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不同世代间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7对AFLP引物组合检测了中国对虾连续五代选育群体基因组DNA的遗传结构,根据AFLP分析结果计算了选育世代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AFLP标记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检测效率,7对引物共产生500余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33.7个多态性标记,平均杂合度为0.0854~0.1025,非常适合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群体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成为一个品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AFLP技术对条斑星鲽、星斑川鲽及漠斑牙鲆的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分析。8对EcoRI/MseI 引物在条斑星鲽、星斑川鲽、漠斑牙鲆养殖群体中分别得到196、207、187条扩增带。其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6.02%、25.12%、39.5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01和0.1587,0.1008和0.1465,0.1566和0.2238。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和星斑川鲽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低,而漠斑牙鲆的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同时还筛选获得了这3种鲆鲽鱼的共享标记19个,种的特有标记依次为44、45、34个。并根据两两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UMPGA聚类关系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衡量了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AFLP技术对新发现的中国明对虾的一个地理种群——韩国南海种群(SP)和中国明对虾的养殖群体(CP)进行了遗传分析。每个群体随机取样30个,5对AFLP引物获得326个位点。其中SP多态位点比例(P0.99)46.93%,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1884,Nei(1978)基因多样性指数(h)0.1197,群体差异性位点9个,占检测位点总数的2.7%。CP多态位点比例(R9q)51.84%,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1954,Nei(1978)基因多样性指数(h)0.1229,群体差异性位点19个,占检测位点总数的5.8%。SP种群各项遗传参数都低干CP种群。两个群体的非偏差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899和0.0102。利用中国明对虾的韩国南海种群和养殖群体杂交可以获得新的种质资源,这将为获得最大变异数量性状表型和基因多样性的产生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是中国和世界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母贝。中国南珠是指在中国南海海域用马氏珠母贝养殖的海水珍珠。南珠闻名遐尔、饮誉海内外,它是富有的标志、纯洁的象征,被誉为宝石中的皇后。南珠又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理想的美容佳品。  相似文献   

5.
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AFLP技术对天鹅洲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长江江豚 (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iaeorientalis)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每个AFLP引物组合在群体中检测到 0到 6个不等的多态性片段 ,平均为 2 .4 8个。 2 1个引物组合共揭示了 1139个座位 ,其中 5 2个座位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座位所占比例为 4 .6 %。分析显示群体的遗传期望杂合度 (He)为 0 .4 430± (SE0 .0 12 2 2 )。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长江江豚群体具有适度的核DNA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了该群体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更多的具有不同遗传变异的个体应该被迁入保护区 ,以形成更大的群体 ,获得更好的群体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研究坛紫菜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应用AFLP技术对浙江普陀列岛、渔山列岛和南麂列岛野生坛紫菜、福建野生厚型及薄型以及栽培坛紫菜的两个表型分化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共记录了528个位点,其中16个为单态位点,其余的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到96.97%。其遗传距离与地域分布正相关,说明不同的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坛紫菜遗传变异的主要因素。对遗传距离进行UPGMA和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表明具有薄型叶片性状的浙江野生坛紫菜和福建野生薄型坛此菜聚合,而福建野生厚型与栽培具厚型叶片,当地俗称为木耳菜的样本聚合。该结果基本清楚地反映了坛紫菜表型特征的分化。栽培薄型叶片俗称鸡毛菜样本在不同聚类方法中分别于外侧并入不同的分支。在福建野生坛紫菜与养殖坛紫菜的AFLP图谱中仅发现了三条与叶片性状相关的谱带:具有厚型叶片性状的坛紫菜共有的ACC-CAA(100)和ACT-CAG(232),具有薄型叶性状的坛紫菜共有的ACC-CAA(490)。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应用AFLP技术对栉孔扇贝的中国长岛群体和韩国东部、西部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表明,中国长岛群体的群体内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6754,韩国东部群体次之,为0.6714,韩国西部群体最低,为0.6309;中国长岛群体与韩国东部、西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703和0.1786,韩国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只有0.057。这一结果说明,长岛群体与韩国群体遗传差异较大,韩国两个群体遗传相似度较高,应视为同一个群体。本研究共获得6个韩国两群体的共享特征标记,4个长岛群体的特异性标记,1个韩国西部群体所特有的标记,这些标记可以用于鉴定和区分这三个群体。为提高我国栉孔扇贝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引进韩国西部群体为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L-半胱氨酸改性壳聚糖对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中的重金属镉离子进行脱除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pH、反应时间和改性壳聚糖的添加量对糖胺聚糖中镉离子的脱除率和糖胺聚糖(GAG)含量的影响,并且利用SPSS对正交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马氏珠母贝酶解液中添加L-半胱氨酸改性壳聚糖吸附镉离子的最佳pH为6.0,时间为5h,添加量为0.6g/50mL,然后将酶解液经离心、醇沉得到的糖胺聚糖中镉离子的脱除率达到56.7%,GAG含量为42.8%。  相似文献   

9.
首次从辽宁新宾县野生大豆原位保护区10个自然居群采集了150株野生大豆叶片样本,利用居群个体DNA等量混合建池,用53对微卫星(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是建立野生大豆原位保护群体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为野生大豆原位保护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2.3个.经相似系数矩阵分析,发现用20~25对引物进行分析与用53对引物的分析结果可达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了25对SSR引物对150个个体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居群期望杂合度(He)为0.317,群体间分化系数(Fst)为0.667,说明居群内分化较小,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间基因流强度很小(Nm=0.119),遗传多样性分布不均匀,异位保护取样时,应从不同居群中采集样本.随机抽样分析表明,40个左右样本可保留95%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0.
在优化的RAPD反应条件下,筛选出30条随机引物,用于龙须菜野生型青岛一个群体和选育品系福建莆田、江苏连云港、山东荣成3个栽培群体的DNA多态性分析,共扩增出263条DNA片段。龙须菜野生型青岛群体和选育品系的山东荣成栽培种群的平均杂和度为0.160,0.120,多态位点比例为40.68%,32.32%;两群体问的遗传距离为0.1136,遗传相似性为0.8926。福建莆田、江苏连云港、山东荣成3个栽培群体的平均杂和度为0.141,0.123,0.120,多态位点比例为36.50%,33.08%,32.32%;山东荣成/福建莆田,山东荣成/江苏连云港,福建莆田/江苏连云港栽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58,0.1425,0.0722,遗传相似率分别为0.8730,0.8672,0.9303。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选育品系来源于野生型青岛群体,其快速生长的品系特征和遗传物质基础在不同海区环境保持相对稳定;龙须菜野生型青岛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高于选育品系群体,选育品系的变异水平随着栽培海区由北方向南方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AFI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海湾扇贝的4个不同地理群体共80个个体利用7对引物组合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加拿大养殖群体48.8235%,墨西哥湾养殖群体49.2914%,秦皇岛养殖群体38.2353%,浙江养殖群体41.1765%。平均杂和度分别为0.1878,0.1886,0.1265和0.1618。遗传距离介于0.1188~0.0941之间。4个群体的Fst为0.1883。根据遗传距离绘制了UPGMA聚类图。4个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如下:加拿大群体和浙江群体聚为一支,墨西哥湾群体和秦皇岛群体聚成一支,最后这两支聚在一起。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累代养殖的浙江、加拿大、墨西哥湾群体仍保持较高的杂合度,与引种时间最短的(2年)、最为接近美国自然群体的秦皇岛群体比较,以上3个群体没有出现多态位点比例和杂合度显著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纬度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纬度的20份野生大豆和载培大豆(G.max)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较栽培大豆更为丰富;(2)根据AFLP分析结果,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完全划分为2类,并发现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种特异谱带,说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作为2个种有遗传基因的;(3)野生大啼和栽培大豆不同纬度品种间纬度相傧首先聚在一起,表明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其遗传距离与纬  相似文献   

13.
五个紫菜品系间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应用随机引物扩增片段多态性(RAPD)技术对2种紫菜的5个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筛选出21条随机引物,PCR反应得到147条扩增片段。根据共享扩增片段计算遗传相似性指数(F)和相对遗传距离,利用NJ法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条斑紫菜或坛紫菜的养殖品系首先聚类在一起,两个条斑紫菜养殖品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是0.32,两个坛紫菜养殖品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是0.31。条斑紫菜养殖品系CPY1-08A与坛紫菜养殖品系CPH8-83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达0.42。本文结果显示RAPD可以作为简便有效的分子工具应用于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鉴定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从AFLP指纹和标记基因序列看我国养殖的四种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九孔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鲍养殖对象,皱纹盘鲍与盘鲍则在北方被广泛养殖。对于皱纹盘鲍与盘鲍,尤其是九孔鲍与杂色鲍的分类关系,迄今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通过AFLP指纹的比较以及细胞核ITS-1和18SrRNA基因片段、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DNA序列的比较,发现九孔鲍与杂色鲍之间遗传趋异很小,只达到不同地方群体差异的水平;皱纹盘鲍与盘鲍趋异较大,可以认为是属于不同亚种。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AFLP技术是进行鲍种质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江牡蛎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变异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Gould)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获得了大约为500bp的片段。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经Clustal X同源排序,去除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得到了415bp的核苷酸片段。比较并分析了该片段的钦洲湾、长沙湾、镇海湾和珠江口共105个近江牡蛎个体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共检测到23个多态性核苷酸突变位点,包括16个转换位点和7个颠换位点,发现了1个核苷酸插入突变位点。4个群体可分为12种单倍型。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广西钦洲湾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长沙湾、珠江口群体,镇海湾群体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