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艳  李萍 《材料导报》1998,12(4):69-71
通过分析冲击后压缩强度(CAI)的测试过程,指出改善树脂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粘结效果,可有效地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损伤能力,即可提高CAI值。文中选用新型烯丙其酚氧树脂(AE)对改性聚醚酮(PEK-C)增韧的双马树脂基体及复合材料体系进行进一步增韧改性。结果表明,AE对双马纯树脂基体的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影响不大,但明显提高了改性BMI/T300复合材料体系的层间剪切强度和CAI值,并且改性  相似文献   

2.
多向细编碳/碳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自制装置研究了多向细编C/C复合材料纤维束性能,分析了工艺过程的影响。同时用界面微脱粘实验技术研究了C/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界面应力分布,提出了由界面脱粘力,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性能表征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为C/C复合材料优化设计提供了定量参数。结果表明:织物结构、织物编织工艺以及织物/基体复合对纤维的强度影响很大,降为原始纤维的20%左右,对模量影响小。不同界面层次,纤维/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和界面剪切强度不同,Z向纤维束中纤维/基体结合好,具有最高的结合强度,SEM观察证实有大量基体碳在纤维上枝联。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表面处理对C/PL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硝酸表面处理前后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碳纤维的硝酸表面处理对C/PL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粘结机理。研究表明,硝酸表面处理可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大幅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剪切强度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XPS研究发现,央纤维与PLA基体间有化学反应发生。界面化学反应程度的增加是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此外,碳纤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也对界面粘结强度的提高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SiC纤维/LC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通过在母体玻璃中引入MgO后进行热处理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SiC纤维/LC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在烧结条件下,在纤维和基体间形成一厚度约为2μm的界面层.纤维、基体间的界面剪切应力通过单根纤维压出法测试,发现纤维、基体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严重的影响,并且SiC纤维/LCMAS系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界面剪切强度,通过降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减弱界面剪切强度,可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磁场处理基体中间相后单向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利用0.8T强磁场处理单向C/C复合材料的沥青中间根基体后发现其界面层呈TOG弱界面结构(碳层片垂直于纤维),且磁场处理基体中间相后,单向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稍有下降,但其韧性却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并进一步研究了此种界面结构对单向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为碳源, FeCl3·6H2O为催化剂,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碳毡和不同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上原位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s) , 并以含原位生长VGCFs的碳毡和不同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基体制备VGCFs-C/C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压力、基体密度对VGCFs生长情况的影响, 借助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位生长VGCFs的形貌及基体原位生长VGCFs后热解炭形貌的变化, 并对比研究了C/C复合材料和VGCFs-C/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压力为3700 Pa, 基体密度低的情况更有利于VGCFs的生长; 原位生长的VGCFs改变了纤维表面热解炭的沉积形貌, 使得热解炭和碳纤维的结合面之间形成具有铆钉作用的球状结构, 增强了界面结合力, 从而提高了原位生长的高VGCFs含量样品的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Cp/铝合金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断裂特性分析;综述了用不同工艺生产的非连续增强MMC的性能及影响因素;试图说明增强体/基体界面结合力是铝合金复合材料性能的控制因素;指出寻求适当的界面结合力是复合材料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SiC纤维对LCAS(Li2O-CaO-Al2O3-SiO2)和MAS(Mg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补强,观察和分析了在不同复合系统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在SiC纤维/LCAS微晶玻璃复合系统中,发现纤维与基体之间有一中间界面层,它主要是在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中通过扩散形成,并且于1200℃时在界面上形成富C层。SiC纤维/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由于在烧结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限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恒温下的氧化失重与氧化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1)失重率为0-605的线性阶段;(2)失重率为60-80%的指数阶段;(3)失重率为80-100%的线性阶段,其次又分析了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在恒定时间下的氧化失重与氧化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关系也可分为三个阶段;(1')室温-失  相似文献   

10.
PAN氧化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进展OPBahletal一、简介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表面能的PANOF增强煤焦油沥青制造复合材料的可行性。这里说明一点,最近Markovicetal曾试图研制以PANOF(空气中处理至250-300℃)为增强材料、以酚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热压(1250℃/2.5h,20MPa)成型工艺,制备了Nb和NbTi纤维增韧Ti-48Al-2Cr-2Nb(TACN)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断裂韧、高温拉伸性能以及界面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基体有较大提高。温拉伸性能以及界面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基体有较大提高。其中TiNb/TACN复合材料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多向细编碳/碳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自制装置研究了多向细编C/C复合材料纤维束性能,分析了工艺过程的影响。同时用界面微脱粘实验技术研究了C/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界面应力分布,提出了由界面脱粘力,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性能表征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为C/C复合材料优化设计提供了定量参数。结果表明:织物结构、织物编织工艺以及织物/基体复合对纤维的强度影响很大,降为原始纤维的20%左右,对模量影响小。不同界面层次,纤维/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和界面剪切强度不同,Z向纤维束中纤维/基体结合好,具有最高的结合强度,SEM观察证实有大量基体碳在纤维上枝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和微区能谱分析(EDX)对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纤维增强LD2铝合金的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用热压扩散工艺生产的SiC/Al复合材料,其基体与SiC纤维结合良好。界面处有棒状相Al_4C_3生成(该相是菱形结构,对纤维强度有较大破坏作用),且存在镁元素富集。  相似文献   

14.
自行设计、委托加工了几组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纺丝模口,生产出相应的纤维,并用该纤维与PE-起,制备相应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对其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圆形纤维、还是各种异形纤维,其纤维/PE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均明显高于纯PE的断裂强度,纤维材料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基体的断裂强度;在复合材料中,横截面积相等的异形纤维和圆形纤维,长度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也相等,但异形纤维表面积大于圆形纤维,所以异形纤维和基体的结合力更大,更能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声发射技术,成功地测出SiC(CVD)单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纤维的平均断裂长度,并由萃取纤维的方法加以验证。再用微观力学模型,计算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6.
对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Cs)进行3D打印能够实现无模具快速制造,扩展增材制造的实际应用。为进一步提高3D打印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性能,采用热塑性上浆剂对干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以尼龙6(PA6)为基体打印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比了上浆前后碳纤维表面性质及复合材料力学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上浆后碳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增加,纤维与树脂浸润性改善;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纤维与树脂的机械结合力增强;上浆后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较原始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42. 2%,层间结合增强,弯曲强度提高了82%,弯曲模量提高2. 46倍; 3D打印的上浆后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试样断面上有明显纤维拔出现象,界面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使用CVD技术提高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很难使反应气体完全渗入到基体里面,这是由于“瓶颈”效应所致,即CVD过程阻塞了基体表面的小气孔,进而封闭了通向大气孔的入口,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位控CVD(PCCVD),来克服上述通过控制反应气体通道位置试样的加热位置,从而达到控制沉积位置,使沉积界面始终处于开孔状态,使用PCCVD技术制造的C/SiC复合材料,实际密度可达到其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编织炭纤维预制件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热解碳(PyC)/SiC界面相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弯曲性能通过三点弯曲法测试,复合材料的断口和抛光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通过等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纤维表面沉积PyC/SiC界面相以后,复合材料的三点抗弯强度从46MPa提高到247MPa。沉积界面的复合材料断口有明显的纤维拔出现象,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适当,起到了增韧作用;而未沉积界面相复合材料的断口光滑、平整,几乎没有纤维拔出,纤维在热解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化学损伤,性能下降严重,材料表现为典型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9.
连续碳化硅纤维(SiCf)由于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磨性、热稳定性好等性能优点,常作为增强体制备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基体相比,其具有密度更低、强度更高、疲劳蠕变性能大幅提升等优点,但横向性能却明显下降。因此,该类材料常被设计制作成单向增强性部件,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发动机的传动轴、整体叶环、盘类及风扇叶片等多种复合材料的结构件。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碳化硅纤维的性能、基体性能及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性能决定。目前批量生产的SiC纤维性能较差,界面结合状态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展较少,还不能为钛基复合材料构件设计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SiCf/Ti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究不同基体及纤维类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方法、界面特性及产物对SiCf/Ti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及破坏机制的影响,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以期开发出成本低、产物稳定性好、可批量生产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方法。目前较为成熟的碳化硅纤维有英国DERA-Sigma公司提供的Sigma系列SiCf及美国Textron公司提供的SCS系列SiCf,后者强度最高达到6 200 MPa。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金属箔-纤维-金属箔工艺(FFF)、单层带工艺(MT)、基体-涂层纤维工艺(MCT)等,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根据零部件的用途来定,FFF适用于制备板材等大尺寸构件,MCT适用于制备叶环、轴、管、叶片等复杂结构件。界面是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界面结构设计、界面反应控制及反应产物均影响着界面的力学特性。在SiCf/Ti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之间添加过渡层能够减缓它们之间的相互扩散及化学反应,过渡层选用反应层和惰性涂层组成的双层涂层较好。界面反应产物受涂层成分、基体组织、复合和热处理工艺、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增强纤维及基体性能、优选制备工艺、控制界面反应及产物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总结了连续SiC纤维(SiCf)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详述了SiCf/Ti基复合材料的钛合金基体材料、SiCf的种类及性能,SiCf与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SiCf/Ti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设计及反应产物,阐明了界面力学特性与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指出国内SiCf/Ti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点应放在高性能SiC纤维的研究与开发、界面层设计及界面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复合材料分析检测手段三个方面,为SiCf/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Si_3N_4/BN_(f)复合材料的相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Si3N4/BN(f)复合材料的相界面,研究发现,BN纤维的两端与基体结合牢固,界面不易解离,材料断裂过程中纤维很难拔出.材料的韧性主要通过BN纤维自身(001)面上的滑移、撕裂和弯曲以及BN纤维的侧表面与Si3N4颗粒的界面上的解离等途径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