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CAD/CAM中,汽车表面覆盖件模具型腔的形状通常用自由曲面表示,自由曲面的加工有两种方法,即偏置法和轮廓图法。我们采用轮廓图法对自由曲面进行加工仿真,在这种方法中,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刀具的类形、尺寸及切削层的数量。从这两个因素出发,讨论了如何选择刀具、尽量减少模具型腔加工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维曲面板类件的连续柔性成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通过对三维曲面板类件的不同成形方法的比较与分析,介绍了该技术的成形原理,开发出基于多点调整式连续柔性成形原理的实验设备,并进行了三维曲面板类件的成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板类件横向形状(曲率)取决于柔性辊的弯曲形状,纵向形状(曲率)由上辊的压下量决定。得出结论:使用可弯曲柔性辊的连续柔性成形技术是一种成形三维曲面板类件快速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反向工程中自由曲面的数字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离散数据点比较两个自由曲面对于反向工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在其中应该进行三种类型的形状精度检测。建立了定量分析原型件和其制造件之间形状误差的方法,阐述了未知曲面数字化、无基准未知曲面配准和误差计算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曲面拓展是曲面造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曲面拓展的方法在板类件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板类件成形中板类件与压边面之间的过渡曲面的设计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 (NURBS)的曲面拓展造型的新方法 ,通过曲面构造、曲面拼接完成曲面拓展 ,生成零件与压边面之间的过渡曲面。这种算法简单、便于应用。在成形用于医学工程中的曲面片时 ,得到高质量的成形件。  相似文献   

5.
鲜光斌  罗琳 《模具制造》2014,14(12):15-21
主要针对压合总成件弧形曲面段的包边质量,从装车匹配总成件尺寸要求、从内板单件法兰边、外板单件翻边、压合模设计结构及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压合模具结构设计优化、模具钳工调整、整车匹配整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快速测量的曲面多点成形精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板类件多点成形中,由于板料回弹、工件定位等因素,成形后的工件曲面与目标模型之间存在误差。文章通过激光快速扫描测量获得成形后工件的三维形状点云数据,经平滑去噪后,用对异常点不敏感的鲁棒最小二乘法进行B样条曲面拟合。将重构的曲面与目标模型配准计算后将曲面误差反馈到多点CAD系统,根据该误差进行回弹补偿、闭环修正工件曲面误差,并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基于快速测量的曲面多点成形精度控制技术充分利用了多点成形的快速性的特点,通过三维空间形状反馈,来提高多点成形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邢忠文  包军  杨玉英  胡建 《锻压技术》2006,31(5):154-156
特征识别技术是提高汽车覆盖件制造水平,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在研究了汽车覆盖件自由曲面特征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孔类和翻边类特征的表示方法,并采用基于启发式规则的特征识别算法,实现了汽车覆盖件自由曲面上的孔类和翻边类特征的自动识别.并以UGⅡ软件为平台,开发出汽车覆盖件零件模型自动特征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MasterCAM的自由曲面五轴加工的加工方法误差分析,并分析了它的影响因素.对自由曲面五轴加工的加工方法误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基于MasterCAM对加工方法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自由曲面三坐标投影法数控加工的步长误差和行距误差。提出了自由曲面三坐标投影加工误差补偿对策。引入控制参数Δz,根据曲面加工精度要求设定限值Δzmax,当Δz>Δzmax时,进行插入刀位处理,以保证曲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
无模多点成形中三维曲面工件的展开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几何映射的角度出发 ,以面积不变为基本的展开原则 ,提出了适合于板材无模多点成形工艺的自由曲面展开的计算方法———三角形曲面片展开法和约束加权整体展开法 ,并用VC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文中以鞍形样件和高速列车车头蒙皮的部分工件为例 ,进行了实际验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索了照相机用高精度冷轧不锈钢带生产工艺,研究了冷加工工艺对钢带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和冷加工变形对不锈钢带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连铸过程中的结晶器铜板使用方法,实现完全消除由于结晶器铜板引起板坯表面裂纹,同时结晶器铜板镀层的过钢量从2万t提高到6万t;为有效去除板坯中大颗粒夹杂物,改进中间包流场设计,保留稳流器,取消挡墙和挡坝,使得钢水的运动轨迹和停留时间发生变化,从而显著降低板坯中10 μm以上大颗粒夹杂物的数量、并能将夹杂物的最大尺寸控制在20 μm以内;通过上述工艺实践,实现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板坯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e changes in surface topography of thin conducting Ag films under high-density current condition are studied by optical and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 (STM).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loss of conductivity in specimens occurs through depletion of the material due to their overheating and electromigration proces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r.m.s. roughnes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voids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urface allow complete nume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rface topography changes in thin Ag films.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冷轧薄板的冲压性能的评价指标,介绍了冷轧薄板的化学成分、织构和晶粒尺寸、表面质量、厚度尺寸公差、冷轧工艺条件、拉伸试验值对冷轧薄板冲压性能的影响,并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板材弯曲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冲压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ObjectARX2000和VC 6.0对MDT6.0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自动判断凸、凹模工作部分磨损后尺寸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其尺寸和公差,并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尺寸自动完成凸、凹模的绘图工作及尺寸和公差的标注。大大减少了计算和绘图的工作量,从而缩短了模具设计周期,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凯  岑风 《物理测试》2014,32(4):9-14
介绍了机加工对金属圆棒拉伸试样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按照国家标准中关于圆棒拉伸试样的机加工要求以及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分别从圆棒拉伸试样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及过渡圆弧半径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形状公差越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越小;尺寸正公差越大,其断后伸长率越大,尺寸负公差越大,其断后伸长率越小;表面粗糙度越大,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下降的趋势越明显,表面粗糙度越小,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逐渐增大且慢慢趋于缓和;过渡圆弧R越大,其上屈服强度是逐渐增大的,但是当过渡圆弧满足R≥0.75d0后,其上屈服强度的增加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7.
表面微结构对冰粘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试片表面粗糙度及分形维数对冰粘附强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裸铝表面进行化学刻蚀及氟硅烷修饰,制备不同表面试片,测试试片表面的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应用冰粘附强度实验装置测试不同试片表面的冰粘附强度。结果粗糙度(x)与粘附强度(y)的关联式为:y=1.0966x+51.816(亲水表面),y=-0.67x+74.98(疏水表面)。分形维数(z)与粘附强度(y)的关联式为:y=-146.6z+493.5(亲水表面),y=95.45z-209.9(疏水表面)。结论亲水表面试片冰粘附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疏水表面试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冰粘附强度与粗糙度及分形维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表面粗糙度相同的试片经氟硅烷修饰后,冰粘附强度降低,且表面粗糙度越大,冰粘附强度下降越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非圆形螺旋槽截面变螺距螺杆的数控编程难题,文章根据非圆柱形包装瓶输送螺杆的结构特点,首先运用Pro/Engineer软件绘制螺旋线的展开线,再根据螺杆螺旋槽的截面尺寸及粗糙度值计算出刀具路径的步距,最后运用Mastercam软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同时对切削参数的选择与编程技巧进行了说明。从而为这种非常难加工的特殊螺杆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概念结构与公差并行设计,提出了基于功能表面的公差表示模型。以功能表面、功能表面最小基准元等概念为基础,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现有的公差类型进行合理分类,并对类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经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表示功能表面的公差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刀具快速磨损限制了金属切削的进一步发展,表面织构技术的提出为改善刀-屑界面摩擦提供了新思路,也是目前降低刀具表面磨损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刀-屑界面切削液存储与润滑、微/纳织构、织构方向、织构类型及形状、织构位置等五个方面,概述了现有刀具表面织构对刀-屑界面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刀具表面织构的共性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分类归纳。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刀具表面织构改变了刀-屑界面内空体集团的数量及微通道分布,增加了界面内切削液的渗入存储,同时捕捉存储了界面内的磨屑颗粒,改善了刀-屑界面润滑摩擦;且在此过程中,润湿性因素对界面内切削液的渗入、存储及润滑油膜的形成等均存在影响。最后对刀具表面织构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刀具表面磨损的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