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磊  何德良  潘蓉  周舟  万涛 《表面技术》2021,50(11):179-186
目的 制备一种在120~200℃内具有多种热致变色行为的不可逆示温涂层,用于快速排查和准确记录电网设备过热故障发生地点.方法 首先以碳酸钴和氯化钴为原料,用简单的溶液法在水中制备了两种钴基热致变色材料.再以有机硅WB300树脂作为成膜物,自制的两种材料和偏钒酸铵作为变色颜料,高速研磨4~5 h,获得变色涂料.通过XPS、XRD、FT-IR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变色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于干燥箱加热观察涂层在120~200℃内的热色性,并用色差计和图像处理软件对变色点进行数据化处理.结果 结合XRD、XPS、FT-IR和TG等一系列表征,证明深绿色的三草酸合钴酸钾在130℃变为粉红色的草酸钴,玫瑰红色的磷酸钴铵在180℃变为深蓝色的磷酸氢钴.涂层附着力达到一级,耐冲击性为50 cm未出现涂层破裂,硬度为2H,在120~200℃具有5~6个变色点,并建立了色-温函数模型.结论 成功自制两种钴基热致变色材料.通过配色,成功制备了色差明显的多变色示温涂层,基本物理性能均满足常规涂层国家标准,涂层加热至200℃都变为黑色,不再改变.  相似文献   

2.
据海外媒体报道:海外贵金属研究机构美国纽约CPM集团最近发表的白银中长期价格预测中披露,2009年全球白银珠宝首饰需求在下降,目前来自珠宝首饰和银器的白银需求占世界白银制造业总需求的35—40%.根据CPM公布的资料,2009年全球珠宝首饰和银器白银总消费量为2.499亿盎司(约合7773吨),  相似文献   

3.
ZAO/WO3/PAMPS/ZAO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ZAO薄膜和WO3薄膜,PAMPSS-Li 作为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ZAO薄膜作为对电极,制备成ZAO/WO3/PAMPS/ZAO电致变色器件.运用XRD、SEM、可见分光光度计、伏安特征曲线分别对薄膜的晶体结构、成分、微观表面形貌、透射光谱特性及电致变色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MPS-Li 离子胶体是一种很好的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实验中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在可见光范围内着色态和褪色态平均透光率差值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银含量为92.5%的斯特林银和抗变色银合金作为胎底材料进行珐琅烧制试验,采用测色仪、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底材质、釉料性质、烧制工艺等是导致珐琅釉层变色的主要因素。斯特林银在高温下氧化较严重,用其烧制珐琅时釉层易变色,而抗变色银合金可以形成有效的保护膜,能改善釉层变色问题,应优先选作珐琅胎底材料。生产时针对不同的胎底材料和釉料制作相应的珐琅色版,并结合釉料性质和工件结构合理确定填釉方式、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烧制气氛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对出厂黄铜带材表面有时出现的一种变色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形貌观察、表面膜微观分析变色部位各项性能检测,以及清除变色膜的酸洗试验等项工作,确定了变色膜的性质,找到了产生变色膜的直接工艺原因和解决办法。证实了变色膜对材料性能基本无影响,并提供了清除变色膜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远琪 《表面技术》1994,23(5):238-239
分析了镀银件变色的原因和镀银件变色膜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变色膜的去除方法以及采用浸涂DJD—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的防银变色措施。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色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智能变色涂层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部分应用。常用的智能变色涂层有光致变色涂层、电致变色涂层、热致变色涂层、受压变色涂层等。这些涂层在传感器、显示技术、光学仪器、节能建筑以及军事伪装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现阶段各种智能变色涂层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对不同类型变色涂层的常用制备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银币变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币的锈斑、变色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至今没有清晰的成因解释。本文综述了银币变色状况和变色的机理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腐蚀介质对银变色的影响,包括氧、硫化氢、单质硫和二氧化硫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环境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银变色的影响;对银币的大气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批铜质触头表面镀金层变色的案例,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合格品(未变色)和异常品(变色)表面镀层的微观形貌、镀层厚度和镀层成分,发现异常品镀层变色是由于供货厂家在镀金原材料中混入银杂质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FGH4097制件在稳定热处理后出现的表面污染变色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对FGH4097粉末高温合金模拟件稳定热处理变色后进行组织检查、能谱分析和硬度测试,以及对FGH4097变色盘件化学成分分析、合金试样在空气炉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变色情况和热处理1 h后室温拉伸性能检测。结果表明:FGH4097粉末高温合金制零件在稳定处理后的表面污染变色为零件表面被氧化,变色层为一层薄的氧化膜。经过性能试验验证,发现表面污染变色对零件性能的影响不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银纪念币在大气环境中表面发生变色,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采用OM,SEM,EMPA,XPS,XRD等现代物理测试技术对变色的银纪念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纪念币的变色部位呈均匀的浅褐色,并随机分布着深褐色的斑点。变色银纪念币表面沿着划痕密集分布着蚀孔。表面分析显示,除Ag外,还有S和O元素。XPS,XRD分析发现,变色银纪念币表面存在Ag2S,Ag2SO3和Ag2O。实验室加速变色试验毒明,在含S气体环境中,Ag被氧化生成A82S,导致银纪念币表面变色,从而验证银纪念币的变色是由电化学腐蚀引起的,S和O元素参与了腐蚀历程。  相似文献   

12.
铜及其合金抗氧化工艺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铜及其合金在广泛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的问题-变色过程及机理;分别论述目前防变色工艺中的各种方法及评价抑制变色效果的方法,并对其防变色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饰用银合金变色的原因,指出银的硫化和铜的氧化红斑是导致银合金变色的主要原因;介绍了贵金属类、稀土类、其它氧活性元素类合金化抗变色银合金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当前首饰企业在使用杭变色银合金中存在的杭变色性能不足、硬度偏低、铸造缺陷、抛光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饰用银合金的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言昭  张璇  封伟  王玲 《表面技术》2022,51(8):15-29
手性液晶是一类独特的软光子晶体材料,包括一维的胆甾相液晶和三维的蓝相液晶等,它们都能够选择性地反射自然光。手性液晶的自组装超结构可以在外界刺激下被动态控制,反射颜色可以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调节,因此被认为是制备仿生变色光子晶体的理想材料。随着先进液晶材料的不断发展,手性液晶可以被制备成不同的形态,如封装在液晶盒中的液晶、液晶微滴、液晶聚合物薄膜、液晶纤维、液晶聚合物涂层、液晶弹性体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仿生液晶变色功能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刺激响应变色液晶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温度、光、湿度、机械力等多种外界刺激对手性液晶结构色的动态调控。温度响应变色液晶的形式多样,可用于隐身、变色伪装等领域;光响应变色液晶主要通过在手性液晶中掺杂光致异构化分子来实现;湿度响应变色液晶主要基于含氢键的液晶聚合物网络,通过网络的吸水或失水使材料变色;力响应变色液晶主要通过构筑手性的液晶弹性体来实现。最后总结了仿生液晶变色功能材料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开发循环稳定性好,着/褪色响应快,变色效率高的薄膜是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重点。与有机材料相比,无机材料的稳定性更强,实用性更好。通过构筑高孔隙率、低电阻率、大比表面积和多活性位点的微纳结构活性薄膜,能有效提高电致变色性能。本文阐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原理,详细介绍了介孔结构、纳米阵列结构及核壳结构等特殊微纳结构无机电致变色薄膜的性能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而探讨了微纳结构薄膜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精准拓展研究思路,对推动无机电致变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沉积得到WO3薄膜和NiOx薄膜,采用PMMA-LiClO4-PC胶质电解质作为离子电导层,制备得到了三明治式的电致变色(EC)器件.在300~1 000 nm波段的辐照光驱分别测试了器件在互补着色和同时着色时的光透性能.通过分析器件在互补着色和同时着色时的电色反应,给出了不同阶段的电致变色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特别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由于潮解和极化等因素引起的不利化学反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实用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钝化工艺入手,通过镀锌层白色钝化膜变色发黑故障的分析,探讨了导致变色的有关因素,并以自己的实践,对提高其抗变色性能的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各种防银变色剂的防变色效果。结果表明,巯基苯基四氮唑(PMTA)在紫外光和H_2S中具有优良的防变色效果。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表明,PMTA在190~240nm处有一很宽的紫外吸收带,它可以完全复盖AgNO_3在190-220nm处的吸收带。PMTA的优良紫外吸收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紫外光对银变色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银表面防变色膜PMM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硫华气相腐蚀实验,紫外光曝露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对PMTA(1-巯基-5-苯基甲氮唑)、MBO(2-硫基苯并恶唑)、MBI(2-巯基苯并咪唑)、复配缓蚀剂PMM的防银变色作用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PMM防银变色性能最好,显示出协同效应,防变色膜的AES和XPS研究结果表明,PMM在银表面上所形成的了防变色膜比单组分缓蚀剂防变色膜致密且稳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银变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无氰镀银层高温变色的原因,以增强无氰镀银层的防高温变色性能。方法采用硫代硫酸盐体系在紫铜片上镀银,并进行无惰性气体保护的300℃×1 h烘烤。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高温烘烤后的微观形貌,采用能谱仪(EDS)检测镀层中各元素的含量与分布,探讨银层厚度、供电方式、后处理工艺对镀层防高温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当直流电镀层厚度达到9μm,脉冲电镀层厚度达到6μm时,镀层经高温烘烤后不变色。而经水溶性银保护剂、重铬酸钾、PMTA处理后的镀层(厚6μm)均在高温烘烤后发生了变色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高温变色镀层表面有凸起状裂纹,能谱仪检测到有铜原子外渗现象。结论高温下铜原子的外渗导致了镀层变色。采用脉冲方式进行电镀,可以使镀银层孔隙率降低。通过增加镀银层厚度和采用脉冲电镀,能够提高镀银层的防高温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