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烯基双酚A醚接枝LDPE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烯基双酚A醚(DBAE)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与低密度聚乙(LDPE)在Haake转矩流变仪的混炼器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的工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和证实了接枝共聚物LDPE-g-DBAE的结构。并通过正交实验及数据分析,确定了合成LDPE-g-DBAE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离聚物对PET/LDPE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性挤出的方法合成了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镧(LDPE-g-MALa)离聚物。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我们将离聚物与PET,LDPE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共混挤出,并用注射成型机制备标准样条,对共混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离聚物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另外,通过IR,DSC,溶解性实验,分子量的测定等还考察了离聚物对PET/LDPE共混体系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应性挤出聚乙烯接枝马来酸二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过氧化二异丙苯容入马来酸二丁酯,再与低密度聚乙烯粒料混合均匀,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挤出,可得到聚乙烯接枝马来酸二丁酯产品(PE-DBM)。产品经二甲苯溶解,丙酮沉淀纯化数次后,由化学分析和红外鉴定表明,在挤出反应中确有40%以上的DBM单体接枝到聚乙烯链上,接枝率可达到0.3DBM/100E。DSC研究静态熔融反应表明,反应只有在150℃才开始反应,175℃达到峰值,190℃全部反应终止。  相似文献   

4.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及热释电(TSC)方法相结合研究了γ-辐照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由PALS测得随辐照剂量的增加,PEN中自由体积减少,这说明分子链堆砌紧密,分子间距离减少。而TSC的结果表明,PEN中载流子陷阱深度变浅,空穴注入数量增加。这两种实验结果说明分子间距离减小降低了导带的能级,从而使陷阱变浅,空穴注入增加。另外,γ辐照产生的交联与降解引起PEN中可运动分子链段数量的变化与TSC中初始载流子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热运动引起分子链间距离的变化有利于载流子的链间跃迁。  相似文献   

5.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开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  相似文献   

6.
王伟  朱莉群 《高分子材料》1996,3(4):10-15,52
本文研究了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顺丁烯二酸酐(MAH)熔融反应,红外(IR)分析证实反应产物为接枝共聚物。调节剂(DMS)的加入,能显著地抑制交联反应,当DMS用量达1%(wt/wtPE)时,热二甲苯抽取的不溶物(交联大分子)含量就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7.
聚碳硅烷/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交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碳硅烷(PCS)/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交联反应。结果表明,PCS/DCP的交联为自由基缩合反应,其交联温度为140~220℃,温度是控制交联反应的主要因素,而时间长短对交联程度的影响不大。在PCS中加入DCP时,虽然能使PCS的高温裂解产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DCP的引发效率不高,当DCP含量小于10%时,PCS分子主要是线性增长或形成支化结构。  相似文献   

8.
橡胶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子结构中含不饱和双键的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玻璃纤维表面涂覆过氧化物引发剂(BPO)及橡胶溶液、使橡胶分子链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玻璃纤维表面的偶联剂进行接枝反应,在玻璃纤维表面接枝了一层橡胶分子链,初步分子橡胶分子链在玻纤表面的反应机遇,对几种橡胶(EPDM、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氨丁橡胶)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接枝能力及反应条件对橡胶分子链在玻璃纤维表面接枝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的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行分解;EP的加入使乳胶膜的吸水性降低;在乳胶粒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分散程度不同还观察到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LDPE交联物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凝胶含量,平衡溶胀比和高温模量等的测定,比较了过氧化物交联LDPE和硅烷交联LDPE的结构与性能的差异。根据交联网络方程Mooney-Rivlin方程的计算表明,当凝胶含量相同时,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密度远小于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11.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当引发剂浓度为4.5×10(-3)M/L,MMA浓度为0.225M/L,在30℃反应3.5h时,单体转化率C%=90.5%,接枝率G%=62%,接枝效率GE%=70%,接枝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10(-3)。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浇铸成膜后,用黑曲霉在无机盐营养培养基中降解40天,失重率分别为32%和23%,表明淀粉/MMA接枝共聚物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制备新型相容剂——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地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接枝率均较均聚PPF401为高;将3种引发剂(BPO、TBP、DCP)进行比较在相同的下,以TBP作为引发剂的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ST/PP质量比增大与反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将PP-g-P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EAA与端唑啉聚醚(活性聚醚)的偶联接枝反应,用IR及化学分析方法证实了流形接枝物EAA-g-PEO的生成;考察了不同用量和不同种类的活性聚醚所形成的梳形接枝物对LDPE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梳形接枝物是一种较好的持久性高分子抗静电剂.  相似文献   

14.
带过氧侧基的聚苯乙烯对PS/EPDM共混物的反应增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质量比为95/5的苯乙烯和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苯在过氧化苯甲酰的引发下进行了本体共聚,红外光谱和DSC分析表明,共聚物中保留了D120的过氧键。在PS和EPDM的共混过程中加入了这种带过氧基团的聚苯乙烯,激光光散射,红外分析及溶解分离试验表明共混过程中同时发生了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分散相粒子的尺寸明显减小,接枝物起了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紫外线辐照HDPE与尼龙-6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R、SEM、DSC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紫外线辐照HDPE/PA6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紫外线辐照时间的增长,HDPE分子链上引入C=O-C-O-等极性基团明显增加;PA6的粒径减小,与基体间界面作用加强;两组分玻璃化温度差(T_(g,PA6)-T_(g,HDPE))减小;共混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屈服点及拉伸冷流塑性形变。当辐照时间达144h后,由于HDPE热稳定性明显变差,共混物韧性突降,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未出现屈服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后聚合方法,通过氯甲基苯乙烯(VBC)与大孔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t-DVB)」交联树脂球粒中剩余双键的接枝悬浮聚合,制备出了氯甲基化大孔径P(St-DVB)树脂。用压汞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树脂的孔结构,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用红外学谱法予以证实,用元素分析测定了树脂含氯量,考察了VBC用量及溶胀剂对后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P粉表面固相接枝及其表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MAH-g-PP的接枝效果和晶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丙烯酸作为接支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引发剂,与低密度聚乙类混合,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测定了LDPE-g-AA的熔融旨数和表征接枝率的吸光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MI和R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AA掺入量与MI有密切相关,而DCP加入量对MI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PEG分子量对PET-PEG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不同PEG分子量的PET-PEG共聚物,其中PEG含量占7%(相对于DMT质量比),以DSC、解偏振光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结晶速度。结果表明PEG的引入能有效地增加分子链柔性,改善结晶性能,尤其PEG分子量为4000时,结晶速度得以大大提高,温度为110℃时,PET-PEG4000结晶速度仅1min,电镜分析表明共聚物中的PEG分子量提高有助于分子链的有序性提高,从而加速结晶,但同时也会引起分子链缠结,从X衍射图谱上,可以看出PEG在结晶过程中并不进入PET晶格中,它只起到诱导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二丁酯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马来酸二丁酯(DBM)为接枝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讨论了DBM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O)量及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DCPO为零的情况下,DBM仍能与PP接枝。通过反应体系熔体流变曲线的分析和反应物熔融指数凝胶量的测定。证实了在接枝反应中DBM不发生自聚,DCPO是引起产物降解的主要原因,接枝产物极少产生生交联。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接枝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