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A356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经同样T6热处理后,两者抗拉强度都得到提高,伸长率下降,但半固态压铸成形件抗拉强度提高的幅度更大,伸长率降低得更少。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AZ91D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双螺杆机械搅拌方式制备半固态浆料;研究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浆料的流变压铸成形工艺。结果表明:压射压力在40~50MPa,压射充型速度在10~15m/s内,固相率在10%~60%的浆料都能流变压铸成薄壁圆形铸件;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比液态压铸成形的强度、伸长率分别提高37%、44%,并可施以热处理,进一步提高性能,易于实现“净近成形”。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工艺特点,主要介绍了镁合金的半固态射铸成形、流变成形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对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与压铸成形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并介绍了常用半固态铸造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的数值仿真模拟技术的进展,指出镁合金的半固态射铸法将成为生产镁合金铸件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ZL201铝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组织与性能,包括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压铸成形和固溶、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在ZL201铝合金液相线温度附近施加交变电磁场,能够获得均匀、细小、近球形非枝晶组织的半固态浆料;半固态浆料经压铸成形后,零件具有等轴或蔷薇状晶粒组织;经T5热处理后,ZL201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53N/mm2,伸长率为7%。流变压铸件的组织和性能优于半固态触变压铸件的。  相似文献   

5.
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成形方法所得成形件在压铸态时强度相差无几,但半固态成形件的塑性几乎是液态成形件的2倍.经过同样的T6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伸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变化的幅度不同,液态压铸件的伸长率下降更多.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AZ91D镁合金成形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AZ91D镁合金液态金属型、液态砂型、液态压铸成形、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及其T6热处理后的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组织中初生α相细小、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35-50μm,消除了其它成形组织中的树枝晶结构,同时生产验证该组织具有很好的薄壁件充填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7.
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A380铝合金液态与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在压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两种不同成形方法所得成形件在压铸态时强度相差无几,但半固态成形件的塑性几乎是液态成形件的2倍.经过同样的T6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液态压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延伸率均有所下降,但两者变化的幅度不同,液态压铸件的延伸率下降更多.与液态压铸成形件相比,半固态压铸成形件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产生这一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ZL112Y半固态压铸摩托车零件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半固态高压铸造成形技术对零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ZL112Y铝合金在半固态下压铸成形JH70型摩托车发电机支架零件进行了本体解剖,制作了金相观察试样和拉伸试验非标试样,观察了试样不同部位的组织特征,测定了零件的强度、塑性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半固态压铸成形零件具有消除高压铸造零件的内中孔洞和组织疏松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该半固态压铸零件的最高抗拉强度、平均抗拉强度,平均屈服强度,平均伸长率和平均硬度HRB值比液态成形零件分别提高了60.10%、50.83%、41.52%、514.29%、12.41%。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型腔流动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翁文凭  万里  吴树森  罗吉荣 《铸造技术》2005,26(8):739-741,744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镁合金液态压铸和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充型流动过程.结果表明: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在不同的内浇口尺寸与位置条件下都可以获得平稳的充型流动场,其工艺参数设计灵活;同等条件下,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的型腔充填过程平稳,成形铸件的质量优于液态压铸成形.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两者的流动特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ZL112Y铝合金半固态压铸过程微观组织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ZL112Y压铸铝合金在半固态压铸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观察了原始料坯、半固态重熔后快速水淬的料坯、压铸机压室内的冲头料坯以及压铸模内的内浇口和半固态压铸零件中不同部位的固相a组织的形貌,同时采用定量金相的方法分析了这些部位的固相α组织的圆形度、粒子平均直径和单位面积粒子个数等参数。结果表明:半固态重熔过程使原始料坯中的α枝晶组织变成节杆状和球团状组织,转变的原因是枝晶熔断机制;重熔后料坯在压室内的运动过程使半固态料坯中的α粒子尺寸的不均匀性得以消除,同时使残留的枝晶得以进一步的分离细化;α相均匀化和细化了的半固态浆料进入铸型后液相更容易到达铸件远端,液相和固相充型是2个不同的过程,液相的充型速率要大于固相。  相似文献   

11.
金属的半固态成形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陈体军  郝远 《铸造》2001,50(11):645-649
本文从半固态成形技术的背景、半固态金属的特性、成形工艺、非枝晶锭料的制备及其机理、二次加热、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并叙述了我国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半固态铸造工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镁合金半固态铸造成形工艺的发展 ,展望了该种成形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及意义。同时 ,简单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在镁合金半固态加工方面研究的进展 ,最后提出了我国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上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的半固态流变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半固态流变性能,并对其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SiC颗粒体积分数低于12%的条件下,SiC颗粒越多,材料的半固态流变性能越好。半固态微观组织分析表明,SiC颗粒的分布状况与复合材料的半固态的变形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数值模拟在半因态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在综合有关半固态金属加工过程模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半固金属加工过程模拟的特点,对数值模拟技术在半固态加工方面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数值模拟在半固态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综合有关半固态金属加工过程模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了半固态金属加工过程模拟的特点 ,对数值模拟技术在半固态加工方面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半固态金属铸造的新进展——注射成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半固态金属铸造的最新发展趋势-注射成形,它将塑料的注射成形原理应用于半固态金属铸造中,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输送、成形等过程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保存输送和成形控制等问题。通过简述几种半固态金属注射成形工艺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试图展示兰固态金属铸造技术工程应用的关键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半固态金属铸造的最新发展趋势———注射成形 ,它将塑料的注射成形原理应用于半固态金属铸造中 ,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输送、成形等过程于一体 ,较好地解决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保存输送和成形控制等问题。通过简述几种半固态金属注射成形工艺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试图展示半固态金属铸造技术工程应用的关键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毅  杨宇 《铸造技术》2012,33(4):456-458
针对半固态流变成形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半固态流变成形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应用现状,为半固态流变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半固态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关键是制备非枝晶结构的半固态金属材料。本文论述了半固态金属材料制备工艺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介绍了半固态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概况 ,并展望了半固态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