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局批准,液氮生物容器名词术语、液氮生物容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液氮生物运输容器、液氮生物容器盖塞、液氮生物容器提筒等五项机械部标准审查会,于1983年11月10日~15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级主管部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低温中心,将液氮从中心贮槽充填到液氮容器中时,用数字电子秤控制充填量。这种方法特别适于充填密闭式容器,容器的最高充填量在“高压气管理法”中已有规定,但即使是非密闭式容器,也需要防止液体溢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CCF-450/14-1200/8型高纯液氧液氮槽车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结构特点、外形布置及使用效果;该槽车能同时输运液氮液氮,且液氧、液氮容器同置于一个外容器中,减少了液体蒸发率与槽车空重,紧凑了总体布置。图4,表1。  相似文献   

4.
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制冷机和导热带耦合作用的低温容器内BOG蒸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容器内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容器内液氮形成从侧壁到中心,温度不断降低的热分层;靠近容器壁处液氮温度场和速度场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气液界面开始依次发生变化;当底部液氮发生明显的温度分层后,开始由容器底部向气液界面发展,最后液氮主体温度趋于均匀;导热带传递的热量对容器内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有影响,不同时刻由于气液界面附近导热带温度的不同,导致该处流体温度场形状有差异;容器底部热流体上升过程中在导热带下端的容器底部处形成涡旋,涡旋破碎后的热流体沿导热带两侧向气液界面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对液气生物贮存容器降温时所用液氮量以及所需液氮量与绝热型式及降温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容器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理由 在科研与生产中经常需要将低温液体如液氮从杜瓦瓶等低温容器中输入到低温设备 (如冷阱)中,此项工作在许多单位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这样不但不经济,而且易产生危险。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达到自动输送液氮的目的,我们设计TS—1型液氮输送器。 二、技术指标 1.液氮流量:0—100升/小时(可调); 2.气源压力:l—2公斤/厘米2; 3.表头压力:0.3—0.6公斤/厘米2。 三、工作原理 利用气源的气体压力作用在低温容器内液氮的液面上。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液氮压入出液管,再由输液管送往冷阱或其他需用液氮的容器内。 四、结构 S—1型液氮…  相似文献   

7.
<正>△液氮台式秤量机 英国Planer制品有限公司报道,实验室里长期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视杜瓦容器和冷藏箱的液面。由于自然蒸发,液氮会不知不觉地逸出。另外杜瓦容器或冷藏箱如在周末出现泄漏,液氮就会快速蒸发掉,贮存在里面的有价值的组织和细胞就会遭到损失。该公司现已采用一种装置──LCI台式秤量机,杜绝了这类损失的发生。把杜瓦冷藏容器放在秤量机的平台上,随着液氮的蒸发,液氮重量就会减轻,液氮液面可在简单的仪表上读出,当液面下降到危险警戒线时还会发出警告讯号。本秤量机还会进行远距离报警,本身配有备用电瓶,如发生停电还能使秤量机继续工作70小时。  相似文献   

8.
成都液氯容器厂建厂于1980年,全厂职工170多人,是农牧渔业部所属的液氮生物容器的定点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金凤牌液氮生物容器具有液氮保存期长、重量轻、性能稳定、品种规格齐全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上的超低温生物贮存、低温治疗;工业上的低温装配、低温处理;国防、科研、电子、冶金等领域的液氮贮存和运输.该厂生产的 YDS—10、YDS—30B 产品在荣获1984年国家银质奖后,YDS—3,YDS—30型产品又分别荣获1985年  相似文献   

9.
高温超导磁悬浮测试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家素 《高技术通讯》2000,10(10):56-58,55
介绍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液氮低温容器,永磁体轨道,数据采集和处理,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四部分,采用了能放量高温超导体块材的薄底液氮低温容器(杜瓦容器),解决了将高温超导体块材置于永久磁体之上的磁悬浮测量问题,能实时检测多块或单块高温超导体块材的各种高温超导磁悬浮性能。  相似文献   

10.
车载液氢杜瓦蒸发率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检测低温容器的热性能及车载液氢杜瓦试验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液氮蒸发率试验.列出根据容器系统结构参数相关传热计算结果,包括试验系统分别贮存液氢和液氮各项漏热及理论蒸发率.对90%充满率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液氮蒸发率实验结果对液氢试验蒸发率作了预测.并对容器处于安全压力下自然和憋压两种状态下进行的各种充满率的液氮蒸发率实验结果,分析了系统中压力、充满率与蒸发率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大型航天低温试验系统液氮低温容器结构形式选择论证情况,介绍了所选取低温容器形式—组合容器的结构组成、设计要点,并针对组合容器设计、制造和安装环节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制定标准的意义液氮生物容器是开展家畜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和低温医学研究及生物工程、科研生产中的必不可少的专用设备。我国自74年开始研制液氮生物容器,77年小批量生产,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有20多个科研单位和工厂进行了研制和生产,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迅速发展为年产上万只容器的新行业。目前该产品不仅能够基本满足国内需要、改变了在82年前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已开始有少量出口。过去由于全国七个主要生产厂分布在五个部、五个省,涉及的部门较多,行业标准化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至今除四川、河南有省标,航空工业部有10升容器部标之外(机械工业部标准正在制定),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国家专业标准,个别厂家甚至没有企业标准。造成产品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研制了一种调节和显示液氮液面的多用途系统。该系统在液氮容器内的工作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由机械部军工局下达、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承接的液氮转注容器,于1986年底研制成功,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这种转注容器,主要用于转注液氮或液空,它由容器主体、气动阀、电磁阀、气电转换、液面控制、计时计数等系统组成。以常压连续接收、带压间断输出的方式,将常压低温液体转注至带压贮槽内。其主要性能为:  相似文献   

15.
1985年7月25日至7月30日在成都召开了低温容器的活动抽气咀的性能鉴定会。这类活动抽气咀是由兰州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成都液氮容器厂对活动抽气咀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性能实验。与会代表认为这项工艺设计正确、性能稳定、实验数据完整,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活动抽气咀的研制成功对液氮生物容器的制造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液氮生物容器》国家标准自1985年发布实施后,已被国内厂家普遍采用,获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这里介绍了该标准修订的目的、意义和原则。指出修订的重点是以产品的静态液氮保存期为标准、对产品分等分级(合格品、壹等品、优等品).着重对质量分级的理由和意义,分级指标的具体规定,规定分级指标的依据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分级后的优等品  相似文献   

17.
低温系统是该试验装置的一个主要分系统,采用增压过冷液氮冷却高温超导电缆及其电流引线,是国内首次采用过冷液氮循环冷却高温超导电缆的低温系统.低温系统包括两大部分:过冷液氮循环部分和制冷部分.在过冷液氮循环部分,以低温泵的扬程作为循环流动动力,液氮通过与制冷部分的热交换,获取冷量,被输送到高温超导电缆低温容器和终端,液氮通过与电缆的换热释放其冷量,最后回到气液分离器,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制冷部分采用液氮减压降温获取冷量,其最大制冷量3.3kW,液氮消耗72 L/h.  相似文献   

18.
低温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亦 《低温工程》1998,(4):15-24
着重介绍了低温高压液氢容器和全包式预冷夹套低温容器的结构,容器分为三导:外容器是真空容器,夹套容器是预冷介质容器,内容器是低温介质容器。容器可用液氮预冷,大大节省预冷液氢,全包式的预冷夹套液氢容器,使预冷夹套发挥最大作用,其关键是使用了锥筒式支承,锥筒小端支承在内容器颈管上,大端支承在外容器上,在内容器上没有任何支耳和凸台,透用于带预冷夹套低温容器和多层绝热低温容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多层绝热低温容器进行真空夹层残余气体质谱分析的目的、方法和装置,分别测出被测低温容器在注入液氮之前、之后的残余气体质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容器经过抽真空封口后,因多层绝热材料放气,夹层真空逐渐降低,其放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H_2O和CO、N_2等;装入液氮后,夹层真空会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这时残气成份几乎全是氢。认为材料放气中的氢是获得和长期维持更好真空的主要限制因素。最后提出减少氢气量的三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简单可靠的铝片密封垫圈引导出几个新的技术。这种密封垫圈的使用温度允许由液氮温度到450℃这样宽的范围。铝片密封垫圈用在一十50升铝制容器上之去气特性已被研究过了。容器烘烤至240℃。气体之成份及发生率是在有液氮冷阱的系统中,附带或不带钼收集器情况下测定的。冷阱,收集器及阀分别烘烤至400℃,以扩散泵抽气的典型真空系统在10-10乇数量级内压强完全没有波动,这是因为采用了特殊的沸石托转泵,此泵在低真空抽气时,还兼作阱之用,从而避免了机械泵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