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碳球团还原过程动力学及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含碳球团在N_2气氛中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球团中心的还原速度大于其边缘速度,固相反应Fe_xO_y+yC=xFe+yCO不是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主要反应;以往的含碳球团还原过程模型不能正确地描述其反应过程.本文提出了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新观点,并以此观点为基础建立了含碳球团还原过程模型,试验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含碳球团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
Li2CO3在含碳球团还原中催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氧化铁中添加碳粉和少量Li2CO3添加剂,考察了碱金属化合物和温度对含碳才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碱金属化合物的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球团还原率随着碱金属化合物添加量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随添加剂增多,温度升高而减小,在球团还原初期,Boudouard反应是还原的限制环节,添加Li2CO3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较高温度下还原后期,氧化铁的气相还原是反应的限制性环节,添加Li2Co3可以加快Fe/F  相似文献   

3.
含碳球团—铁浴熔融还原法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挺  杜昆 《金属学报》1997,33(7):718-728
系统研究了以非焦煤粉和铁精矿粉为基础的含碳球团-铁浴熔融还原新流程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冷固结含碳球团高温强度问题,提出了含碳球团自还原动力学模型,再氧化机理和提高球团预还原速度,抗氧公有力的技术措施和参数,研制出了具有高配碳量,高强度,高自还原速度,高预还原速度,高抗氧化能力的新型含碳球团。同时,研究了含碳球团在铁浴中熔化还原动力学参数,优化得到了控制还原速度,终还原率,熔渣中最低FeO含量,泡沫渣  相似文献   

4.
通过含碳铬铁矿粉矿成球及还原实验,研究还原温度、内配碳量、还原时间和添加剂对铬铁矿球团预还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和内配碳量对预还原球团的金属化指标影响非常明显,温度高于1200℃时,铬铁矿预还原球团的金属化指标开始明显增加,内配碳比Ic/o=1.2为铬铁矿预还原球团的较佳配比;高温(≥1 300℃)时,可实现含碳铬铁矿球团的快速还原(f≤1 h);低温时,铁优先于铬还原,总还原反应完成时间需3~4 h.添加剂强化含碳铬铁矿球团预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还原反应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温度下,相同添加剂的催化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实验所涉及的添加剂中以NaCl、Na2B4O7·10H2O和Na2CO3的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CaH_2作还原剂由还原扩散法制取Sm-Fe金属间化合物为了弄清利用还原-扩散法制取Sm-Fe金属间化合物的产出率和生成机制,进行了如下三种实验过程:(1)用Sm2O3+CaH2粉末混合物球团的还原;(2)用Sm2O3、CaH2和Fe(粉末或丝)?..  相似文献   

6.
吴光亚  胡端富 《上海金属》1992,14(2):14-17,45
本文分二次刊载,本部分叙述通过实验室试验,探索了含碳铁矿球团成型压力、成份配比、原料粒度、球团块度等基本工艺参数对熔炼适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一部分介绍含碳铁矿球团的实验室试验结果。本部分论述了进一步进行的工业性中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球团与金属料混合在小型化铁炉中熔炼铁水,炉况顺行,铁水质量优良,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8.
Li_2CO_3在含碳球团还原中催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氧化铁中添加碳粉和少量Li2CO3添加剂,考察了碱金属化合物和温度对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减金属化合物的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球团还原车随着碱金属化合物添加量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随添加剂增多、温度升高而减小在球团还原初期,Boudouard反应是还原的限制环节,添加Li2CO3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较高温度下球团还原后期,氧化铁的气相还原是反应的限制性环节,添加Li2CO3可以加快Fe/FeO界面上FeO的还原反应,实验条件范围内,温度升高和Li2CO3添加量增加,促进反应限制环节从Boudouard反应向氧化铁还原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1723K下CO还原CaO-SiO_2-A1_2O_3-Fe_tO渣系。根据CO_2红外分析仪测定的出口气体中CO_2浓度变化,计算了炉渣的表现还原速度常数K_a和还原速度常数K。结果表明,加入Al_2O_3,提高了CaO-SiO_2-Fe_tO的K_a和K值;炉渣碱度不变时,随着Fe_tO含量的增加,K_a呈增加趋势,但K则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当FeO的光学碱度∧_FeO为1.0或0.87时,K_a随该四元渣系光学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K则呈递减趋势。用炉渣规则溶液模型计算了CaO-SiO_2-Al_2O_3-Fe_tO四元渣系的Fe_tO活度a_Fe_tO。  相似文献   

10.
吴光亚 《上海金属》1994,16(3):20-24
研究开发了冷固结含碳铁矿球团的还原工艺,它与环形转底炉相结合,形成快速直接还原新工艺,生产金属此球团,具有一系列优点,如: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等。  相似文献   

11.
在15t复吹转炉中进行了不锈钢母液的铁浴熔融还原工业试验,发现铬的收得率不高,且母液含磷过多,不锈钢母液的铁浴熔融还原过程是某种二燃率条件下的「C」-「Cr」的选择性氧化,有高铬残渣伴随的母液宜于采限氧化脱磷,这种脱磷是「C」-「Cr」「P」三元素之间的选择性氧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电流及其极性对浸铜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SEM观察浸铜碳滑板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施加电流显著增加浸铜碳滑板的磨损量,但降低摩擦系数.浸铜碳滑板为正极时的磨损量比其为负极时的大,而2种极性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相近;电流越大,磨损表面损伤越严重;正极磨损表面的氧化比负极剧烈.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电弧烧蚀.  相似文献   

13.
电流及其极性对浸铜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流及其极性对浸铜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SEM观察浸铜碳滑板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施加电流显著增加浸铜碳滑板的磨损量,但降低摩擦系数.浸铜碳滑板为正极时的磨损量比其为负极时的大,而2种极性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相近;电流越大,磨损表面损伤越严重;正极磨损表面的氧化比负极剧烈.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电弧烧蚀.  相似文献   

14.
用等离子进行Cr—Ni精矿的熔融还原及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廷和  王铁 《金属学报》1999,35(7):731-734
用C-Si-Al复合还原剂在等离子感应炉内进行Cr-Ni精矿的熔融还原及合金化,钢中Cr和Ni的合金化目标值在20min内可达到18%和9%,Cr和Ni的收得率分别为82%-85%和95%-98%,碳含量可达到0.326%,还分析了等离子体和等离子熔体之间的电化学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刘清才 《金属学报》1996,32(10):1081-1086
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熔态还原速度与渣相结构的关系,分析了钒钛磁铁矿熔态还原渣相结构的变化特征,讨论了钒钛磁铁矿熔态还原速度产生多峰特性的机制。结果表明,无铁浴时,钒钛磁铁矿熔态还原速度呈三峰特性,有铁浴时呈双峰特性,第一峰是磁铁矿还原产生的,第二峰主要是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Fe的结果,第三峰主要由钛氧化物还原为低价Ti和金属Ti及形成TiN,TiC所产生。  相似文献   

16.
连铸板坯轻压下过程压下率理论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启勇  朱苗勇 《金属学报》2007,43(8):847-850
通过对连铸板坯的轻压下过程分析,导出了求解铸坯压下率的理论模型,并考察了不同拉速下板坯压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压下率在轻压下入口处最大,沿拉坯方向线性减少;拉速每增加0.2 m/min,平均压下率减少约0.04 mm/m;压下速率的取值范围不受拉速影响,最大值为0.36 mm/min,最小值为0.22 mm/min;压下速率沿拉坯方向呈线性减少,拉速越大,压下速率减少越慢;平均压下速率也不随拉速变化,保持定值0.29 mm/min.  相似文献   

17.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中低温条件下,氢气还原不同粒度氧化铁的过程,并提出了多颗粒反应料堆动力学模型,以模拟氧化铁微粉在中低温下的还原过程.该模型包括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颗粒间的气体扩散方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粒度铁矿粉组成的反应料堆在不同温度下,还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气体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行为得知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在反应速率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数值模拟数据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赖训明 《硬质合金》1994,11(4):210-214
本文主要对两件还原方式──WO_(3-x)→W(即一阶段还原)与WO_(3-x)→WO_2.0→W(即两阶段还原)及采用阶段还原时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所得W粉及其WC粉的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检测,从而发现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陈大受 《金属学报》1964,7(3):229-239
提出修正一般文献中关于保証还原和热量供应的理論碳量消耗的图解。应用冶金原理上浮士体的理論对焦比进行計算,提出了保証热量供应的曲线。从图解推断有可能在适当的原料条件下,把焦比降到45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