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健 《安徽建筑》2002,9(6):20-20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士人隐逸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园林受此影响,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士大夫隐逸文化体系的熏陶下,中国园林终于以山水文化的综合实体作为了传统园林形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郭鹏飞 《南方建筑》2006,(12):106-108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文人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的产生的回顾与研究及其与文人园林的联系,初步揭示隐逸文化对文人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隐逸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特别而又特殊的现象,研究隐逸文化的发展过程,探索现代美学观念,发现隐逸文化对现代主流美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士大夫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它肇始于魏晋,成熟于随唐,鼎盛于两宋。士园林产生和发展与士人隐逸文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是士大夫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生活内容、审美情趣等的物象表现。要真正体味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不能离开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和士大夫阶层隐逸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5)
隐士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庐山隐士为庐山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领域隐逸诗方面。文中将以时间为主轴,对历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的思想内容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勾勒出庐山隐士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产生,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实质是隐逸传统,山水画与隐逸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审美和创作中隐逸的精神实质从未在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中消失,画家通过山水画艺术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以追求尚意的"象外之境"的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3)
隐逸文化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笔者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人性思维是极富审美价值的。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识形态,在隐逸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画的隐逸情感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探寻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感与精神追求,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呈现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  相似文献   

8.
明清陕西的蒙学教育位居全国较发达水平,蒙学也代表了当时陕西教育的最高成就.蒙学建筑在选址和空间布局上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征.蒙学建筑受关学、农耕文化、隐逸文化等影响,表现出质朴实用、适宜简淡的鲜明文化特色.蒙学建筑一方面以关学为灵魂,内敛、实用、质朴,建筑的形体材料与人的生活生产和谐相伴;另一方面又受隐逸文化影响,以适意简淡的风格与关学互为表里.深挖以关学为灵魂、以隐逸文化为表征的蒙学建筑文化内涵对于彰显关学的时代精神,传承陕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内核,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文学的主体除了作品之外,作者也是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的作者都为知识储备很高的知识分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对于自己的人生主题也有很高的见解,"隐逸"便是其中之一。"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种态度,后来演变成一种人生情怀,甚至是一种人生高度。这些都体现在隐逸文学中,"隐逸"的内涵,被赋予了新的"作用",对于"隐逸"的概念和人群都应该进行重新定位,而隐逸的真与假也需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激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教育塑造功能;政治合法性功能;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隐逸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观念与实践经过不断地扩展与传承,植根于文人园林中,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诉求和必不可少的取景意向。在晚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隐逸内涵渐趋宽泛,心隐、吏隐、时隐、身隐等不同的隐逸状态衍生出不同的"园隐"观念,并产生了大量以"隐"为主题的文人园林,这些园林在选址、景题、空间营造、要素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园隐"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晚明文人园林的内涵与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和隐居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对其在同源文化国家中的发展现状探讨较少,且忽视了对其传承和异流特征的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中韩两国古代“隐士”的概念和隐逸思想,明确了中韩隐逸文化内涵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同时,从空间特征的层面,系统性地识别和比较了中韩两国代表性隐居园林“独乐园”和“独乐堂”,包括园林题名、选址环境、空间结构和构成要素等隐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韩两国隐逸文化的内涵和隐居园林空间特征具有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区别。韩国更加推崇儒隐,而中国隐居园林中的隐逸文化更加丰富。在“师法自然”和“自然崇拜”理念的影响下,中韩两国的隐居园林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空间隐蔽性和连接性的营造手法上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元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特殊时代,而元代的隐逸散曲则是这一特殊背景下生长绽放的艺术奇葩。本文立足于元代的历史背景,结合元代文人的心态变化和精神风貌,以白朴、卢挚的隐逸散曲为例,分析二人隐逸散曲创作的主题指向与精神追求的不同,并总结了造成二者明显心理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4)
文学反映了人类生命及精神发展的历程,并受到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源头以及三次重要转折期的文学作品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而文化也通过文学的诉说表现了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4):136-137
领导干部如何践行法治信仰,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领导干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的重要作用,其践行法治信仰的程度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领导干部践行法治信仰的重要意义,探索领导干部践行法治信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9)
寄情山水之间是中国历代文人山水画家非常突出的命题旨趣。赵孟頫的山水画继承了这个传统。联系赵孟頫的诗文,通过赏析赵孟頫山水画可以了解:无论是借人物还是借渔乐表达主题的山水画,都具有明显的隐逸倾向。除了身世背景和时代氛围,仕途坎坷是赵孟頫产生隐逸思想并借绘画抒发隐逸之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殷平 《城乡建设》2001,(8):48-49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必须保持古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体格局 ,体现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这是北京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针 ,也是城市雕塑建设的根本依据。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环境、城市景观中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文化建设。它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种象征 ,凝聚着一个城市某一时代的人文精神 ,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雕塑将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雕塑的城市 ,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城…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
在新旧交替时代成长起来的作家郁达夫,其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尽管在口号上表现出对古代文学的疏离,但实际上他的创作与古代文学有很深的渊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其小说创作中洋溢着家国情怀、人道主义、隐逸情怀等方面的古代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古典园林的设计者们在园林建造中将河水山川隐于园中,也将精神世界表于象里,不管是作为物体存在的山水、花木、建筑、碑刻,还是作为引发想象力的诗句,匾联,题额都负载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儒、道、释思想,是我国几千年“隐逸文化”的典型物化代表。本文在“园林意象”的角度,以“提名立意”、“造山理水”、“植物配置”三个方面分析传统古典园林中隐逸意象选择,并从“以景观要素为文化载体”、“寻找多种景观要素并拓展象征意义”、“探究隐逸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传统隐逸文化结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四方面分析其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陈玲 《福建建材》2014,(8):57-60
古镇公共空间是古镇传统生活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不断受到重视,如何整合公共空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古镇的独特价值能否在现代生活中延续,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古田县杉洋古镇的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通过保护性整合古镇居民公共生活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