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基于边缘保护的红外图像插值放大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怀琼  陈钱  隋修宝 《兵工学报》2006,27(4):655-658
基于目前国内外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分辨力低,红外图像边缘模糊等现状,为了获得高分辨力、高质量的红外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边缘保护的红外图像插值放大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并将提取的边缘像素灰度值进行直接放大映射,然后沿着边缘方向进行放大边缘的插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缓变区域的双线性插值放大而完成全部图像的放大。该算法在保存图像边缘细节的基础上进行平滑的放大,获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外超导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发展情况,论述了超导红外探测器和超导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研制情况,并论述了超导红外焦平面阵列在太空武器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HgCdTe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电路设计方案.该系统的逻辑电路以FPGA芯片为核心,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自顶向下设计了时序逻辑,采用多点校正算法对输出的图像进行了非均匀性校正.最后与采用一般两点法校正的图像进行了对比,设计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红外焦平面组件是空间红外光学遥感器的核心器件,随着空间红外遥感对探测目标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波段特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将向着扩展波长范围、减小光敏元尺寸、增加器件规模等方向发展.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大面阵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研究的先进技术,并分析了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大面阵红外焦平面技术特点,提出了红外探测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特征、实用效果与突出优点等方面探讨了目标识别技术、红外焦平面成像寻的制导技术、多量子阱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灵巧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微扫描技术、视场多路传输技术和微光学技术等目前较为先进的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 最后指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 将有更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武器之中.  相似文献   

6.
说明了国外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外背景限红外探测系统的发展,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空间红外探测系统,主要是长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和Z平面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DRS公司称,它已获得一项包括备选方案在内、总价值850万美元的新合同,以开发和验证新型一体化焦平面阵列(FPA)和自适应滤波器技术,这项技术将用于改进各种军事平台预警与侦察使用的昼夜红外目标敏感装置。该合同将支持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微系统技术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一个二维焦平面阵图像探测器上利用两个波长(双色)同步旋转红外滤光器按时间顺序获取不同波长红外图像数据,然后进行识别处理的新型红外图像识别技术。这种识别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双色图像可以完全重叠;2)可以降低探测器成本;3)利用这种技术的探测器结构简单,可以开发出体积小、质量轻的探测器。通过仿真证实了该目标识别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CTIA型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非均匀性的来源:探测器芯片、CTIA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以及读出电路的积分电容.对这几种因素造成的非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际测试.最后,提出了使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最佳的探测器工作偏置区间.  相似文献   

11.
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正交矢量模型,将发射机信号取样作为参考信号并正交分解得到两路相位相差90°的信号.分别加权控制该信号,将正交合成结果与实际天线接收信号比较,其误差经两路模拟相关器得到最佳权值,控制该两路信号增益,形成闭合环路,达到自适应干扰抵消.该模型的数字实现方案,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A/D和D/A转换器,在5~10MHz频段模拟仿真完成.  相似文献   

12.
弱周期信号的时域积分检测分为模拟和数字时域积分两种方法.前者用模拟电路实现时域积分.后者先将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序列,然后以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将序列分成M个等长的数据段,再将各数据段对应累加.针对数字时域积分中对采样率的要求,利用抽取和内插转换采样率,可使采样率为信号频率的整数倍.仿真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单轴压缩下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损伤演化行为,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单轴压缩过程中的PBX代用材料进行了原位扫描,获得了不同载荷下试件的原位CT图像。通过分析CT图像的灰度得到了加载过程中试件灰度均值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字体积相关(DVC)方法获得了试件内部三维位移场与应变场,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与试件表面灰度分析,明确了加载过程中PBX代用材料试件应变变化规律及表面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CT图像灰度均值是揭示材料中小于CT分辨率微小损伤变化的重要指标;试件内部应变场及表面灰度变化可以表征加载过程中材料损伤的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仪器和LabVIEW技术的机车辅保插件综合测试台由虚拟仪器、多功能信号采集卡、I/O模数输出卡、信号调整电路、系统调压电路及通道选择单元构成.操作员通过虚拟仪器发出指令,执行后转换为数据信号输出给I/O卡并完成数模转换.输出的模拟信号经电压调整后通过继电器矩阵完成相应的通道选择,作为被测试设备的输入信号.经过软件处理后,将检测过程与结果储存并通过网络设备实现在局域网中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监视控制系统,由摄像头、A/D卡、计算机、火焰控制设备构成.用DS-400xM D/A卡采集图像,通过Lapalace算子检测边缘.摄像头将摄取的火焰图像信号送入图像监控系统,经D/A处理后实时显示并将压缩视频数据存储.图像监控系统按时间间隔从连续数字视频流中提取单帧数据,转存为BMP文件.系统对实单帧图像数据阈值分割处理后,由DCS再根据输入信号做出判断,当达到最大输出值尚不能控制火焰时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OFDM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OFDM的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由纠错处理和数字调制等组成.采用数据加扰技术使输入的高码率串行数据流与8bit伪随机序列进行模2加.对加扰后的数据字节进行纠错编码和数据交织,再经串/并转换均匀分散成N路.N路符号分别对N个子载波调制,得到FDM信号.最后进行并/串、D/A及模拟处理,形成中频信号,通过发射机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实现发送传输.  相似文献   

17.
张智诠  丁晟  金伟其 《兵工学报》2014,35(5):654-661
针对压缩传感理论应用于单元探测成像时图像重构时间随图像尺寸增大而迅速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微镜和多元探测器进行编码测量,利用最小全变分法进行图像重构的分块图像压缩传感算法,并对重构分块图像进行灰度拉伸,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计算时间短、重构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对于16图像分块,至少可缩短40%重构时间;通过分块图像灰度拉伸,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度较不拉伸时分别提高70%和11%. 文中算法为高分辨压缩成像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参考。针对压缩传感理论应用于单元探测成像时图像重构时间随图像尺寸增大而迅速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微镜和多元探测器进行编码测量,利用最小全变分法进行图像重构的分块图像压缩传感算法,并对重构分块图像进行灰度拉伸,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计算时间短、重构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对于16图像分块,至少可缩短40%重构时间;通过分块图像灰度拉伸,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度较不拉伸时分别提高70%和11%. 文中算法为高分辨压缩成像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中图像快速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耀瑜  胡鶠  韩焱  朱明武 《兵工学报》2003,24(4):537-539
高分辨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的图像数据量大,而且要求较远距离传输。图像采集速度将直接影响检测速度,为此设计了科学级大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信号读出与调理、A/D转换、数据远距离传输并行工作(流水线)方式的图像采集系统,利用了计算机并行口的增强并行接口(EPP)工作方式的地址读和数据字读的选通信号来控制各部分工作和数据快速采集,并用多位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和RS422标准转换方法,实现了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中数据的远距离并行传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光束定向器的高精度定位需求,以提高压电陶瓷双晶片的驱动特性为目的,设计一种直流放大式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通过D/A转换模块把计算机发出的数字指令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通过高压线性放大模块把模拟电压信号进行高压放大驱动压电陶瓷。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具有输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驱动能力强、稳定性能好、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调试方便等特点,能有效地应用于光束定向器驱动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整角机/数字(S/D)转换器模块采用跟踪反馈转换技术,输入信号为三线自整角机与参考信号,输出信号为二进制码,内部含有与系统接口的逻辑电路和三态数据锁存器,参考信号引入后转换为与轴角成比例的正余弦交流电压.采样后经A/D转换和时内部地址总线信号译码,控制轴角数字信号.自检时两继电器受自检测信号控制交换输入S/D转换器模块的三个同步器信号,由系统分析输入的数字信息,以判断存在故障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