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导弹在两种不同控制模式下,直升机下洗流场对其初始弹道的影响。通过建立直升机下洗流场数学模型和导弹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对导弹在旋翼干扰流场下的姿态和弹道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在导弹自动驾驶仪启控或不启控状态下旋翼下洗流干扰对导弹姿态和弹道影响变化曲线。结论认为下洗流场对导弹初始弹道的影响是显著的,导弹自动驾驶仪的控制作用可有效减小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魏靖彪  郑华利 《兵工学报》2006,27(6):1129-1131
结合动量理论和涡流理论,推导了桨叶环量方程,用广义尾流模型计算了旋翼下洗流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有旋翼尾流干扰和无旋翼尾流干扰两种条件下的导弹初始弹道,计算结果表明旋翼尾流对导弹的初始弹道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直升机载空空导弹低空、超低空作战的特点,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发射后截获纵向弹道规划技术的研究,给出了纵向弹道规划技术的一种实现方法,来解决直升机空空导弹长距离低空、超低空飞行时的防撞地以及中末制导交接班过程中减少地物背景干扰等问题,并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纵向弹道规划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直升机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4.
庞艳静  王涛  赵武军 《航空兵器》2009,(3):10-12,16
以某红外空空导弹地面靶试试验为背景,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目标辐射特性对导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以及导弹轨上运动、后置离轴角、推力偏心等因素对初始弹道的影响。根据上述影响,给出了合理的导弹发射仰角制定方法,使得导弹初始段和抗干扰过程弹道平稳。地面发射试验的成功证明了该仿真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邹汝平  陈韵  陈士超 《兵工学报》2021,42(12):2531-2542
针对武装直升机与空地导弹的机-弹相容性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多因素的系统分析方法。从直升机旋翼下洗气流对初始弹道的影响、直升机飞行速度对初始弹道的影响、导弹发射过程中导弹弹道与直升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发动机喷流对直升机的影响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载机和空地导弹的影响。该方法完善了直升机载空地导弹与载机相容性分析体系,可为直升机载空地导弹的机-弹相容性设计、攻击条件选择等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直升机攻击时更高的飞行速度、合理的初始弹道设计以及减少发动机喷流可以提升武装直升机与空地导弹的相容性,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验证了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升机载空空导弹作战使用的仿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直升机载红外空空导弹作战使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空空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重点围绕载机发射条件、目标特性、战场环境等因素对导弹使用的影响展开试验设计.提出的试验内容与方法能够满足导弹作战使用研究的需求,可以为同领域导弹的作战使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靳凌 《四川兵工学报》2013,34(5):38-39,43
针对中远距空空导弹发射后不管的控制需求,对中远距空空导弹拦截目标的弹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进行弹道规划时将导弹的飞行过程分为中制导段、中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分析了不同飞行阶段的制导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各个阶段弹道规划,并给出了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脉冲中程空空导弹多次开关机且开关机时间不确定的弹道优化问题,以发动机开关机前后为分段条件,并考虑终端位置、速度以及舵偏角、动压等过程约束,建立了多段多约束的弹道优化模型,分别以最短时间和最大末速度为性能优化指标,使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进行求解,获得了不同末速度、不同初始和终端高度情况下的最优弹道,并根据求解结果分析了飞行条件变化对导弹弹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导弹末速度越大,飞行时间越长;而导弹的初始高度越高,其飞行时间就越短,末速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空导弹在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后,提高了自身的机动能力,也带来了发动机能量损耗的问题,通过对空空导弹初始弹道的有效设计,达到机动性和能量消耗率的最佳配合.通过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初始弹道优化问题,建立了弹道优化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完成了算法设计和数字仿真,给出了计算结果,并从算法的适应性、敏感性和算法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空空导弹的末端速度作为性能指标,其弹道倾角视为控制变量,在规定的飞行时间及射程下,优化导弹弹道使得其末端速度最大化;通过采用多项式样条插值的方法估计弹道倾角的变化规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弹道倾角采样点数据,最后得到满足条件的优化弹道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按此优化方法得到的弹道与比例导引方案弹道相比,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末端速度,研究结果对空空导弹的标准弹道设计有一定学术和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兵  侯明  王殿宇  董友亮 《兵工学报》2021,42(2):438-448
针对导弹发射的机弹分离过程存在较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迎角对空空导弹初始弹射弹道的影响。参照美国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项使用标准机翼/挂架/带舵外挂物模型的捕获轨迹法试验,建立了相似的几何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29]中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四代战机在不同迎角下内埋弹射空空导弹的初始弹道。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条件下,迎角变化对导弹初始弹射阶段的六自由度运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迎角的增大,导弹俯仰运动更剧烈、横滚角度更大、偏航角度更小,机弹分离的速度明显下降、分离的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直升机发射导弹和火箭为例,从运动学观点推导直升机,导弹及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导弹及火箭理想弹道,并就直升机旋翼下洗速度对火箭弹道的影响作了简单分析,为直升机发射导弹、火箭并保证命中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远程空空导弹的攻击区及发射条件问题.在导弹发射技术上,远程空空导弹明显于不同中、短程空空导弹.导弹攻击区是发射导弹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区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估计导弹对目标预测拦截时间的算法;发射导弹的决策是根据目标信息作出的,讨论了发射远程空空导弹的信息需求及获取方法;基于以上研究拟订了发射远程空空导弹的火控算法;建立了战机、导弹、目标机和预警机的数学模型;给定目标的随机参数变化范围,对远程空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分别给出了可靠发射、非完全可靠发射和非完全可靠强化发射条件下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直升机载空空导弹将采用复合制导体制,为提高导弹中末制导交接时刻的截获概率.文中对影响红外型直升机载空空导弹中末交接时刻截获概率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确定各个误差源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工程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对截获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进一步分析了误差源对截获概率的影响,为直升机载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误差分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空空导弹失控距离进行估计,分析探讨对引信实行弹道闭锁,利用导弹失控引出一个信号再将引信开启的可行性,避免引信弹道早炸,提高导弹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格斗型空空导弹实现前向越肩发射的导弹设计问题。导弹具备快速转弯飞行能力是实现越肩弹道的基础。针对前向越肩发射方式技术特点,文中从飞行平台要求、推力曲线设计、启控时间优化以及转弯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建模与仿真,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转弯控制方法,得到了实现越肩弹道飞行能力导弹的需用过载和转弯角速率等关键总体指标。研究结果对先进格斗导弹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的优化是在保证目标命中概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鱼雷航程损失,提高鱼雷跟踪目标的相对速度以缩短攻击时间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对三波束尾流自导导引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鱼雷首入尾流、首出尾流和再入尾流3个阶段弹道设计的目的、航向调整的模式以及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表述弹道优化效果的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尾流内外对弹道所采取的调整方法能保证鱼雷航程损失较小,并可靠跟踪目标,可供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弹道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远程空空导弹需用过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远程空空导弹究竟需要多大的设计过载这一问题, 建立仿真所需的数学模型, 以空空导弹为例, 通过典型弹道和全面弹道仿真, 建立导弹需用过载随目标机动、攻击距离和离轴角变化的关系, 得出相应结论。根据仿真结果, 限定发射条件, 确定导弹需用过载最大值, 为导弹的可用过载等总体指标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FLUENT是目前功能最强大、适用范围最广、国内使用最多的CFD软件之一;对某型空空导弹建立了适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在不同舵偏角下,利用FLUENT软件对导弹模型气动力参数进行了计算。为导弹的控弹道计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导弹从内埋武器舱发射后受到复杂气动干扰对初始弹道和自控终点散布产生影响的问题,研究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六自由度方程联合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载机和导弹的计算模型,编写了弹道程序,基于动网格技术,准确模拟了导弹的运动过程,获得了在发射初始无控段导弹的受力、位移和姿态角等参数,并为有控弹道自控终点散布仿真提供初始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气动干扰对内埋导弹发射后初始弹道和自控终点纵向、侧向散布影响明显。该研究可解决导弹气动与运动紧密耦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