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默  黄辰  苏盼盼 《包装工程》2022,43(14):29-36, 44
目的 为了提高用户与产品之间互动的明确性与有效性,对消费类产品进行设计方法的研究。方法 借鉴生态心理学中的可供性理论,将可供性交互矩阵(功能–任务交互矩阵)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可供性设计方法流程。该方法主要是面向产品设计早期阶段,通过解构用户任务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帮助设计师识别用户与产品之间彼此互动的行为模式,确立产品的可供性,为设计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供明确的设计依据。结果 以电吹风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首先,通过功能–任务交互矩阵明确该产品的可供性因子;其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确立电吹风所具有的可供性特征,可分为功能性可供性、操作性可供性和信息性可供性3类;最后,综合以上并结合用户人群的需求,进行方案的细化。结论 通过可供性交互矩阵与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的设计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操作性,而且丰富了可供性在设计领域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舒睿  黄敏 《包装工程》2022,43(22):282-287
目的 探索将文化民俗有效融入现代产品中的技术思路,保留并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方法 分析可供性与文化意象之间的主客观互通性;挖掘交互式智能音箱中的可供性触点;构建形态、感官、认知及情境四类可供性的设计框架;以楚文化意象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对智能音箱的产品造型与交互操作方式进行设计,并进行设计评价。结果 在可供性理论指导下的楚文化意象交互式智能音箱产品外观及交互体验设计较好地满足了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结论 可供性有助于文化意象的正确提取与转化,可将意象抽象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要素,帮助用户在生理与认知两个层面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同时进一步回味、体验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3.
李帅  冯荟 《包装工程》2020,41(6):228-231
目的研究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价值与方法,进而为产品设计提供建议,实现更具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产品设计。方法阐述可供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从吉布森与诺曼对可供性的不同定义来阐述在生态心理学中的可供性与在设计领域内的可供性的区别。对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归纳出可供性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三种类型,即潜在的可供性、集体的可供性、情感化的可供性。基于人的行为对产品可供性进行挖掘,提出行为的停顿、行为的可视化、自然行为关系三种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结论为设计师提供关于将可供性概念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创造舒适自然的使用体验,满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于宏 《包装工程》2023,44(22):358-367
目的 分析可供性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总结可供性应用于包装设计中的路径,进而为包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手段。方法 阐述可供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并将其引申至包装设计中,分析将可供性引入包装设计中的可行性,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优秀的包装设计案例分别从用户、包装、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探析包装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可供性,以及其对用户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法总结出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包装设计路径。结论 通过分析可供性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提炼出了形态的关联性设计、功能的情境化设计、交互的人性化设计三条设计路径,以期为今后的包装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并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同时,将可供性理论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也为增强企业商品竞争力、提升商品销量、优化用户体验等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纪毅  马明  卢世主  王晶晶  韩明钰 《包装工程》2023,44(14):450-460
目的 探究可供性视域下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概述了博物馆场景下,非遗虚拟仿真系统的现状,并对可供性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梳理和提炼,提出可供性应用于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的意义;其次从可供性视角分析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将可供性引入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的机会和意义;最后通过分析非遗虚拟仿真系统的可供性设计节点特性,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构建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方法,并以广彩瓷虚拟仿真系统为例进行设计实践与可行性验证。结论 研究结合可供性理论,提出可供性视角下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可分为功能结构层、场景交互层、信息设计层与文化分为层,并分别提出显性知识数据库构建与隐性知识可视化教学、空间仿真、实体仿真与结构仿真、表征引导信息与情境反馈信息、视觉元素非遗化与听觉媒介沉浸化设计原则,形成面向博物馆非遗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为构建自然交互体验的非遗虚拟仿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仲航  李颖  宋美佳  黄晓光  何琳 《包装工程》2021,42(22):103-107, 114
目的 通过将可供性引入并辅助产品造型设计,减小产品属性的信息传达与用户理解之间的偏差,优化产品造型.方法 将可供性的4种分类,即功能可供性、认知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感官可供性,与整体特征、功能引导等7种产品造型要素对应结合,建立可供性对产品造型设计的指导方法.以小型工具曲线锯设计为例,基于此方法完成造型设计方案;运用熵处理法与李克特量表评价法,将基于可供性的产品造型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对新的曲线锯造型设计方案与现有造型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结论 构建了一种基于可供性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完成了曲线锯的造型设计方案,依据基于可供性的产品造型要素评价指标完成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了思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白仲航  邢丽  赵芳华 《包装工程》2020,40(22):21-26
目的 探讨可供性辅助情感三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利用可供性思维帮助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的情感诉求,进而实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法 首先论述了情感三层次理论的研究应用,并总结了情感三层次理论下的产品设计框架,分析了情感三层次理论在产品设计应用中存在的弊端,然后阐述了可供性理论的发展应用以及可供性思维的优势,探讨了情感三层次理论和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关联性。结果 提出了可供性辅助情感三层次理论应用实践的框架图,并通过相关的设计案例说明好的可供性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不同情感层次的诉求。结论 借助可供性思维辅助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有效可行的,可供性理论为情感三层次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应该引起更多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余森林  王苏影 《包装工程》2022,43(20):237-246
目的 将可供性引入用户需求分析阶段,准确定位用户需求和产品要素,减少因需求提取不准确导致产品设计要素的表达和用户理解之间的偏差,从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与易用性。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领先用户访谈、建立产品评价数据库等研究方法获得用户需求的初始描述,并借助功能可供性、行为可供性、认知可供性、感官可供性四种分类,归纳提取设计需求要素。其次,利用模糊Kano模型量化处理、筛选提取设计要素,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设计要素重要性排序。最后,将筛选出的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设计要素应用于设计实践。结论 构建一种基于可供性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多功能便携式野餐箱的方案设计中。依据产品设计的可供性要素评价指标,完成方案设计评价,验证设计成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类似产品的需求研究和设计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晓云  李风彦  杨培 《包装工程》2020,41(24):14-21
目的 目前心流理论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及计算机等方面,在产品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分析心流理论的交互设计适用性,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梳理心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心流交互体验的实际验证方法,从产品角度提出心流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对心流理论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启发性原理进行总结。结论 心流是一种积极情绪的体验,在适当情境下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建立清晰的用户目标、维系挑战与技能的提升、给予有效的操作反馈三个主要方面,对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进行拓展,丰富产品交互设计与心流理论相结合的理论空间,为产品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伊航  宋莎莎 《包装工程》2022,43(18):80-86
目的 从家具材料CMF的角度出发,分析可供性理念在家具材料CMF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方法 通过阐述可供性理念的起源以及其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引申到家具材料CMF的设计中。可供性作为联系环境与用户使用感受和行为的媒介,通过详细探究色彩、材质和表面处理工艺的可供性对用户产生的影响,构建基于可供性理念的家具材料CMF的设计流程,以现有的优秀家具产品为例,探析可供性理念运用于家具材料CMF设计的可行性。总结归纳出基于可供性理念的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提出家具材料CMF设计的方法,使家具可以更好地从色彩、材质以及表面处理工艺角度把握家具设计的方向,提升家具产品的使用体验价值。结论 将可供性理念引入家具材料CMF设计的研究中,能够指导家具材料CMF设计的流程,为实际家具设计过程提供相应的理论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strategy which combines both conceptual and mental design information to quantitative degrees of affordance using a fuzzy scale that provides user-to-designer in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has been hidden. In the past, design concepts were not a result of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signers and users. This study found that, based on users’ mental models, users can reflectively modify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usage. These insights offer a hidden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designers and are defined as generalised afforda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proposed a novel method to semi-quantify affordance using a fuzzy linguistic modelling technique to establish a fuzzy scale table that quantifies degrees of affordance. An affordance fuzzy matrix (AFM) was creat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ffordance of each task necessary to utilise each product component.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e AFM indicate the generalised affordance of a particular product. Hidden messages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product improved by the user itself because of his habit, which incurs additional product features, symbols and words, and will help product designers for further design strategy and improvements. In this study, generalised affordance is applied to an electric oven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语义学的相互区别与联系,研究在产品设计中合理协调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语义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的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对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将产品设计对象划分为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形态设计与满足非基本使用功能的形态设计两类,对设计中协调处理人机学与语义学的方法进行讨论。结论归纳总结了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语义学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在产品设计中协调处理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语义学要素的具体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利敏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18,39(10):162-166
目的研究"无意识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方法。方法基于对"无意识设计"概念的理解,通过案例研究与分析,以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行为启示、行为激发、情感激发3个方面来探讨"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将这3种方法应用于宿舍桌椅书架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论总结出"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工业设计师处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认知,为基于"无意识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产品的使用方式可以遵从用户的行为习惯,产品与用户之间能够建立良性的情感交互,从而实现更为完美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关怀理论探究适老化产品设计策略,改善科技数字化生活背景下老年群体的产品体验感。在关怀理论的视角下,从基于需求满足的关怀设计、增强互动反馈的关怀设计及基于情感回忆的关怀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探索适老化产品设计策略,优化老年群体与产品的人机交互绩效,为适老化产品设计提供高效且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基于关怀理论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加聚焦于解决老年群体特有的问题,从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需求出发,发掘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让老年群体更好地拥抱科技产品。同时,研究所提出的产品设计策略,将为面向适老化的产品交互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让设计从业人员能够为更好地实现老年群体自然轻松的产品交互体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花雨张  刘林 《包装工程》2021,42(2):123-128
目的为提高桌面机械臂的用户接受度,提出产品语义通用性概念,得到一种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方法运用视觉动力学理论,分析现有桌面机械臂外观,提取其形态中包含的设计元素,总结造型方法;根据视觉动力数量与产品语义的联系建立等级,完成对产品语义的量化描述;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桌面机械臂在用户年龄、用户性别、产品使用场景的产品语义通用性权重,结合两方面的结论对其进行设计从而得到目标产品语义。以桌面机械臂外观造型设计为例,验证设计方法的科学性。结论视觉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构建产品外观与产品语义通用性的关系,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能指导桌面机械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罗哲辉  陈彩霞 《包装工程》2023,44(14):347-353
目的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以广东太虚拳为例,研究体育类非遗互动产品设计路径,为当前传统体育类非遗的数字活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方法 进行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应用现状研究;分析将具身认知理论引入体育类非遗互动产品设计的意义与机会,构建体育类非遗互动产品设计的具身认知模型,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体育类非遗互动产品设计路径;分析广东体育类非遗——太虚拳传承现状与需求,以其为例展开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模型与设计路径的可行性验证。结论 提出了面向体育类非遗的互动产品设计方法,强调了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文化内容提取与转化、用户体验通道构建及体验情境设置,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体育类非遗文化的具身感与沉浸感,为体育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框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