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碳化钨硬面涂层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晨 《金属热处理》2006,31(2):37-40
为了提高真空熔覆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的基体硬度和强度,对涂层后的材料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并比较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基体硬度以及涂层的硬度分布。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比较涂层试样与未涂层试样在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提高涂层基体的硬度;经过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涂层试样,在高周疲劳时,它们的疲劳强度基本相同;在低周疲劳时,调质涂层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涂层试样的大。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对真空熔烧Ni-WC-RE涂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真空熔烧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WC-RE涂层,并进行正火和调质处理.对热处理后的45钢试样硬度进行测试,并对其组织用SEM、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火和调质热处理,能够提高45钢基体的硬度,促进涂层中的WC弥散化及涂层内各相之间的互扩散,但对涂层表面硬度、内部硬度分布趋势影响45钢不大.涂层进行调质热处理是提高试样性能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郭国林  李亚江  段满意  王娟 《焊接技术》2005,34(2):14-16,i001
采用亚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C11300(T3)基体表面分别喷碳化钨弥散型钴基和NiCrBSi2种类型的自熔性合金。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基体与喷涂层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显微组织和喷涂层的物相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基体与喷涂层界面结合状况良好,且存在相互扩散现象,界面处基体组织细化。喷涂过程中碳化钨发生少量热分解和脱碳反应,生成W2C;涂层MCrBSi中有大量均匀分布的点状CrB生成。随着合金粉末中碳化钨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真空熔烧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疲劳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方法,比较真空熔烧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试样与未涂层试样在正火处理后的疲劳强度。测量正火前后涂层与基体的洛氏硬度,还测试涂层与基体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用扫描电镜观测涂层的微观组织,用X射线能谱仪测量熔烧后涂层中各相化学成分,用X衍射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借助这些微观测试来分析疲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NAK80模具钢表面制备了Ni基碳化钨合金涂层.研究了激光熔覆涂层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形成规律,测试分析了其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呈良好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主要由树枝晶Cr<,23>C<,6>、未熔碳化钨颗粒相、γ-Ni固溶体及少量分布于固溶体中的NiCr和CrB<,2>相组成;涂...  相似文献   

6.
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熔点的NiCrBSi作为粘结剂,在45钢表面制备了碳化钨固溶体合金涂层。研究了涂层制备过程、涂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合金元素的分布及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辊压的过程中,有机物成型剂被碾轧成纤维状,纵横交错地构成立体结构的网状,将分散的粉末颗粒联系在一起,制成柔性可弯曲、涂层厚度可以调节的"有机-合金塑坯",使该涂层满足各种表面的需要;在真空熔结阶段,碳化钨固溶体合金涂层与45钢基体形成高强度的冶金结合,涂层硬度随着碳化钨固溶体含量增加而有所提高,涂层的剪切强度变化不明显;当碳化钨固溶体含量为85%时,涂层表面硬度达到1132HV(HV 30),剪切强度达到407MPa。  相似文献   

7.
感应加热熔敷微米和纳米碳化钨复合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感应加热熔敷法在Q235钢表面获得微米和纳米碳化钨复合涂层,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问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并伴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在二者间相互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等离子熔覆电流对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等离子堆焊工艺在65Mn钢基体上制备等摩尔比的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通过观察涂层的宏观表面特征来判断等离子熔覆技术制作高熵合金涂层的宏观效果。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XRD)观察涂层显微组织,并分析涂层的成分和相组成。采用维氏硬度显微测试计测量合金涂层的表面硬度和基体至涂层的层深硬度。结果 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的合金涂层无裂纹,涂层平均厚度达到2 mm。涂层元素与熔覆粉末元素比例一致,除去部分Fe元素由基体进入涂层之外,涂层依旧为单相FCC固溶体结构,组织形态为枝晶。涂层与基体结合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柱状晶区和热影响区(HAZ)。随着电流的增大,枝晶组织逐渐变粗,而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表面硬度逐渐减小,在190 A处,硬度发生突变达到最大值366.3HV,170 A处为最小值258.78HV。沿层深方向,涂层硬度变化不大,热影响区内由上到下,硬度先增大后减小。结论 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高熵合金涂层有明显的优势,且具有制作大面积表面涂层的潜力,涂层厚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电流大小改变,FCC相组成没有发生改变,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随着电流变大,枝晶组织变粗,涂层硬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烧结法制备碳化钨复合涂层。采用在45钢基体上涂覆镍基自熔合金及碳化钨粉末工艺,通过真空烧结,制得了性能优良的硬质涂层。分析了所制备的涂层组织、性能及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状况,结果表明:涂层与母材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特性。所制备的碳化钨复合涂层硬度HRC为60-65。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的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装置在GH3039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NiAl-TiC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涂层的相组成、形貌和组织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仅由NiAl和TiC两相组成,没有新的相和氧化物生成;涂层致密均匀,没有分层现象,基体与涂层间发生了元素扩散现象,为扩散-冶金结合.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大于112.25 MPa,涂层的硬度平均在900 HV0.5左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洛氏硬度和扫描电镜对“淬火+回火”、“正火+回火”和“热轧+回火”3种热处理工艺后P20钢的性能和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工艺制备的试验钢回火热处理前的硬度虽有不同,随着回火温度升高硬度的变化趋势却相似,均呈现“缓降-陡降-再缓降“的趋势,其中580~600 ℃回火温度区间为3种工艺所共同具有的硬度“陡降”区间,此区间所对应的硬度范围分别为“淬火+回火”37.12~32.31 HRC,“正火+回火”34.87~31.07 HRC,“热轧+回火”35.00~31.63 HRC;“陡降”区间与GB/T 1299—2014所要求的硬度范围28~36 HRC基本重合。而对于相同的回火温度,“淬火+回火”试样的硬度值比“热轧+回火”试样的要高,而“正火+回火”试样的硬度比“热轧+回火”试样的要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仪等研究了正火+回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对ZG34Cr2Ni2Mo低合金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870℃×3 h)+回火(600℃×5 h)+调质(淬火860℃×3 h+回火600℃×5 h)的热处理工艺有助于提高ZG34Cr2Ni2Mo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常温和400℃高温下,其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4%和16%;400℃高温下伸长率是原始铸态的2.25倍,硬度提高了8%;常温的断口形貌显示,断口由铸态时的韧窝断裂,经热处理后变为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3.
45钢棒料制成的工件经正火或调质处理后存在局部难以加工的问题,通过硬度、化学成分、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棒料组织不均匀,有网状铁素体及带状偏析,局部存在屈氏体组织和金属或非金属夹杂。采用重结晶退火可以改善原有组织的缺陷,满足工件的加工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T91钢的回火工艺分析及其组织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正火和回火处理获得不同状态的T91钢试样。采用金相、扫描电镜,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条件下T91钢的组织演化过程与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正火温度升高,T91钢中合金元素逐渐固溶,板条马氏体逐渐粗化,残留奥氏体减少,1050℃正火后获得最佳细小马氏体组织。670~820℃回火时,T91钢的再结晶点(790℃)和相变点(820℃)很近,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正火板条马氏体开始发生回复和再结晶,带来硬度的逐渐降低,其中790℃回火时硬度最低。T91钢交货态采用760~780℃的回火工艺处理,保证了板条马氏体只发生高温回复,没有发生再结晶,所以从转变过程和组织形态看,称T91钢交货态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LINSEIS L78膨胀仪模拟了高铬铸铁轧辊的分级淬火冷却过程,采用膨胀法、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研究了分级淬火温度对Ms点及室温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级淬火对淬火冷却过程发生的相变影响不大;与直接淬火相比,分级淬火降低了Ms点,而且Ms点随分级淬火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分级温度为560 ℃时,Ms点降低程度不大,淬火后硬度升高到62.1 HRC,而且经450~500 ℃回火后,硬度进一步升高到64.5 HRC。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机器人用SCM420钢制行星齿轮热处理畸变问题,采用改进的正火工艺以调整渗碳前的预备组织,并设计合理的装料方案和冷却方式等措施,同时在渗碳过程中采用阶梯升温的工艺,有效地控制了渗碳淬火过程中齿轮畸变。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正火后可得到均匀一致的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硬度为175 ~180 HBW。随后经渗碳淬火回火后,批量生产的行星齿轮表面硬度、心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值分别为59.74 HRC、40.44 HRC和0.530 mm。渗碳层中的马氏体级别为1级,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级别为1~2级;心部组织级别为1~2级。齿轮精度、平面翘曲、齿沟振幅和齿形齿筋等全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60Si2Mn钢高速电弧喷涂耐磨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旋耕刀的耐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旋耕刀材料60Si2Mn钢表面制备NiAl粘结层与Ni-Al2O3、Cr2O3、SiC、Cr、Ti和Fe构成的耐磨涂层。经XRD、显微组织分析及硬度测试得到,耐磨涂层由Fe9.64Ti0.36、FeAl、Al2O3和SiO2多相组成,组织均匀致密,表面硬度达到1 037 HV0.2,比传统淬火、中温回火的表面硬度提高69%,表层硬度最高达到1 202HV0.2。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耐磨涂层与传统淬火、中温回火相比,体积磨损量下降60%,摩擦因数降低44%,电弧喷涂涂层有效的降低了摩擦和磨损,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对45钢制汽车同步器拨档环分别进行了热喷涂Mo层、激光熔覆、激光淬火和整体淬火 低温回火处理,观察了各种工艺处理后试样的金相组织,测试了表层显微硬度分布,进行了磨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拨档环激光表面淬火工艺是较为合理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用BP人工神经网络及材料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P20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P网络能根据淬火及回火温度精确预测P20钢热处理后的硬度;BP网络预测结果表明,P20钢经800~920℃淬火及530~650℃回火,在给定的淬火温度下,随回火温度的增加硬度急剧降低;在给定的回火温度下,随淬火温度的增加硬度略有增加。材料微观分析表明:这主要归因于回火温度升高造成的碳化物长大和α相的回复程度的加剧及淬火温度升高造成的碳及合金元素固溶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