程模型大多是静态的、机械的、被动的,它们要求软件工程人员在描述软件过程时预期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显式地定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当软件过程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软件过程无法自适应地对这些变更作出相应的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软件过程模型.在这种软件过程模型中,软件过程被描述为一组相互独立而对等的实体--软件过程Agent.这些软件过程Agent能够对软件过程环境的变化主动地、自治地作出反应,动态地确定和变更其行为以实现软件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航天型号软件生存周期模型选择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首先阐述了有关生存周期模型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4个已在国内外航天界得到成功应用的典型生存周期模型: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进化模型和基于软件包的生存周期模型,分别给出了这4个生存周期模型的优点、缺点、适用情况以及各生存周期阶段的主要产品和里程碑评审,最后给出选择航天型号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A Component Model for Perspectiv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Software Reus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systematic reuse, the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issu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parallel, and a set of component models should be buil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ach of these models gives a specific view of the components so as to satisfy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persons involved in the enterprise reuse program. Especially, we present a reusable component model – FLP model for reusable component, which describes compone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form, level, and presentation) and views compon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and management. This model determines the sphere of reusable components, the time points of reusing componen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needed means to present components in terms of the abstraction level, logic granularity and presentation media. It is the basis on which the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decisions are made. It will be used as the kernel model to initialize and normalize a systematic enterprise reuse program. After the FLP model,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different models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usage of these models to facilitate the perspectiv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software reus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Software reliability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oday's marketplace. When tradi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fail to deliver the level of reliability demanded by customers, radical change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may be neede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is the popular term for comprehensive redesign of business process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usiness processes that produce commercial software, and illustrates the central role that models have in implementation of BPR. Software metrics and software-quality modeling technology enable reengineering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moving from a static process model to a dynamic one that adapts to the expected quality of each module.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BPR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s a function of model accuracy. The paper defines costs, benefits, profit,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from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s. The long-term perspective explicitly accounts for software maintenance efforts. A case study of a very large legacy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illustrates the metho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software-quality model was whether a module will have faults discovered by customer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software product and process metrics. In an exampl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sing the model are compared to using random selection of modules for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Such a cost-benefit analysis clarifies the implications of following model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