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生复合材料(Al—TiB2—TiC)的燃烧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心昆  赵昆渝 《轻金属》1995,(11):55-58
本文研究了Al-Ti-B4C体系的燃烧合成过程,用粉末(Al,Ti,B4C)通过燃烧方法,来制备复合材料(Al-TiB2-TiC)。采用DTA、XRD和SEM译复合材料的形成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分别用80%Al+20%(3Ti+B4C),90%Al+10%(3Ti+B4C)原料粉末,通过忆热可得到Al-TiB2-TiC,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TiAl3.  相似文献   

2.
马宗义  吕毓雄  毕敬 《金属学报》1995,31(24):545-549
采用Ti-Al-B和TiO2-Al-B两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复合增强Al(Al2O3.TiB2/Al)两种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于Ti-Al-B体系,除TiB2外还有一定量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TiB2大部分为0.1-50μm的块状粒子,此外还有少量长宽比大于4的棒状TiB2.对于TiO2-Al-B体系,基本上没有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为005-20μm的近似等轴状的粒子.对两种复合材料差异的微观结构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Ti-C-Al体系热爆合成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整体加热燃烧合成法(即热爆合成)制备了TiC-Al复合体系,利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Ti-C-Al体系中升温速度及Al含量对TiC反应合成过程的影响,分析了Al基体对TiC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TiC反应合成过程中,首先是Ti与Al反应形成Ti与Al的化合物,放出热量,随后促使Ti与C的放热反应发生,合成TiC时放热产生的高温使Ti与Al的化合物分解,从而制得TiC-Al复合体系;升温速度及Al含量只有超过一定值时,该体系才能在较低温度发生热爆反应;当Al的质量分数从10%升至50%时,TiC的粒度从5.0μm阵至0.5μm.  相似文献   

4.
对Ti-Al-B,TiO2-Al-B和TiO2-Al-B2O3三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增强Al(Al2O3·TiB2/Al)复合材料.Ti-Al-B体系中形成的TiB2为最大尺寸可达5μm的具有一定长宽比的块状或棒状粒子,此外还有一定量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不规则块状Al3Ti生成.TiO2-Al-B体系中形成小于2μm等轴的Al2O3和TiB2粒子,基本没有Al3Ti生成.TiO2-Al-B2O3体系中除细小等轴状的Al2O3和TiB2粒子外,还生成尺寸为几十微米的条状Al3Ti.拉伸试验表明,由TiO2-Al-B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强度和塑性.对三个体系所制备复合材料差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马宗义  吕毓雄 《金属学报》1995,31(12):B545-B549
采用Ti-Al-B和TiO2-Al-B两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两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E,TiB2粒子复合增强Al(Al2O3.TiB2)/Al两种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于Ti-Al-B体系,除TiB2外还有一定量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TiB2大部分为0.1-0.5μm的块状粒子,此外还有少量长宽比在于4的棒状TiB2对于TiO-AlO  相似文献   

6.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熔铸法制备了TiB2和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评价了TiB2/Al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研究了增强剂的加入方式和体积分数对TiB2/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iB2颗粒对Al基体的增强效果比SiC颗粒好,Ti,B化合物的增强效果优于TiB2粉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TiB2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用含Ti,B化合物的混合物增强的1.5%TiB2/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热轧退火态性能为σb160.4MPa,δ13.1%,铸态HB451MPa。SEM观察结果表明,在铝基体中添加Ti、B化合物的混合物能在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  相似文献   

7.
LSM法制备TiB2/Al-7Si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LSM 法制备 TiB2 粒子增强AlSi7 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考察了TiB2 粒子对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K2TiF6 + 2KBF4= TiB2 + 4KF+ 5F2 反应式计算,在w (TiB2)为5% 时,在复合材料中可以生成稳定且均匀分布的TiB2 粒子,未发现TiAl3 等相。材料的杨氏模量由72.3 GPa 提高至96.8 GPa。TiB2 粒子对热处理组织与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EFFECT OF Cr ON MICROSTRUCTURE OF Ti_3Al+TiAl ALLOY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运荣  赵林岩 《金属学报》1994,30(3):97-103
研究了Ti-44.9Al(at.-%)和Ti-44.3Al-3Cr(at.-%)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Cr增加了Ti-Al合金中TiAl(γ)相的含量,促使Ti3Al(α2)相由片状变成块状;加速了α2+γ片状组织的不连续粗化过程,形成了尺寸较小的新生α2+γ晶。因此,加Cr和1150℃长时热处理是细化α2+γ两相合金铸态粗晶组织的有效途径;Cr促进有序体心立方β2相的  相似文献   

9.
孟福海 《轻金属》1999,(8):49-52
试样用盐酸、硫酸、硝酸溶解,合金中TiAl3、TiB2的钛转化为TiO2+,在C(H2SO4)=20mol/L的硫酸介质中,TiO2+与过氧化氢形成黄色———橙色的〔TiO(H2O2)〕2+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Ti质量浓度为0~50mg/L时,工作曲线符合比尔定律。合金中硼及微量铁不干扰测定结果。试样用氢氟酸溶解,合金中TiB2的硼转化为BF-4,在pH5~6之间,用BF-4离子选择电极工作曲线法测定试样中硼量。BF-4电极对溶液中1×10-4~1×10-2mol/L的BF-4有能斯特响应。合金中铝、钛、硅、铁及试液中过量F-和过氧化氢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Ti-Al-Cr三元系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Ti-Al-Cr三元系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含Al量达75at.-%,含Cr量达70at.-%的大部分区域。确定了Ll2结构的三元化合物相及其成分范围,完整地测定了TiAl,Ti3Al,TiAl2及TiAl3的相区范围及相平衡关系,明确了β-Ti相与TiCr2相的平衡关系及TiCr2相的成分范围  相似文献   

11.
Ti-24Al-14Nb-3V-0.5Mo合金的超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24Al-14Nb-3V-0.5Mo(at.-%)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80℃,3.5×10~(-4)s~(-1)的最佳超塑变形条件下,合金显示出较高的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69,拉伸延伸率El.为818%.根据其细小的α_2+β_0两相组织和等温拉伸的试验方法,确定合金的超塑性属于细晶组织超塑性.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合金无空洞产生,显微组织发生动态粗化.  相似文献   

12.
盐类反应制备TiB2/Al—4.5Cu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反应法制备TiB2/Al-4.5Cu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及MTS等仪器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增强相TiB2颗粒细小(<2μm),呈近球形,均匀分布于基体之中,起强化和细化基体作用,TiB2颗粒与基体结合好。当K2TiF6和KBF4混合物加入质量为基体的2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UTS达352MPa,EL达4.4%,HB达146。  相似文献   

13.
Ti—C—Al体系热爆合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冬  梅炳初  袁润章  廖国胜 《金属学报》1996,32(10):1102-1106
采用整体加热燃烧合成法(即热爆合成)制备了TiC-Al复合体系,利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Ti-C-Al体系中升温速度及Al含量对TiC反应合成过程的影响,分析了Al基体对TiC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TiC反应合成过程中,首先是Ti与Al反应形成Ti与Al的化合物,放出热量,随后促使Ti与C的放热反应发生,合成TiC时放热产生的高温使Ti与Al的化合物分解,从而制得TiC-Al复合体系;升温速度及Al含量只有超过一定值时,该体系才能在较低温度发生热爆反应;当Al的质量分数从10%升至50%时,TiC的粒度从5.0μm阵至0.5μm.  相似文献   

14.
熔体反应内生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凝固组织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子勇  陈玉勇 《金属学报》1999,35(8):874-878
采用一种新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熔体反应法,制备了二种内生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一种为Al/TiAl3,另一种为分明采用混合盐体系和氧化物体系制备的Al-4.5Cu/TiB2,Al/TiAl3复合材料中的TiAl3随熔体反应时间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由细小的颗粒长成粗大的短棒状组织。  相似文献   

15.
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50Ni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净化剂B2O3,89%SiO2+12.5%B2O3+2.2%Al2O3+0.6%CaO+5.7%Na2O(简写为Na-Ca-Al-B-Si)和50%Na-Ca-Al-B-Si+50%na2B8O4对Cu50Ni50x合金溶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的过冷度及其稳定Ca-Al-B-Si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但由于该净化剂粘度大,在循环过热的冷却过程中因发生合金溶体与净化剂分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6500CLi2CO3-K2CO3熔盐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发现阳极极化曲线具有活化-钝化-过钝化特征;(γ+γ’)双相Ni3Al(B)-Cr基合金由于有Γ相[Ni(M)]存在其极化曲线上出现有类似于Ni所出现的准钝化区。三种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的钝化电位区间在-220~+240mV(Ag/AgCl)。根据表层(XRD)和表面(AES)分析结果,讨论了Ni3Al(B)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活化-准钝化-钝化-过钝化区的溶解-氧化物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TiB2—xAl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正义  王为民 《金属学报》1994,30(8):B373-B378
研究了Ti和B颗粒尺寸的变化对自蔓延温合成(SHS)TiB2-x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颗粒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其尺寸变化对SHS过程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熔融Al能阻止TiB2晶粒的长大,因而可以控制SHS产物的结构。燃烧波峰淬熄(CFQ)法,对该复合材料的SHS过程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宗义  吕毓雄 《金属学报》1999,35(1):98-102
对Ti-Al-B,TiO2-Al-B和TiO2-Al-B2O3三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增强Al(Al2O3·TiB2/Al)复合材料。Ti-Al-B体系中形成的TiB2为最大尺寸可达5μm的具有一定长宽比的块状或棒状粒子,此外还有一定量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不规则块状Al3Ti生成。TiO2-Al-B体系中形成小于2μm等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末冶金法在较高的温度下制备了SiC,Si_3N_4和Al_(18)B_4O_(33)晶须增强Al-8.5Fe-1.3V-1.7Si耐热铝合金复合材料,山于采用不含Mg的基体避免了Al_(18)B_4O_(33)晶须界面上出现界面反应和Si_3N_4,SiC晶须界面上出现的界面生成物,所以所有晶须界面都是清洁的.加入晶须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三种晶须的增强效果依次为SiC,Si_3N_4和Al_(18)B_4O_(33).这类复合材料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下降,其使用温度可比SiC_w/2024Al复合材料提高50-100℃  相似文献   

20.
金属间化合物γ—TiAl基合金的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一Tial的诸多特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室温到高温, γ-TiAl的比强度(Rp0.2/ p)与IN718合金相当,比模量(E/p)远高于IN718及IMI834合金,热膨胀系数(CTE)介于IN718与Ti—6Al-4V合金之间. γ-TiAl墓合全的加工TiAl的合金成分一般为Ti-Al45-48-X11-3-X21-10-X21-10-X3<1X1= Cr, Mn, V;X2= Nb, Ta, W, Mo; X3=Si,B,S.加工路线分铸使冶金(IM)和粉末冶金(PM)两大部分.与合金成分有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