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云鹏 《山西建筑》2007,33(20):38-39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建筑文脉的显性及隐性因素,探讨如何传承城市建筑文脉及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通过对城市文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城市文脉的理解及把握,同时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校园历史文脉的保留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佳春 《山西建筑》2008,34(7):31-32
以同济校园为例,结合实例对校园中的历史传统建筑文脉的保留与传承进行了分析,对当今如何在学校这一文化思想重地做好校区中的历史保护更新进行了论述,以做好学校中的城市文脉延续。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与人居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作为关中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格局完整、布局紧凑、规模适中、文化氛围浓郁、民俗活动丰富等特点。本文首先以文脉传承为视角,对传统建筑文脉的内涵及概念进行溯源研究,提出建筑文脉的构成要素。其次以保存完好的党家村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和装饰细部三个方面对建筑文脉要素进行分析与提取。再其次从党家村的保护与发展和关中地区村落规划建设两个方面出发,提出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文脉要素的现代化应用策略。希望避免文脉传承过程中因简单模仿而导致的"失真"与"失意",起到保护与活化民居建筑,发展和弘扬地域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脉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可揭示被研究对象的现状特征。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调查法,以长三角地区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文脉要素指标进行了记录与筛选。通过对所选案例显性构成要素的分析,发现其在自然因子中的差异不大,在建筑因子与社会因子中有些许差别。最终得出长三角地区传统建筑总体指标现状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而各个城市之间的指标现状又有很强的相似性的结果。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框架模式来梳理相关城市文脉要素,是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文脉研究的补充,亦可为后续建立城市文脉要素指标框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郑溪 《云南建筑》2008,(2):17-20
“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产生的矛盾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并提出“文脉主义”的观点,本文叙述了“文脉主义”的发生背景、忽视与重视的历史.提出了创建建筑文脉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脉主义城市观。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高校建筑文脉的传承方式,以及在文脉延续不突变的同时进行文脉突破,以希望引起更多建筑师加入到建筑文脉传承与突破这个课题的探寻中,为以后的设计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资本快速积累的今天,城市在内生需求作用下急速扩张,建筑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在2010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据相关部门估算,我国平均建筑使用寿命仅为30年。过快的更新速度造成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工程质量的隐患,还有建筑文脉的缺失及城市传统的断裂。面对干城一面的危机,我们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城市与建筑中的文脉该怎样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是后工业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中,积淀城市文脉与工业文化最多的重要景观资源。本文以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中的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传承工业建筑文脉的方法与策略,通过遵从工业历史文化空间和凸显工业建筑景观标志来实现对工业建筑的改造,以实现后工业文化景观创作中建筑文脉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利用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9.
论建筑文脉及其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城市建筑的文脉,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中,进行了文化和艺术的机理性阐释,认为处理好建筑的纵向贯通与横向整合关系,是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的要务.同时,对建筑文脉的美学价值给予了文化学的观照,认定它是建构城市精神的重要支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历史的对话,产生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地方民族文脉特点,这也是建筑文脉主义设计手法的合理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1.
王维仁 《新建筑》2014,(3):62-69
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建筑类型,如何在当下高密度的都市里发展成为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地景和地景建筑如何与合院的建筑形态互动?此篇演讲稿以都市合院与建筑地景为两个主题,以一系列作者完成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地景,合院与园林,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形态与功能的四合院和自然地景的设计可能,讨论新合院形态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与人们希望把自然融入居住状态的愿景。  相似文献   

12.
拉萨自古以来就是藏族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受到地域自然条件和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建筑色彩环境。拉萨城市建筑色彩除了色彩本身的特性外,还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高原文化信息的传递媒介,它含有地域文化附加在其上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拉萨城市和藏民族的文化。从拉萨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拉萨城市传统建筑色彩形成的影响因素,对拉萨传统城市建筑色彩的内涵及形态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拉萨城市建筑色彩进行整体规划和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SD法对张家口城市建筑的色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建筑色彩的作用、选择因素等,运用SD法对张家口城市建筑色彩进行分析,将SD法引入到城市建筑用色分析上,为将来建筑用色提供了可靠参考,并开辟建筑色彩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恩宇 《山西建筑》2009,35(19):50-51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近代开放商埠以来,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经历转型一整合的变革历程后呈现出的折衷主义表现,以学习借鉴这些开埠城市建筑文化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从而找寻适合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被凸显,建筑学教育中基于城市视角的观念培养变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现状教学中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程相互独立设置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以文脉设计理念为主线将两者进行融合的教学新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筑与城市等环境的关系。新教学架构从价值观的树立、思维方式的调整、设计方法的加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培养的重点,并对相应的教学方法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刘亦师 《建筑师》2020,(1):129-133
在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和出版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其成因,并尝试讨论若干使本领域 走向深入和深刻的可能。首先,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补充论述其教学现状及发掘 一手资料、发动多数学生开展普查和研究的重要性。此外,试从技术史、观念史和思想史等视角与方法,以及重 视1949年前后的断裂与接续问题两个方面论述可能的方向与方法。结论部分论述本领域研究的两个特点,指出 未来近代建筑史的生命力在于在艰苦、坚实的史料工作和案例研究基础上,能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叙事方式和研 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赵健彬 《山西建筑》2004,30(11):3-4
阐述了中国风格建筑的定义,就如何传承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和建设优美的地域城市风貌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当代城市建设者有责任传承各类型的传统建筑,让中国城市建筑更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梁慧 《城市建筑》2014,(15):15-15
城市建筑规划包含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必须要和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适宜,两者紧密相连。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关系是制约我国经济信息化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昱 《城市建筑》2014,(8):30-30
为了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和城市形象美观,如何有效进行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