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Android平台恶意程序泛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分类和系统调用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以Google Play为依据进行应用程序分类,利用运行时产生的系统调用频数计算每个类别的系统调用使用阈值。当应用程序安装运行时,手机端收集应用程序权限信息和产生的系统调用信息发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根据权限信息采用序列最小优化算法给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分类后利用系统调用频数计算出系统调用使用值,与该类别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恶意程序,将分类结果及判定结果反馈给用户,由用户判断是否需要更改分类重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仅减少了手机的资源消耗,又能对产生恶意行为的应用程序及时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由于Android权限划分的粗粒度以及权限授权一次性的约束,对于应用申请的权限,用户要么全部接受,要么拒绝安装,对于安装后应用可疑行为束手无策。为此文章设计了利用重打包注入安全防护代码的加固系统,不仅提供应用动态权限管理机制,还提供权限划分细粒度的安全策略,从源头上遏制恶意代码行为,用户也可根据需求定制策略,满足不同安全需求的安全加固应用。  相似文献   

3.
Android系统上的安装系统存在着"全部同意或取消安装"的问题,即用户同意应用程序要求的所有权限或取消安装,这使用户不能够灵活地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上的安装系统和包权限检查系统,可以实现对应用程序权限的动态限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查和记录应用程序的权限使用情况,还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滥用权限的应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应用程序对权限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ASL 《电脑迷》2013,(11):42-43
Android本身拥有很完整的权限控制系统,然而Google只是把应用权限列出来,却没给用户选择的机会。从用户的角度,大部分应用在安装时申请不必要甚至根本与应用无关的权限,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用户的权益。但是应用安装时申请的这些权限,如果你不同意就不能安装,而安装的话却会默认为同意,那么,如何限制应用程序申请不必要的权限呢?  相似文献   

5.
针对Android开源性带来的手机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通过采用获取访问权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Android安全机制的权限检测系统.该系统综合利用了特征选择算法、反编译及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文件解析来获取权限信息.通过设定筛选机制来筛选出访问敏感权限的程序和APK (android package)文件.手机用户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已安装软件,还可以检测未安装的APK文件,从而更全面的保证手机用户信息的安全.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Android手机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个人隐私泄露和各种恶意的扣费软件。这些包含病毒的流氓软件偷偷地在系统后台运行,导致Android手机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为了解决目前Android手机信息安全问题,在不破坏现有安全架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应用软件的权限管理,使用户能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对Android系统中所安装应用的权限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7.
一种扩展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可进  彭钊 《计算机工程》2012,38(18):57-60
现有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不支持用户自由分配已安装的应用权限。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细粒度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模型。该模型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对现有Android应用权限机制的框架层和应用层进行修改和扩展,使用户可以通过GUI界面按需分配系统中已安装的应用权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用户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需求,并且系统性能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Android应用程序常被不完全地审查,不充分的隔离,且毫无限制地被用户安装所引起的用户私有敏感信息的泄露,通过采用动态污点分析技术监测敏感信息何时通过不可信的应用程序离开系统,同时根据需要采用无害的影子数据遮蔽敏感信息,或者阻断泄露私有信息的通信,防止应用程序访问用户希望保密的数据,在系统的层面上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Android应用程序使用用户私有敏感信息.  相似文献   

9.
智能手机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日趋严重.为此研究了Android的系统框架及安全机制,包括沙盒、应用签名、权限机制.着重研究了Android系统中间件层的安全增强方法,列举了系统易受攻击的种类,总结了现有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应用程序安装时权限机制的扩展,运行时的动态权限监测以及隐私数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Android系统采用基于权限的访问控制模型来保护系统内部的重要资源。应用程序在Manifest文件中声明其所需的权限,用户在安装该应用前必须授予权限或放弃安装。用户在无法获知应用程序将如何使用这些权限前往往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因此这种权限授予方法无法有效防止恶意程序获得所需的权限。设计并实现了GrantDroid:一种支持Android权限即时授予的方法。GrantDroid拦截应用程序对所有权限的使用,并基于一套完整有效的恶意程序权限使用特征对其中的正常使用进行过滤。当检测到应用程序使用某权限会造成安全隐患时,GrantDroid在权限被使用前要求用户对该次权限使用进行即时授权。功能性测试结果表明GrantDroid对阻止恶意程序的恶意行为十分有效。大规模的可用性测试和性能测试显示GrantDroid对用户造成的影响非常轻微。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限制应用软件的行为,Android系统设计了权限机制.然而对于用户授予的权限,Android应用软件却可以不受权限机制的约束,任意使用这些权限,造成潜在的权限滥用攻击.为检测应用是否存在权限滥用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分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动态检测应用的敏感行为与用户的操作,并获得两者的关联程度.通过比较待检测应用与良性应用的关联程度的差别,得到检测结果.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DroidDect.实验结果表明,DroidDect可以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的权限滥用行为,并具有系统额外开销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Android权限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的应用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限的Android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逆向工程分析,提取出应用程序声明的系统权限、静态分析的权限以及自定义的权限,和通过动态检测获取应用程序执行使用到的权限;然后,从具有恶意倾向的组合权限、"溢权"问题和自定义权限三个方面对应用程序进行量性风险评估;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上述三个方面的权重,评估应用的风险值。对6245个软件样本进行训练,构建自定义权限数据集和具有恶意倾向的权限组合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Androguard相比,所提方法能更精确地评估应用软件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Android系统是当今网络用户最对的应用系统之一,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Android系统的恶意行为软件也逐渐增多,给当前的应用用户的财产以及私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严重的迟缓了当前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相关于应用客户端的推广;为此,根据Android系统的特有机构设计出一种基于Binder信息流的自动检测恶意行为系统,以此来解决对于当前网络安全对于Android系统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目前网络中的应用通信信息,检测可能存在的泄露用户信息的应用软件为目标,建立信息矢量图以此来分析当前网络中的恶意行为;通过对软件进行检测,研究可实用性和检测效果,结果显示其识别率可以达到100%,并且软件运行只占有内存的7%,结果可以达到当前的Android用户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Android应用普遍具有比所属类型更多的功能,需要获取更多的权限,过多的权限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信息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Android应用程序描述进行LDA主题提取,实现数据降维,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按照功能类型对应用程序分组;然后,对属于同一功能类型的所有应用程序提取其权限信息,以权限特征为研究对象,使用KNN算法进行Android恶意软件的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获得94.81%的平均准确率,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Android系统使用权限机制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即应用程序需要使用哪些系统资源就必须提前声明相应的权限。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应用程序声明权限时应该满足最小特权原则,即只声明其所需要使用到的最少权限,但现实中有很多应用存在权限过度声明的现象,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权限自动裁剪系统PTailor,通过对Android应用程序安装文件(APK文件)进行分析和修改,使其满足最小特权原则。PTailor首先从APK文件中提取程序所调用的所有系统API,并在预先生成的API权限映射表中查找该API所对应的系统权限,从而得到应用程序实际使用到的最少权限列表。然后根据该权限列表对程序的权限声明文件进行修改,裁剪掉已声明但未使用的权限。最后将裁剪过的权限声明文件与程序的其他部分重新合并成新的APK文件,新的APK文件中除了所声明权限满足最小特权原则外,其结构和语义都没有发生改变。使用PTailor对现实中的1 246个Android应用进行权限裁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Tailor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权限分析和裁剪,而且大多数被裁剪的程序都能够正确运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移动终端崛起迅速,其功能已扩展到商务应用等领域,与用户的隐私、财产等信息关系紧密。静态监控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应用软件安全使用的需求,采用动态监控沙盒分析可以实时监控应用程序,具有速度快、准确性好、安全性高、可行性强的特性。针对Android平台下恶意软件在后台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如获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网络端、拦截和窥探用户电话和短信等问题,提出一套采用动态检测沙盒分析技术记录Android恶意软件敏感行为的方案及系统--AnDa,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访问电话、短信、位置信息、手机SIM卡信息等行为的实时监控,并在虚拟机和实体机上测试了AnDa系统。该作品采用动态监控沙盒分析技术,实现了在Android平台下软件动态监控和行为分析,并且实现了对Android框架层API的Java Method Hook和常见的恶意软件特征的有效监控。它可以在Android 4.0以上的设备上使用,可以根据监控到的应用软件恶意行为信息,判定所属恶意软件的类型,使得更加迅速发现新型病毒和更加隐蔽的病毒模型,从而更好地保护手机以及个人重要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率持续上升促使移动恶意软件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免费和开源的系统,目前Android已经超越其他移动平台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使得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也显著增加。针对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Android 应用程序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属性以及根据机器学习模型和分类算法判断其是否为恶意软件。通过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对Android应用软件数据集进行分类后,相比其他分类器或算法分类的结果,其各项评估指标均大幅提高。因此,提出的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方式来对Android恶意软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未知应用的恶意性进行检测,避免恶意应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损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