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曲面板件在冲压成形时常常发生起皱现象。从曲面板件的几种冲压成形方法出发,讨论了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曲面板件冲压成形技术,其为多点压板成形冲压工艺与杆系柔性成形模具。杆系柔性成形模具由可重构的杆系组成,若干个可更换的冲压头构成模具冲压型面;冲压过程中模具对板料实施压边、压板与成形,板面压板力提升了板料的抗失稳能力,保证复杂曲面板件的顺利成形。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可重构板料冲压成形模具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讨论了在应用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提出可重构的杆系柔性成形模,该模具具有"模内压板成形"冲压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板料的起皱.试验表明可重构的杆系柔性成形模具可以快速地重构板料冲压成形模具,达到"一模多用"的目的,具有优良的板料冲压成形特性.  相似文献   

3.
多点压板成形技术及其板料冲压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料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常出现起皱现象,这是板料受压失稳的结果。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多点压板成形冲压技术,板料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板料的上、下面受弹性压板力的约束,从而可以提升板料的失稳临界应力,减少板料的受压屈曲与起皱。同时研制一种可重构的杆系柔性成形模具,实施多点压板成形冲压工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模具可以实施快速重构,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板料的起皱,特别适用于中小批量曲面板件的冲压成形加工。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半冲孔型、挤压型和模锻型3种典型板状带凸台件的成形类型和特征,并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挤压型凸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板件挤压与正挤压在成形方面的区别,通过分析挤压型凸台成形过程中出现顶部凸起、底部缩孔、根部裂纹和外围凸包4种常见缺陷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板件挤压凸台成形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计算板件挤压凸台成形力的经验公式。给出了在模具尺寸设计时,不同凸台相对高度下的挤压凸台底部孔直径的参考值;指出了凹孔直径即凸模直径越大,则成形力越大,对模具寿命不利。  相似文献   

5.
对于应用周期短、批量不大以及板类件曲率变化频繁的行业,不宜采用通用模具冲压加工,尤其对于大型板类件.其模具加工费用非常高。因此,对于此类零件的加工基本上考虑采用无模柔性成形工艺。无模柔性成形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利用热应力一应变和冷收缩来实现板类件渐变成形的移动热源线加热威形方法,其热源的获得也经历了氧乙炔、电磁热、激光束和等离子弧等。由于以热源类加工方法易改变材料的性能,特别是薄板类铝合金板料,再加上热源控制也是一个难题.所以铝合金板类件的成形一般不采用热源类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在分析了汽车内板件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一步翻边成形工艺对板料进行冲压加工。以CATIA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设计出汽车内板件翻边成形所需的模具零件,装配后得到模具装配体的三维数模。同时,介绍了汽车内板件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特点,即翻边上模采用镶拼结构,内部为压料兼做成形上模,下模分为固定凸模和活动顶起凸模两部分。坯料采用工艺孔定位模具的导向;上、下模之间的导向采用导柱导套形式;上模本体与压料块之间的导向采用导滑块与滑配面的形式;下模本体与凸模镶块之间的导向采用导柱导套形式。实践证明,所设计的模具工艺性良好、结构合理、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0kN多点成形机成形流程、参数、成形方式及特点。论述了基本体调形的理论误差,并与传统整体模具板料成形作了比较,指出多点成形是一种可实现三维板件经济、快速的柔性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0kN板材多点成形机及其调形误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2000kN多点成形机成形流程、参数、成形方式及特点。论述了基本体调形的理论误差,与传统整体模具板料成形作了比较,指出多点成形是一种可实现三维板件经济、快速的柔性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一次成形低矩形引伸件(如图1)的切边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引伸——切边模。三年来对不同质的材料(08钢,镀锌钢板,软铝,62黄铜)在0.5~2MM厚度范围内进行了试用,实践证明,只要模具间隙合理、均匀,即可得到满意的零件。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得到工人同志的好评。 一、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该模具(图2)主要由引伸凸模13,切边凸模3,凹模21,推件板14,顶件器20,卸料板19组成。由于引伸凸模13在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黄振鹏 《模具工业》2001,1(10):21-26
介绍了54cm彩色显像管荫罩成形模的结构、液压系统及成形过程 ,还介绍了模具主要零部件 ,如凸、凹模、压垫、顶料板等的结构 ,并阐述了荫罩曲面及回弹率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推导出了凸模曲面方程  相似文献   

11.
李卉  刘峰  龚锐 《模具制造》2012,(5):48-51
多点成形技术是板材柔性成形的方式之一,可以快速、低成本、高质量的成形,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多点模具及多点压机两种成形方式,板料多点成形方法的技术特点、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成形设备的开发现状以及成形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多点成形的优缺点,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多点成形中的柔性压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薄板类零件而言,无论是利用整体模具成形还是多点成形,影响成形零件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起皱。为了防止薄板类零件成形过程中产生起皱,尽量提高薄板类零件的变形量,研制了一种适合于多点成形的新型柔性压边装置,依据成形件的工艺特点、变形大小、材料特性及其弹性模量和成形零件形状,可以确定压边力的大小,且与板料直接接触的柔性压边圈随成形零件的形状不同而有所变形。介绍了多点成形压力机专用的柔性压边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布置结构、力学分析、成形力及压边力的计算。阐述了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压边力和成形力的调节方法及柔性压边力,实现了数字无级调压,通过调节柔性压边力,明显改善了薄板类零件的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Autoform的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洪艳 《模具工业》2009,35(1):41-45
以典型覆盖件(汽车外轮罩)为研究对象,板料三维成形分析软件Autoform为平台,研究了板料与凸模、凹模的摩擦、压边力、拉深筋等因素对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Autoform的成形仿真预测板料成形过程中减薄、拉裂、起皱等缺陷,同时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而优化板料成形工艺参数和改进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金属板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的试验数据处理问题,提出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金属板在弯曲变形过程中的角度变化。用一组实测温度变化数据证明了用GM(1,1)模型和ARMA模型共同描述金属板弯曲成形的适用性,并用模型预算公式对预测值与实测值作了比较,证明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Theeffectofstressstatesonaxisymmetricsheetformabilityhasbeenstudiedundertheconditionofsolidmetalpunchforming [14 ] ,andtheeffectofblankholderpressure (BHP) ,frictioncoefficientandpunchconfigurationonthestressstateshasbeenob tained .Becauseofthedisadvantagesofsolid punchforming ,newformingtechnologyisneededtoim provethestressstatesofthesheetinformingprocessandtomeettherequirementofforminglow plastici ty ,complexshapeparts .Viscouspressureforming(VPF)isarecentlydevelopedfle…  相似文献   

16.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高强度难变形材料超薄板制成的板金零件越来越多,而且成形件的三维型面日趋复杂,对这些零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尤其是厚度均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成形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通常的软模成形技术以及常规冲压由于各自的特点构成了相应的适用范围,仍存在许多不足。而粘性介质压力成形(Viscous Pressure Forming,VPF)工艺由于采用粘性物质作为成形过程传力介质,具有独特的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板料成形过程模具圆角摩擦测试实验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料成形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采用实验方法定量测定板料成形过程中板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系数.通过对板料成形时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板料成形过程模具圆角摩擦测试实验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摩擦测试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考虑了板料成形时周向收缩、厚向增厚的变形特点,能够在线测试出室温和加热状态下板料成形过程模具圆角处的摩擦系数.摩擦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摩擦测试装置具有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的特点,为深入研究板料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