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3Cr2W8V模具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球化退火的3Cr2W8V模具钢组织为球状珠光体,1050℃淬火的模具钢组织为1级隐针马氏体,640℃回火的碳化物分布均匀,硬度较高,断裂韧性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Cr5Mo1V冷作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5Mo1V冷作模具钢经860℃×2 h+740℃×5 h退火后,组织为粒状珠光体+块状、粒状碳化物,碳化物主要是富含Cr、Mo、V等元素的M7C3碳化物,退火后硬度为23 HRC,再经520℃×2 h回火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回火后出现二次硬化现象,硬度达到最大值62 HRC,抗拉强度达到1035 MPa,但伸长率仅为2.3%,塑性较差,这与材料成分、组织不均匀性有关,需要通过改善成分偏析及组织的均匀性,并结合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改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了锻后退火、缓冷退火、等温退火和固溶预热处理,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预热处理对淬回火后H13模具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溶+退火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细化H13模具钢的显微组织,使得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且尺寸更加细小;预热处理+淬回火态H13模具钢的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固溶+缓冷退火态H13模具钢的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最高,而等温退火态H13模具钢的布氏硬度最低;经过固溶+缓冷退火+淬回火工艺处理的H13模具钢具有最高的横向和纵向0℃冲击功,可作为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添加复合稀土后ZG30MnSiMo低合金钢进行处理,研究该低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退火+调质和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后该低合金钢主要组织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的索氏体和铁素体,退火+调质处理后的铁素体组织呈板条状,正火+调质处理后铁素体呈针状,并且组织相对更加细小均匀。对比不同热处理工艺方案,正火+调质试样在回火温度560℃条件下的强度和伸长率最好,在回火温度580℃条件下冲击韧度最优。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匹配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张力伟 《铸造技术》2014,(12):2889-2891
以冷作模具钢Cr12Mo1V1为对象,研究了热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模具钢的组织主要为网状共晶碳化物和颗粒状珠光体。回火温度为480℃时,模具钢的硬度最大,为62 HRC。热处理后,模具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98和1 055 MPa,伸长率为1.2%。  相似文献   

6.
采用残骸分析法研究H13钢圆管铝型材挤压模具失效的凸模发现,分流桥脆性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热处理不当,并用正交试验法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工艺热处理后,退火态组织为颗粒状渗碳体弥散在铁素体上的球状珠光体,淬火态组织为细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剩余碳化物,回火态组织为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回火屈氏体+回火马氏体+残余渗碳体,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为1549 MPa、屈服强度为1420 MPa、冲击韧性为34.7 J·cm-2、伸长率为15.2%、断面收缩率为36.7%和硬度为49.6 HRC,为避免模具脆性开裂失效提供了良好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保证。  相似文献   

7.
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态72钢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态φ3.0 mm钢丝的显微组织为索氏体+少量铁素体,φ4.0 mm和φ5.3 mm钢丝的显微组织均为索氏体+少量珠光体+少量铁素体.钢丝经1000℃→555℃(铅淬火)后,强度值分布比较合理,且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高于经验值,可作为φ3.0~φ5.3 mm钢丝热处理的定型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球墨铸铁QT450-10、QT500-7为研究对象,根据铸件原热处理生产工艺中存在的组织形态粗大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退火工艺的优化方案,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条件下球墨铸铁的组织形态和铁素体、珠光体及石墨的含量,并对台车式退火炉的炉温不均匀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退火工艺,并在生产条件下保证...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22CrMoH材质齿轮锻件的等温正火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改进现有工艺为连续式等温正火工艺。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锻件能获得均匀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硬度达到150~170HB,符合技术要求,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Q345-R312耐热焊缝进行不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接头组织及二氧化碳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退火后耐热接头焊缝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絮状珠光体,絮状珠光体分布均匀,显微硬度增加。600℃热处理后焊缝铁素体呈带状分布,珠光体含量很少,显微硬度降低。热处理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耐腐蚀性能提高,腐蚀后表面发生点蚀萌生现象,但并未形成明显的腐蚀蚀坑。600℃热处理后,母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产生蚀坑,形成FeCO_3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性能热处理(Performance heat treatment, PHT)与模拟焊接热处理(Simulated welding heat treatment, SWHT)工艺对顶拔锻造工艺生产的P280GH钢超级管道管嘴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仪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开展了室温与300℃高温拉伸、0℃冲击、布氏硬度测试等力学试验。结果表明,PHT热处理后和PHT+SWHT热处理后管嘴的微观结构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两相组成,但经PHT后珠光体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而经PHT+SWHT后珠光体有球化趋势,而且在铁素体内部亦有珠光体形成。经PHT后的管嘴试样拉伸性能与未经热处理的母材性能基本一致,平均冲击吸收能量高于母材约15 J;而PHT+SWHT热处理后管嘴室温拉伸性能比母材性能平均下降约18 MPa,平均冲击吸收能量下降了约20 J。研究表明,顶拔锻造工艺制造的管嘴显微组织中珠光体的分解与球化是不同热处理工艺试样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热轧、正火、冷轧、淬火及逆相变退火后的0.12C-5Mn锰钢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正火后,组织较热轧态更加粗大,沿轧向分布更加均匀;冷轧板珠光体分布更加混乱弥散;750℃淬火组织为少量马氏体和铁素体,625℃逆相变退火后组织仍然为马氏体和铁素体,但马氏体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含Nb中碳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块状珠光体,热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组织,经力学性能测试,其屈服强度可达490 MPa,抗拉强度可达840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23.0%,低温(-20℃)冲击功为19.7 J。  相似文献   

14.
《铸造技术》2016,(6):1123-1125
对冷作模具钢进行了完全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冷作模具钢组织与硬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冷作模具钢的铸态组织为马氏体+索氏体组织;在完全退火态下的碳化物粒子和高碳化合物都发生了聚集球化现象,分布较为均匀;当淬火温度为940℃,回火温度分别为250℃和500℃时,冷作模具钢分别得到了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织,硬度分别为61.7 HRC和52.6 HRC。  相似文献   

15.
王萍  王一谦  李佑河  黄贞益 《热加工工艺》2012,41(12):138-140,148
通过黑匣子装置测试退火炉中准150mm AISI4145H钢棒料退火的温度分布规律,研究在实验室模拟AISI4145H钢在650~740℃,在不同装炉位置试样的升温和冷却速度变化规律。还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其组织及硬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ISI4145H钢在退火工艺为740℃保温1 h后空冷,试样组织为铁素体+粒状珠光体和少量细片状珠光体、硬度为21.2HRC,满足了工业切屑加工生产需要。该退火工艺采用坑冷的冷却方式,提高了退火冷却速度,退火冷却时间为10h,缩短了工件在炉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的变化以及不同组织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退火温度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的变化,且通过万能拉伸机测试不同退火温度下试样的力学性能,经退火后材料强度大幅度下降。珠光体未发生球化时,由于在加热过程中,金属原子活动能力增强,自发的向外扩散,大晶粒吞食小晶粒而重新长大引起强度下降。珠光体发生球化后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球化珠光体的强度要比片层状珠光体的强度低,珠光体的球化使铁素体基体中的固溶原子扩散并在晶界附近形成碳化物,聚集的碳化物使得固溶原子越来越少,固溶强化作用越来越弱,引起材料整体的强度下降。研究结果解释了不同退火温度下显微组织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制定退火工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为降低热轧后钢板的强度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对TRIP钢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对退火后组织与力学性能的遗传性。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卷取温度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热轧组织,①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组织,②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组织;第一种热轧组织经过冷轧和退火后晶粒大大的细化,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奥氏体含量和含碳量都大幅提升,无组织遗传性。第二种热轧组织退火后组织类型不变,晶粒度变化不大,奥氏体含量和含碳量小幅上升,表现为很强的组织遗传性与力学性能遗传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相观察、硬度检测等手段对65Mn宽钢带冷轧过程出现的边裂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65Mn钢热轧原料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但由于在热轧水冷过程中边部冷却速度比中间快,珠光体组织片层相对更细。在两相区球化退火过程中,边部较细的珠光体组织更容易被脆性较大的粗珠光体组织所取代。在相对较大的冷轧压下率条件下,造成边部出现裂口。将一次退火工艺由两相区球化退火优化调整为亚温球化退火后,65Mn钢带边部组织球化率显著提高,基本避免了边裂情况的产生,并为实际工业生产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光学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形貌观察、透射电镜形貌观察和力学性能检验,对比研究了CSP流程奥氏体轧制和铁素体轧制工艺下获得的低碳钢热轧板,以及其后续冷轧+罩式退火、冷轧+连续式退火产品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奥氏体轧制工艺的热轧板平均晶粒尺寸为10.3μm,珠光体或渗碳体主要分布在三角晶界处,而采用铁素体轧制工艺的热轧板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3.4μm,珠光体或渗碳体不仅分布在晶界上,还分布在铁素体晶粒内,并且位错密度有所降低。在后续的罩式退火板和连续式退火板中,铁素体轧制工艺的晶粒尺寸仍略粗一些。采用铁素体轧制工艺以后,各板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其降低值分别可达到102 MPa和66 MPa。晶粒粗大是铁素体轧制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中低温压力容器用A516Gr70钢板经不同循环次数模拟焊后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516Gr70钢板随着模拟焊后热处理循环次数的增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韧脆转变温度(VTE)往高温方向移动。模拟焊后热处理后钢板组织仍为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但随着模拟焊后热处理循环次数的增加,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加,珠光体层片粗化,导致钢板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