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2195铝锂合金分别进行欠时效(UA)、峰时效(PA)、双级时效(DA)和回归再时效(RRA)处理,观察并讨论其显微组织、晶间腐蚀(IGC)、剥落腐蚀(EXCO)和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经不同时效处理后,其IGC和EXCO耐蚀性顺序为:RRA>UA>DA>PA。PA和UA态的低耐蚀性主要是T1相在晶界处连续析出形成连续的腐蚀通道引起的,而粗大不连续析出的T1相以及较宽的无析出带导致的腐蚀通道中断是RRA态具有最佳耐蚀性的原因。RRA态合金表现出最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抗应力腐蚀顺序为:RRA>DA>UA>PA。晶间T1相的不连续析出促进了腐蚀裂纹穿过晶界进行扩展,从而提高了2195铝锂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使用单边缺口拉伸试样对PZT-5压电铁电陶瓷进行恒载荷下的应力腐蚀研究,介质分别为水、甲醇和甲酰胺,结果表明, PzT-5压电陶瓷在这三种介质中均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归一化应力腐蚀门槛应力强度因子分别为KISCC/KIC=0.66(水),0.73(甲醇)和0.75(甲酰胺).其中断裂韧性:KIC=(1.34±0.25)MPa·m1/2.  相似文献   

3.
通过力学性能、电导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新型热机械处理对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6态合金晶内析出相细小但有粗大相存在,晶界析出相连续,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欠佳,抗应力腐蚀性最差;回归再时效(RRA)状态下,晶内析出相相对细小弥散,晶界析出相尺寸、间距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塑性相对T6态有所改善;回归冷轧再时效(RRCA)态合金形变处理后产生大量位错,位错析出相及位错强化相互作用,使合金强度增大但塑性降低,晶界析出相仍为断续态,抗应力腐蚀性较好;回归热轧再时效(RRWA)工艺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且抗应力腐蚀性能良好,I_(SSRT)=0.22。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显微硬度(HV)测量技术,表征了原始态、锻造固溶处理态和锻造去应力处理态316LN不锈钢(316LNSS)的显微组织和残余应变.利用U型弯曲应力腐蚀评价方法,研究了3种材料在325℃,3.5%Na O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原始态316LNSS的SCC数量最多,裂纹扩展速率最大,而锻造固溶处理态316LNSS的SCC敏感性最低;原始态和锻造固溶处理态的316LNSS在高温碱性溶液中发生明显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IGSCC),而锻造去应力态的316LNSS发生混合型SCC;去应力处理不能有效消除锻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条带组织,不利于316LNSS整体抗SCC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16MnR钢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研究了16MnR钢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在环境因素中,主要考虑了H2S浓度、CI-浓度、温度和pH值等介质参数单独或交互作用对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实验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介质参数在各自取值范围内组合成8组实验介质.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F(A)的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2S浓度对16MnR钢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F(A)影响最为显著;随着H2S浓度的升高,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增大;pH值对F(A)的影响也较显著,CI-浓度与F(A)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温度和H2S浓度对F(A)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50℃)和不同冲刷速率(0.63—1.88 m/s)下,J4不锈钢、Ni-P和Ni-Cu-P合金镀层,及对比材料316L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20%H_2SO_4+20 g/L Al_2O_3)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和镀层的抗冲刷腐蚀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镀态Ni-Cu-P,镀态Ni-P,热处理态Ni-Cu P,316 L,J4,提高两相流介质温度均使它们的冲刷腐蚀速率增大。316L不锈钢在25℃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镀态Ni-Cu P,镀态Ni-P和热处理态Ni-Cu-P镀层的8.5倍,8倍和2.6倍以上,而在50℃下分别为392倍,80倍和14.8倍以上;J4不锈钢在25和50℃液-固两相流介质中的冲刷腐蚀速率分别为316L不锈钢的28倍和13倍以上,在25和50℃,J4不锈钢分别为选择性腐蚀和均匀腐蚀,而316L不锈钢均为轻微选择性腐蚀,Ni-P和Ni-Cu-P合金镀层均为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7.
采用慢应变速率和恒载荷应力腐蚀法对岩土锚固用钢进行了应力腐蚀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腐蚀介质条件下锚固用钢的应力腐蚀断口形貌,分析了锚固用钢在不同腐蚀条件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含水土壤中岩土锚固用钢在应变速率不超过8.2×10~(-7)s~(-1)时不发生应力腐蚀,而在NS4溶液中,应变速率超过8.2×10~(-5)s~(-1)时发生应力腐蚀;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锚固用钢在含水土壤和NS4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均呈先增加而后降低趋势,并在应变速率为4.2×10~(-7)s~(-1)时达到最大值;当腐蚀介质为含水土壤时,锚固用钢在拉伸强度为0.7和0.8倍抗拉强度时,断裂时间均在200 h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当腐蚀介质为NS4溶液时锚固用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四种拉伸强度下锚固用钢的断裂时间均小于200 h。  相似文献   

8.
采用质量损失法研究了化学镀Ni-P镀层及对比材料316L在单相流(20%H2SO4)和两相流(20%H2SO4+20 g/L黄砂)中冲刷腐蚀行为,以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介质温度对Ni-P镀层及316L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温度升高(20~80℃),Ni-P镀层腐蚀速率、冲刷腐蚀速率和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增大,但与316L和300℃热处理的晶态镍磷镀层相比,介质温度对镀态和200℃热处理的非晶镍磷镀层影响较小。镀态镍磷和316L的腐蚀电流密度随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容抗弧半径则随介质温度升高而减小。Ni-P镀层腐蚀和单相流冲刷腐蚀机制是均匀腐蚀,而两相流中则为均匀腐蚀+犁削机制。  相似文献   

9.
应力腐蚀破裂和局部腐蚀(孔蚀、缝隙腐蚀等)约占全部腐蚀事故的三分之一以上。它们常常在人们认为腐蚀性不太强的材料-介质体系发生,事先没有预兆,以至引起油管泄漏、锅炉和设备爆炸、飞机坠毁等恶性事故。迄今尚没有一种统一的理论能合理解释它们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防护技术也不成熟。 孔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有一共同特征,就是孔底或缝尖与外部溶液的对流和扩散受阻,形成“闭塞腐蚀电池”,简  相似文献   

10.
金属腐蚀     
金属在其周围介质作用下,因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产生的重量损耗和性能变坏现象。金属腐蚀的分类方法很多,按腐蚀作用机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按破坏特征可分为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断裂等类型。按周围介质和环境条件又可分为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接触腐蚀、应力腐蚀、缝隙腐蚀、和其他条件下的腐蚀(如生物腐蚀、杂散电流的腐蚀、摩擦腐蚀、熔融介质中的腐蚀、液态金属中的腐蚀、以及放射线条件下的腐蚀)等类型。金属腐蚀的特点是,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挤压态Mg_(99.2)Ca_(0.6)Mn_(0.2)镁合金的拉伸行为和压缩行为,探讨了合金在不同pH值的SBF模拟体液中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以评定合金的腐蚀性能,为镁合金植入材料的制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挤压态Mg_(99.2)Ca_(0.6)Mn_(0.2)合金表现出准解理断裂的特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为279 MPa、251 MPa和11%,抗压强度为330 MPa。腐蚀介质的pH值对合金的腐蚀性能有显著影响。随腐蚀介质pH值增大,阻抗谱弧半径大幅度增大,合金的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合金的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在阻抗谱的低频端出现了一个时间常数。合金在pH值为7.2和10的SBF溶液中的瞬时腐蚀速率分别为4.1和0.2 mm/a。  相似文献   

12.
《铸造技术》2016,(2):221-224
以石油化工304L不锈钢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腐蚀介质浓度下的应力腐蚀变化规律和断口特征。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为1×10~(-6)s~(-1)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NaOH浓度的增加,304L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容器的腐蚀倾向越大,断裂特征已经逐渐从韧性断裂转为脆性断裂,尤其是当温度为280℃时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应力腐蚀;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压力容器断裂的时间不断缩短。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温抗氧化、盐雾腐蚀和应力腐蚀试验研究了07X16H6沉淀硬化不锈钢在使用状态(回火态)时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不锈钢材料在试验温度500℃、600℃、700℃和800℃下均为完全抗氧化,500℃、600℃和70℃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对数规律,800℃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则符合抛物线规律;在3.5%NaCl中性盐雾介质中的抗腐蚀性能优良;初步实验表明,该钢在3.5%NaCl溶液中对应力腐蚀断裂很可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新型含钪2124铝合金两种不同取向试样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并对裂纹尖端形貌和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铝合金在应力腐蚀时首先发生阳极溶解,裂纹尖端晶界处大量聚集的腐蚀产物产生的楔入力和外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促使预制裂纹在腐蚀介质中进一步沿晶界向纵深方向扩展;两种取向试样在全浸腐蚀时均发生明显的晶间腐蚀,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得到了不同取向试样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规律及应力腐蚀强度因子门槛值,并探讨取向对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方法在碳钢基体上制备了NiCrBSi喷涂层,对包覆样品进行900℃保温2 h或10 min热处理,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失效过程和耐蚀性的变化规律.EIS图谱分析表明,喷态涂层抗介质渗透能力差,腐蚀20 h后介质可渗达碳钢基体;900℃,2 h保温热处理涂层腐蚀15 h后EIS谱发生明显变化,产生局部腐蚀;而900℃,10 min处理涂层为均匀腐蚀,EIS谱形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利用等效电路拟合,获取了涂层界面反应阻力(腐蚀抗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显示高温短时(10 min)热处理涂层的界面反应阻力高且稳定,其耐蚀性和抗介质渗透能力远优于喷态涂层,但2 h保温热处理涂层的耐蚀性比喷态涂层的差.利用组织结构分析解释了热处理影响涂层腐蚀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特别是一系列高强钢构件,除用作与硝酸盐直接接触的化工设备外,用于氮肥厂的钢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地下管道以及高温热风炉等都观察到过由硝酸盐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过去人们主要用恒载荷法或恒变形法在较高温度(90℃到沸点)和较高浓度的硝酸盐介质中研究各种因素对低合金钢或碳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近来发现,在室温和含较低浓度NO_3~(?)的介质中,即使碳钢或低合金钢所受的机械应力低于屈服点也会出现应力腐蚀,并且在硝酸盐介质中除恒载荷条件下能产生应力腐蚀外,还会产生与应变率有关的应力腐蚀,它不存在阳极极化临界电位。由于以往的工作或者没有采用恒电位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法(SSRT),研究了Al-3.7Cu-0.8Mg-0.7Mn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腐蚀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断口侧面的腐蚀形貌,借助SEM分析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3.5%的NaCl溶液中,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断口形貌呈现典型的沿晶断裂;25℃下,合金分别在3.5%的NaCl,3.5%的NaCl+0.5%的H_2O_2,3.5%的NaCl+1.0%的H_2O_2腐蚀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指数(ISSRT值)分别为3.17%、8.83%、14.4%,表现出很强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容易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8.
铀表面Ti/Al复合镀层在腐蚀气体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铀表面磁控溅射离子镀Ti/Al复合镀层在200~500℃温度范围,分别在o.05 MPa的O2、H2O和HCl气体中的腐蚀失效形式.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了腐蚀后腐蚀介质元素在复合镀层中的深度分布,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在腐蚀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复合镀层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O2、H2O、HCl引起铀表面Ti/Al复合镀层的反应腐蚀温度依次降低,界面分离是Ti/Al复合镀层抗气体加热腐蚀的主要失效形式,Al/U和Ti/Al界面分别成为Ti/Al复合镀层在含O气氛和HCl气体中加热腐蚀的薄弱环节;镀层从界面剥离主要是腐蚀气体从镀层缺陷渗透到界面,降低界面的结合力,从而产生应力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对P355NL1钢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研究超声冲击对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声冲击前后的表层显微结构以及腐蚀疲劳失效断口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超声冲击前后试样电化学腐蚀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试样处于6%(质量分数) NaCl腐蚀溶液中时,焊态试样疲劳强度下降12.5%;在6%NaCl腐蚀液和水介质中,冲击态试样相较于焊态试样疲劳强度分别提高了75%和53%,S-N曲线斜率分别改变75.4%和60.4%。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层,最大变形层深度约350μm;冲击之后试样的疲劳寿命有很明显提高,疲劳断裂位置也由焊趾处转移到焊缝或者母材区,腐蚀坑数目明显减少。表明超声冲击可以细化晶粒,同时降低应力集中现象,消除有害残余拉应力,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降低电化学腐蚀速率,提高焊接接头的腐蚀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腐蚀、全浸泡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研究等径角挤压制备的超细晶AZ91D镁合金块材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超细晶AZ91D镁合金中α固溶体晶粒细小(1~2μm);铸态组织中网状β相被破碎、细化成10μm左右的粒子,孤立且均匀分布于α固溶体上;形变细化降低合金在含氯介质中的耐蚀性,表现出更严重的腐蚀形貌、更快的腐蚀速度、极化测试中更大的腐蚀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频谱中更小的极化电阻,且合金腐蚀行为由局部腐蚀转变成严重的均匀腐蚀。引起合金块材耐蚀性下降因素有2个:一是形变α固溶体的化学活性较高(源于应变产生的大量高能晶体缺陷,如大角度晶界、高密度位错等);二是细化的β相丧失了阻滞腐蚀介质向α固溶体扩展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