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丙烯酸酯乳液无皂聚合过程中引入正硅酸乙酯,利用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热分析仪以及拉力实验机等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形态、粒径、耐热性以及力学等性能。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对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正硅酸乙酯用量对复合乳液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液的耐水性优异,粒径小、单分散性好。SiO2无机网络在丙烯酸酯聚合网络中起到了交联点的作用,并与有机相之间有良好的键合;复合乳液的热稳定性和摆杆硬度随着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Sol-Gel与在位聚合联用制备分散良好的纳米杂化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有Sol-Gel法与在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使正硅酸乙酯在聚合物单体中进行水解,缩聚、然后再加引发剂使单体聚合,制得了稳定分散的纳米粒子杂化的聚合物材料,该材料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在保持树脂光学性能的前提下,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有所改善,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次水热合成法,在大孔的α-Al2O3载体上合成了连续致密的镁碱沸石膜.采用XRD,SEM以及单组分气体渗透试验对所合成的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晶化起始物料对合成镁碱沸石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十八水硫酸铝作为固定的铝源,研究不同硅源的影响时,使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很难在载体表面形成连续的镁碱沸石膜,而使用水玻璃和硅溶胶作为硅源合成出的膜则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致密性;当改变铝源时,单质铝和氯化铝无法合成镁碱沸石膜或无法合成纯的镁碱沸石膜,而使用硫酸铝、铝酸钠和异丙醇铝则可以合成纯的镁碱沸石膜.并且,合成的膜的致密性存在差异,按所合成的镁碱沸石膜的致密性由好到坏的顺序所采用的铝源分别为:十八水硫酸铝,异丙醇铝,铝酸钠.  相似文献   

4.
反渗透(RO)技术具有低能耗、易操作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但膜结垢特别是硅垢导致的膜通量下降、膜寿命缩短问题严重制约着RO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硅垢形成机理,包括溶液中硅酸聚合过程和RO膜表面硅垢形成过程;然后对抗硅垢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如表面化学改性、界面聚合和层层自组装等;最后对未来R...  相似文献   

5.
硅酸二钙是一种钙含量较低的硅酸盐胶凝矿物,与传统高钙硅酸盐矿物硅酸三钙相比,其具有石灰石消耗少、生成能耗低、水化热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少等显著特点,发展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硅酸二钙的结构、晶型转变及水化活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的组成、性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硅酸二钙为主要矿物的低钙水泥研发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面施胶淀粉中添加硫酸铝对瓦楞纸强度性能和抗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为更好地在表面施胶过程中合理应用硫酸铝,进而改善纸张性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先通过实验考察硫酸铝对淀粉胶液pH值、粘度,以及纸张强度和抗水性能的影响,再通过对淀粉胶膜进行DSC检测和SEM观测,探讨硫酸铝影响纸张施胶的机理。结果硫酸铝的添加会显著降低淀粉胶液的pH值和粘度;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添加硫酸铝可明显改善纸张强度,且其最佳质量分数为6%;纸张抗水性能随硫酸铝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佳质量分数在3%左右;添加硫酸铝的淀粉膜表面覆盖有一层纳米级的硫酸铝结晶,且玻璃化温度比原淀粉膜高。结论淀粉膜表面纳米硫酸铝结晶层的存在以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升高会影响纸张表面施胶效果,是改善其强度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粉体技术》2017,(1):78-83
以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种子生长法、模板法和反相乳液法等制备方法为主线,综述制备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以所得微球的性能为考察重点,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与展望;提出通过硅酸钠等低成本硅原料取代硅酸酯制备高性能硅微球是未来研究重点;改变种子生长法中溶剂的种类、制备粒径更大的单分散微球并进行理论探究成为种子生长法的研究方向;采用模板法对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制备的微球孔结构进行重组完善,得到纯度较高、机械强度和比表面积较大的微米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进而用于高性能色谱柱的制备以及生物催化等领域,发展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二氧化硅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为聚合物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使正硅酸乙酯在海藻酸钠中水解聚合,形成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0%、20%、30%、40%的有机/无机互穿网络膜。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无机相SiO2的加入对海藻酸钠膜的结构和结晶性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控制合适的SiO2含量可以获得相容性好的互穿网络膜。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硅环四硅氧烷单体和封端剂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乙烯基和含氢的硅油。改变原料的投料比,可得到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硅油。以正硅酸乙酯和含乙烯基封端剂为原料,改变原料的摩尔比,得到具有不同分子量的MQ硅树脂。采用红外和核磁的方法对不同硅油和硅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用黏度计和凝胶渗透色谱对样品的黏度和分子量进行测试。将不同组分的硅油和硅树脂混合,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而固化,得到的硅树脂在400nm以上具有较好的透光率(>90%),可用于大功率LED的封装。  相似文献   

10.
催化剂对正硅酸乙酯水解-聚合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林健 《无机材料学报》1997,12(3):363-369
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凝胶,研究了催化剂对正硅酸乙酯的水解-聚合机理及凝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阴离子尺寸导致了不同的水解机理,不同的催化方式及催化剂浓度、pH值、反应水量等对凝胶化时间、结构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正硅酸乙酯(TEO S)水解产物硅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调节两种混合溶液pH值,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采用TG/DTA、FT-IR、SEM及UV-V IS对成膜过程、薄膜性能与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TEO S水解聚合产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基本骨架由S i-O-S i组成,经120℃热处理后,薄膜均匀致密,提高了PC板的耐磨性,并有一定的增透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纤维素为模板制备多孔SiO2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溴丁酰溴与羟乙基纤维素的酯化产物为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聚合的天分子引发剂,在60℃引发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再将PDMAEMA接枝到纤维素上.以此作为模板,在其水溶液中搅拌加入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产生二氧化硅凝胶并吸附在模板上,形成二氧化硅棒,通过红外光谱(FT...  相似文献   

13.
以高价铈盐和季戊四醇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AM单体自由基聚合,制得星形聚丙烯酰胺(SPAM),并与淀粉接枝得到淀粉改性助凝剂(ST-g-SPAM)。通过F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制得的的聚硅酸氯化铝(PSAFC)铁溶液复配应用到蓝藻废水的处理中,以考察ST-g-SPAM的助凝脱浊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1L蓝藻废水中投加量为PSAFC4mL,助凝剂16mL时,浊度去除率能达到99%,助凝脱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波技术快速测定镁质硅酸镍矿的水分,并对不同含水量的镁质硅酸镍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微波检测装置、特性及其操作方法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以三嵌段共聚物L64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经水热合成介孔硅材料SBA;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聚合体系并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介孔硅改性聚酰亚胺材料。经过TEM,XRD,红外,TG,膜附着力及工业可靠性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研究表明,当加入总量的1%的介孔硅时,所得的改性聚酰亚胺膜附着力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并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概念基础上,对近20年来国内外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按照不同的复合体系分成三类,即,功能性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以弹性体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和以尼龙-6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在对这三类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等论述的基础上,对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二氧化硅凝胶包覆十二醇的微囊.囊壁材料是正硅酸乙酯水解、聚合生成的二氧化硅凝胶;囊芯材料是作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十二醇,其相变点为24℃.微囊的储能密度为116.5J/g,包覆量为53.74%(wt),平均颗粒大小为8.26μm,适用于相变调温纤维.并对十二醇微囊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封端剂对聚丙撑碳酸酯(PPC)进行封端,得到了正硅酸乙酯封端聚丙撑碳酸酯(TEOS-PP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热重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测试表明,封端过程中有扩链反应的发生。热分析结果表明用TEOS对PPC进行封端可以有效地提高PPC的耐热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9.
原位聚合法制备PA6/SiO2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TEO S)为前驱体,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W D-60)为改性剂,经原位聚合制备PA 6/S 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端基滴定、力学性能测试、DSC、SEM、AF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原位改性的S iO2纳米粒子在PA 6基体中分散均匀;与纯PA 6相比,复合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下降,结晶速度明显加快,结晶度略有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随S iO2加入量的增加而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醋酸乙烯酯在聚合中容易发生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所以实现醋酸乙烯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从不同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角度对醋酸乙烯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中以黄原酸酯、二硫代胺基甲酸酯为链转移剂的RAFT聚合和以乙酰丙酮钴络合物为调控剂的钴调控自由基聚合真正实现了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