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晴  娄明 《包装工程》2021,42(14):337-344
目的 研究安徽省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总结典型地区可借鉴的模式,发现新的发展策略,为乡村旅游扶贫及乡村可持续建设提供经验启示.方法 采用多个案比较的方法,结合安徽地域特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扶贫案例,通过"5W+2H"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总结了安徽省"生态旅游+扶贫""农业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三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并结合乡村振兴中的可持续要求,提出设计学科介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结合智慧旅游完善线上线下的体验效果、结合非遗传承文创设计提升乡村文化传播等设计与传播策略,丰富了乡村旅游建设的实施路径,通过服务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流程等系统性创新,创造舒适满意且与众不同的服务体验,同时深入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科技、工艺与设计的融合创新,有效保护、创新和延续乡村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设计介入教育扶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人才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长远来看,强化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解决乡村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探讨教育扶贫问题,构建设计介入教育扶贫的具体方法以及设计出具体的案例。方法对农村地区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问题,并依据问题应用社会创新设计的相关理念进行设计创意。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使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能够产生互向价值并促进共同发展。结论设计能够对农村儿童所处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使其断裂掉的影响其学业进步的各种联系得以重新的连接,在对社会现有资源的创造性重组过程中,实现城乡儿童的互相价值,促使其融合发展。通过设计所建立起来的学习共同体,一方面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儿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能为教育扶贫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季铁  朱碧玉 《包装工程》2021,42(22):285-292, 329
目的 促进乡村振兴下的电商扶贫发展,探索以设计参与电商进而推动京东品牌扶贫3.0模式的发展路径.方法 以设计参与农村电商扶贫为研究路径,结合京东集团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融合,通过销售数据、交易数据、消费者行为、行业竞争等要素的分析,量化需求与市场指向,指导设计介入的方式.结论 在京东品牌扶贫3.0模式下,把握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设计、电商、品牌等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能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推进扶贫品牌培育、激活乡村内生市场、创新交易方式、帮助企业创收、助推农民增收,引导推动乡村新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熊炎  叶德辉 《包装工程》2021,42(10):251-259
目的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引下,关注湘黔桂三省坡连片特困区整体贫困问题,以"设计+文化资源"方式探索三省坡侗族设计扶贫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方法 归纳三省坡侗族文化内涵,分析国内外设计扶贫案例,结合设计理论学、扶贫理论,采用设计思维介入的方式,整合地域资源,探索基于设计自组织理论的设计扶贫策略,开展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本土设计实践.结论 设计驱动创新可以成为扶贫活动的战略工具,利用设计的协同连接作用,关联融合产业、构建文化品牌和整合资源.引导在地居民参与乡村社区建设,提升三省坡地区村民的内生动力,获得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创新驱动力,提升品牌传播的可持续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以期为我国其他连片特困区的扶贫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配合各地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精准扶贫更富有活力,让各类乡村再造能拥有艺术设计的审美,响应打造美丽乡村的号召,同时与旅游发展相互融洽,提供更多乡村发展可能性。方法通过借鉴日本20世纪著名的大分县"一村一品"乡村设计活动的经验,运用艺术品牌设计的方法,促进中国乡村品牌设计差异化,以及特色农产品的设计开发。将历史文化开发、品牌设计开发和当地产品相结合,邀请各类艺术家丰富乡村艺术创造可能性。结论将艺术设计注入乡村发展的路径,能够加强乡村文化精神建设,并唤醒当代城市人的乡愁,吸引乡村人才回流,提供乡村内就业岗位,缓解乡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最终助力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为重点扶贫乡村提供了文化创意发展脱贫的可行性参照。  相似文献   

6.
陈惠 《包装工程》2020,41(18):302-305
目的 以往乡村扶贫主要是通过政策和产业的导入进行实施,而设计扶贫也是其中比较新颖的策略。运用产品设计的方法为乡村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以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为农村脱贫提供帮助。方法 开发农村旅游文创产品应根据地方特色,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使其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二是充分挖掘地方的各种文化资料,并将其融入相关的文创产品中;三是对当地的民俗进行重构,选择其中有益的元素进行开发设计;四是把农村的景观名胜进行图形化,使之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资源。结论 将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料作为文创产品的重要灵感之源,通过设计使之转变为深受市场欢迎的旅游文化商品,并真正实现设计扶贫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宏 《包装工程》2020,41(14):130-134
目的探讨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设计介入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设计解决方案及可持续设计理念,这是近年来设计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扶贫要实现精准化效果,必须要进行精准化识别,这对设计介入扶贫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结合贫困地区现状分析地域特点和目标群体特征,在阐述设计扶贫识别的概念内涵及价值基础上,针对目前的盲目粗放式设计扶贫,帮扶主体单一、帮扶措施简单、帮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运用AHM分析法、TOPSIS模型分别对设计扶贫目标群体和项目进行精准化识别。结论要实现脱贫目标就必须由粗放式扶贫转为精准化扶贫,对贫困者精准化识别提供具体的推进办法,使资源达到最优匹配让真正的贫困者受益于设计,设计扶贫精准识别对推进设计扶贫工作精细化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季铁  郭寅曼 《包装工程》2017,38(24):18-22
目的对当下设计专业参与贫困地区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产学研模式展开分析。方法结合设计产学研的新形式以及设计参与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基于典型的"三重螺旋",构建纳入"文化持有者"在内的"四重螺旋"协同创新模式,讨论文化持有者、学术界、政府和产业在合作中的角色与优势,并以"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为案例,探讨其协同创新网络机制与模式的构建方式。结论通过将文化持有者纳入产学研网络,激发他们的脱贫主体性,创建其与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培养出一批掌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新型手艺人,有助于他们融入全球化的商业与社会创新网络,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邢阎艳  杨亮 《包装工程》2022,(S1):362-365+379
目的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结合双高计划建设的发展契机,积极响应和探索实践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的国家战略。方法 通过对背景环境和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分析,结合当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和职能提升的重要现实意义。结果 探讨了艺术类高职院校针对乡村振兴和设计扶贫可采取的措施和各类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手段,以及如何搭建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的高职院校功能平台。结论 为“双高计划”背景下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响应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国家战略的示范性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建设发展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1.
商超余 《包装工程》2018,39(10):17-21
目的探究荣昌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DE导向下,如何聚合陶产业的利益相关者,驱动荣昌陶艺术和经济的双重引擎价值功能,实现陶产业的复兴和繁荣。方法通过分析荣昌陶的人文艺术价值,参照国内陶瓷产业发展高地放弃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路线,借鉴三重螺旋理论基础衍生出的四重螺旋模式,从产学研的角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结论单向度的产业主导及工业陶的定位,为荣昌陶的复兴之路蒙上阴影,行政主导的唯经济论不利于非遗项目的恢复和发展,只有聚焦艺术陶和营造陶文化艺术的生态环境,才有利于荣昌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彦  温庆武 《包装工程》2022,43(12):423-428
目的 探索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方法 分析隐身于贫困乡村的西兰卡普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设计转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对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梳理其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传承主体和市场竞争方面的典型性困境与原由;以设计赋能传统手工艺作为设计扶贫的重要手段,基于西兰卡普所面临的困局系统性地提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策略。结论 在设计扶贫中,应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再创新机制,注重强化造血能力,塑造地域名片,围绕当代消费需求,结合数字化技术进行展销模式、产品供给的升级和创新设计,并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总之,系统性地对西兰卡普进行设计赋能,是西兰卡普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效力并助力当地贫困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付泓潇  季铁  蒋友燏 《包装工程》2018,39(10):40-45
目的研究影像采集地方知识的方法,构建可供设计及研究的快速学习影像平台。方法对传统地方知识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以影像作为工具进行快速学习地方知识的方法及优势,以湖南大学"新通道·呼伦贝尔"实践项目为例,建立以人作为快速学习的对象及构建知识网络的结点,对快速学习地方知识方法进行验证。结论通过实地探索地方文化,运用影像工具采集地方资源,整合形成可快速学习的地方知识平台,获取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依据,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创新及研究支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包装工程》2020,41(10):198-204
目的研究精准扶贫背景下河池瑶族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方法为更好地对瑶族特色产品的包装进行地域性创新设计,从同质化严重、缺乏瑶族特色、设计粗糙简单三个方面,分析河池地区产业扶贫中特色产品包装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瑶族特色资源(风景名胜、服饰文化、民间艺术、民族信仰及婚俗文化等)为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源泉和灵感来源,充分利用这些地域性资源进行元素提炼和设计,并结合包装内容物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精准扶贫下瑶族特色产品包装的创新设计问题。结论使用河池地区瑶族的特色资源对产业扶贫的产品包装进行创新设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对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为地域性特色产品包装创新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脉地区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资源丰厚,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与地质公园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本文基于对秦巴山脉地区资源价值与保护利用现实存在问题的剖析,借鉴其他国家建设国家公园的相关经验,围绕提升秦巴山脉国际影响力、解决资源保护与社会扶贫矛盾的战略目标,探讨秦巴山脉建设国家中央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在秦巴山脉地区建设国家中央公园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An objective of Bioversity International is to promote income and food security by ensuring that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is conserved, characterised and used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The African Leafy Vegetables (ALVs)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and implemented to meet this objective but no impact evalu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its conclusion.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role played by Bioversity and its partners in the programme,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ALVs programme on the livelihoods of farmers in four regions of Kenya. The study used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Information from the survey was complemented by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To assess the role of Bioversity and its partners, all the partners were identified and interviewed. Bioversity was found to have ably acted as catalyst, facilitator and coordinator of the programm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marketing of ALVs had increased since 1997, women still dominated most of the ALVs activities, and those households that marketed ALVs were relatively better off than those that did n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