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热塑性醛树脂(Novolak)增容聚甲醛(POM)/丁腈橡胶(NBR)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断裂形貌和结晶形态,研究发现,POM与NBR共混合由于不相容而导致混物力学性能下降,共混物中添加Novolak后,在NBR含量为40%时发生“脆-韧”转变,其中NBR-26对POM的增韧效果最佳,断裂形貌考察表明,POM/NBR共混物的断裂面呈脆性断裂特性,而添加Novolak后,共混物断裂面呈现延性断裂并出现丝状牵伸物,对共混物结晶形态观察发现,POM/NBR共混物中POM易形成大球晶,这是导致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在共混物中添加Novolak后,Novolak通过与POM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POM分子链固有的规程和排列,从而改变了POM的结晶形态,使球晶显著减小并消失。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离聚体增韧聚甲醛(POM)体系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MBS)增容POM/离聚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亚微相态。研究发现,10%离聚体与POM共混可取得一定的增韧作用,乙烯-甲基丙烯酸-锌离聚体(EMMA—Zn)比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离聚体(EMMA-Na)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MB可成为POM与离聚体的增容剂。并具有协同增韧作用;亚微相态观察发现,离聚体在POM基体中呈“海-岛”结构分布;MBS可以提高离聚体的分散性及其与POM的界面粘结性,减小离聚体柱子的直径,最终提高了离聚体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3.
氧化石墨烯对阻尼丁腈橡胶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腈橡胶(NBR)为基体,添加由改进Ha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和经过表面改性过的氧化石墨烯(MGO),制备出有着较高阻尼性能的阻尼材料,借助DMA,AFM,SEM等手段,研究NBR/GO与NBR/MGO共混物的阻尼与抗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GO与MGO于NBR中后,损耗角正切值(tanδ)增大,且其抗老化性能也有所改善,添加较少量GO于基体中时,其抗老化性能较好,添加MGO于基体中时,添加量与共混物的抗老化性能关系不明显,说明GO和MGO的分散性对其抗老化性能有正相关性。通过微观分析发现,团聚是共混物抗老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添加GO和MGO后所形成的界面效应则是其阻尼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环氧树脂低聚物作界面增容剂,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A66/TLCP共混物。通过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并结合热失重(TG)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低聚物增容后的共混物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共混物断面SEM扫描结果表明,由于环氧树脂低聚物界面增容作用,分散相TLCP在基体PA66中的分散性提高并且相畴尺寸减小。加工流变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显示,环氧树脂低聚物与基体树脂PA66和分散相TLCP分子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原位发生化学反应,环氧树脂低聚物在共混物界面起到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混合温芳和转速下增容剂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物(SB)对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LDPE/PS)共混物分散相颗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温度为150℃时未增容共混物的分散相颗粒尺寸比200℃时粗大,而在150℃中入SB的共混物的分散相颗粒尺寸比200℃时更精细,在150℃时,转速从30r/min至100r/min至100r/min时,未增容共混物的分散相颗平均半径从3.1um降至0.8um,而增容共混物在30r/min时达到平衡颗粒尺寸0.8um,继续提高转速,颗粒尺寸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PVC/PP共混体系的亚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PVC/PP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共混物在高PVC和高PP共混组成时,其亚微形态属于典型的“海-岛”结构。在两相逆转的中间,经历了一个两相连续交错“互锁”的相转变区域。5份增容剂CPE使PVC/PP体系的相转变区域明显变宽。PVC/PP共混体系的“互锁”结构随剪切速率的提高逐渐被破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ET/有机改性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PET离聚物作为增容剂,提高了PET与有机改性粘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增容剂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WAXD结果表明,当体系中未加入PET离聚物时,样品呈现典型的插层结构;含有增容剂的纳米复合材料中有机改性粘土的层间距(d-spacing)增加。SEM和TEM进一步证明,PET离聚物作为增容剂,提高了有机改性粘土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了有机改性粘土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提高了粘土粒子的密度,实现了粘土的部分剥离。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乙烯-丙烯共聚物(mPE/mEP)共混体系,利用在线取样-显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mPE/mEP共混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在研究相态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PE/mEP共混物呈现明显的两相结构,当mPE体积含量在50%~60%范围内,共混体系形成双连续相,其他组分含量时,形成"海-岛"结构形貌。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共混体系微观相形态的变化有关,断裂伸长率随着mPE含量的增加由2360%降至550%,拉伸模量随着mPE含量的增加由3.5MPa增至102MPa。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接枝物反应挤出增容PP/PA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有PP熔融接枝MAH和不饱和羧酸混合单体通过反应挤出增容PP/PA6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SEM、TEM观察表明,接枝物能明显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提高共混物两相的相容性;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改善,相界面变得模糊。WAXD、DSC测试表明,用该接枝物增容后的共混物,组分的Xc下降,分散相微晶尺才减小。研究结果表明该接枝物是PP/PA6共混体系的有效增容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流变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考察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动态黏弹行为与相形态,对比1%(质量分数,下同)的纳米和微米CaCO_3对HIPS/HDPE(30/70)不相容共混物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当HDPE小于30%时,HIPS/HDPE共混物在低频区的复数黏度和储存模量均显示出明显的正偏差,而当HDPE大于30%时,则呈现负偏差;前者与HDPE和PB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而后者归因于HDPE基体与PS分散相之间较弱的界面相互作用。当HIPS为基体时,HDPE分散相粒子呈现较宽的尺寸分布;而当HDPE为基体时,PS分散相呈现双模尺寸分布,对应于两种不同类型的PS分散相粒子的存在。1%的纳米CaCO_3对HIPS/HDPE(30/70)不相容共混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增容效果,CaCO_3纳米粒子主要位于HIPS/HDPE相界面以及HDPE连续相内;而微米CaCO_3对该共混体系仅起到了增黏而非增容作用,CaCO_3微米粒子仅位于HDPE连续相内。  相似文献   

11.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CPE对PVC/PP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对PVC/PP及PVC/PP/C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果发现,增容剂CPE对PVC/PP体系的流变性能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在PVC/PP共混物为“海-岛”结构时,CPE起着作为橡胶的增粘效应;另一方面,在PVC/PP共混物为“互锁”结构时,CPE的润滑增塑效应使得它起着降低“互锁”共混物熔体粘度、提高成型加工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蒙脱土/ABS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添加插层剂的情况下,将蒙脱土原土(MMT)与丁腈胶乳(NBR)在水相中高速搅拌,使蒙脱土原土在稀释的丁腈胶乳基体中均匀分散,制备了丁腈胶乳/蒙脱土原土杂化物。采用该杂化物作为第三组分加入PVC/ABS共混体系中,经熔融共混制备了PVC/NBR/MMT/ABS复合材料。研究了NBR/MMT杂化物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BR/MMT用量在15 phr时,PVC/NBR/MMT/A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近3倍,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SEM和TEM观察结果表明,在PVC/NBR/MMT/ABS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分布较精细均匀,且以一定的取向分布;基体与分散相界面模糊,各相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流变实验和共混物中聚苯乙烯的分子量测定发现,在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丁腈橡胶(NBR)(质量比(46/46/8)共混体系实施原位交联时,PS在自由基引发下发生降解,且随着DCP含量的增加,其降解程度随之增加,在适中的DCP含量(0.1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佳,在上述体系中加入苯乙烯时,苯乙烯单体在均聚的同时还与NBR和PVC发生接枝反应,从而起增容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共混物中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Brabender塑化仪及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VC与MBS和ACR共混体系熔体的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少量ACR及MBS能明显促进PVC的塑化,并降低熔体的表观粘度;少量ACR能改善PVC/MBS的流动性。共混物熔体粘度可以幂定律(η_a=K_γ~(n-1))表示。MBS和ACR均能降低PVC的粘流活化能,使n值稍有增加。TEM和SEM观察结果表明:MBS分散于PVC基体中时,可降低共混物的熔体粘度,形成网络结构时,将增加熔体粘度。PVC/ACR冲断面呈现脆性断裂,PVC/MBS及PVC/MBS/ACR呈现韧性断裂。PVC/MBS(100/15)和PVC/MBS/ACR(100/15/3)抗冲强度分别为64KJ/m~2、66KJ/m~2,在冲断面上有大量终止了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16.
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埃洛石纳米管(PPC/HNT)共混体系中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材料,并用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TG)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热塑性弹性体(EPT-g-MAH)为反应性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得聚间苯二甲胺己二酸/聚酰胺6/乙烯丙烯热塑性弹性体(MXD6/PA6/EPT)共混物。采用Molau实验、动态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红外近红外成像系统等分析研究了EPT的分散性能以及MXD6/PA6/EP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和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PA6与EPT-g-MAH发生原位化学反应生成的EPTb-PA6嵌段共聚物是增容MXD6/EPT共混体系的根本原因;MXD6/PA6/EPT/EPT-g-MAH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以及复数粘度(η)均高于MXD6/PA6/EPT共混体系,且在低频区增加幅度更为明显;EPT-g-MAH的引入导致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温度升高、时温叠加频率适用范围增大;EPT-g-MAH的引入增强了EPT与MXD6界面相互作用,分散相EPT在MXD6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尺寸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8.
SEBS增容等规聚丙烯/间规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组成相近而分子量不同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作为增容剂,对等规聚丙烯/间规聚苯乙烯(iPP/sPS)共混物进行增容。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对iPP/sP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分子量的SEBS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而高分子量的SEBS则能显著改善共混物的韧性。用SEM观察了增容剂在共混物中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增容剂的界面活性,而且还与增容剂在共混物中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甲醛(POM)共混制备POM/LDPE共混物,其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当LDPE含量为10%时,POM/LDPE共混物的摩擦系数从纯POM的0.30降低到共混物的0.13,磨痕宽度从POM的4.44mm下降为3.94mm。POM及POM/LDPE共混物磨擦表面的SEM、FT—IR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共混物中的LDPE向钢环转移形成磨屑,有效地隔离了两摩擦面的接触,起到了减摩耐磨剂的作用,明显降低了POM树脂摩擦系数,提高了POM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组成比,增容剂含量不同的PP/PA-6共混物。用TR-10C型介电损耗测量仪测试了这些材料的介电性能。用SEM研究了共混物组成与增容剂用量对共混物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材料微观结构形貌和介电谱图的分析。讨论了该体系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发现分散相PA-6粒径大小,分散程度及与PP基体界面粘结程度对共混体系的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描述了共混物组成,增容剂含量与共混体系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